首页 > 仙侠修真 > 狐説 > 半巷枇杷半巷花(一)

半巷枇杷半巷花(一)(1/1)

目录

江南地界不比北方,几淙流水固时时可见,崇山自然没有,偶一抬眼,多半只能见着闺中小姐般玲珑羞涩的矮丘,唯有宛州城外的植芜山常年蓊蓊郁郁,直入云霄,山中烟雾缭绕,一同飘进飘出的是樵夫的歌。

近些年,植芜山突然丰产良材玉石,连带着宛州城也名声大噪,外加宛州素有“半巷枇杷半巷花”的雅称,声名竟一路向北传至邺君城皇宫。

今圣龙心大悦,一道恩旨将宛州封给了最受宠的异姓王陌涟。

眷南王陌氏举家迁入宛州城后,周边州县的商贾纷纷抓住机会发展自家商铺,不出三年,宛州城摇身一跃成了江南顶顶富庶的城市,商贾旅人来往频频,丝竹笙歌夜夜不休。

时值暮春,天气舒缓。

宛州实在是个热闹地方,但这里的河水把热闹也晕得淡淡的,青石路边的小贩操着软软的腔调吆喝。街道一边临水,一边通向藏了酒香的小巷。三两枝淡黄枇杷从路边人家的院墙里探出来,结出拇指大的果,刚由青转黄,也是淡淡的。

再走上一阵,河岸的摇橹声渐息,灯笼一盏接一盏亮起来。

河面上游荡着几艘画舫,灯火繁诡,似匠人雕凿的水晶船。其中最大的一艘,船型纹饰最为精美,船上的人也最多。舷边风流公子与歌女对饮的场景随处可见。舱内乐音声声,少年们拿玉佩击节,或将腰间红绡掷向台上的琵琶女。

这琵琶女,一双盈盈含情目,两弯青黛远山眉,睫如燕翅,朱唇似樱,手中拢捻抹挑随意转换,叫人眼花缭乱。

即使在美人如云的江南,此女姿色也在上上成。外加演奏技巧精妙,也难怪台下少年皆如痴如醉。

一曲未了,忽闻甲板上有人奔走号呼,外头的脚步竟凌乱起来。奈何舱中气氛热烈,又过了小半刻才有人听清外面嚷些什么——“走水了!”

果然,甲板上火光窜天,映红了大半江面,“噼里啪啦”烧断木梁的声音不绝于耳。众人脸色在火光中惊恐不定,呼救声一阵高过一阵。

两岸已有不少人划了乌篷小船前来搭救,画舫上会水的人亦毫不犹豫跳入江中。

不远处的主街上,两大队巡防营官兵举着火把快速赶来,火势很快控制住,空气里留着烟味。

巡防营将领查问清楚情况才知道走水的画舫属于六玲阁,他心里顿时跳了两跳。

这六玲阁虽然是乐坊,里头的人却不算在贱籍,扎根宛州城多年也颇有些分量。十多年前,先阁主凭着在百姓中的声望建立了六玲阁,如今的阁主亦为众人所追捧,且坊中的哥儿姐儿多少有些权贵相好,其影响还得另说。

好巧不巧,底下小将士送来报告,说是六玲阁那边的姐儿帮着点了人,发现少了个姑娘,那一群小女子正哇啦哇啦哭着。

将领问道:“可知道不见的是谁?”

那士兵抬头看了自己的头儿一眼,低声说:“清音。”

将领脸黑如铁,嘴角一垂到底。

这个清音姑娘是有名的花容月貌,琵琶弹得尤其好。

且,坐着六玲阁阁主的位置,近日还与眷南王府的贵客闵公子有些说不清的风声。

“能怎么办,”将领带头又往河边走,“找呗!”</p>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