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十章 轮台夜宿(2/2)
……
安西都护府之治所设于交河城,但由于安西军所控制之疆域越来越广泛,为了增强对各地之掌控、威慑,大多时候安西都护裴行俭都在轮台办公,扼守天山南北、管控东西疆域。
房俊所担任之“弓月道行军大总管”则需要驻守弓月城。
“弓月道”是一个较为宽泛的含义,并无实质行政区划,囊括了由轮台以西、整个伊丽河谷、直至碎叶川等广大区域……
队伍抵达轮台,阴暗多日的天气终于降下大雪,纷纷扬扬的大雪遮蔽了视线、淹没了道路,恰好薛仁贵自弓月城赶来,一并入城躲避风雪。
轮台是大唐在整个西域统治区域的战略枢纽,辐射天山南北,不仅是丝路必经之处,更是战略物资的中转站,即便大雪纷飞,依旧时不时有长长的车队驶入城中。
由于轮台的战略位置以及囤积了大量军需物资,所以与丝路之上其他城池不同,途径此处的商队无论中外都只能寄居于城外的驿站、客栈、商铺之中,唯有军队才能入城。
车队入城,沿着道路向着城中的官署前行,禄东赞挑开车帘,便见到路边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军营,有营房、有帐篷,无以计数的仓库排列其中,冒着大雪仍有官兵押送车队出入。
禄东赞心思沉重,很显然,安西军正在疯狂囤积各种军需物资,为开春即将开始的大战做好万全之准备。
到了官署,沐浴更衣之后坐在官廨内,禄东赞迟疑一下,看着房俊问道:“以我所知,穆阿维叶尚未下定决心进犯西域,以唐军目前这般规模囤积物资,万一大战未能开启,岂不是白白浪费?”
安西军真正的精锐在四万至五万之间,战时,安西都护府会督促西域境内臣服于大唐的胡族派遣部队参战,但由于连年征战、局势混乱,西域本地的胡族并无太多兵马,各族混杂一处,大抵不会超过一万人。
合在一处,便是五六万人。
西域广袤无垠,辎重之输送极为困难,耗损极大。供应如此之多军队,所需之辎重乃是天文数字,再加上路途耗损,简直不可估量,甚至足以抵得上吐蕃全国一年之产出……
万一仗没打起来,岂不浪费?
房俊笑而不语。
一旁,薛仁贵正脱去身上的铠甲等着稍后开饭,闻言,看了房俊一眼,才对禄东赞笑道:“大相多虑了,此前大食人进犯西域,吾等准备仓促未能倾尽全力,故而使其大部逃脱,这一次他若前来,自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使得来得去不得。他若不来,咱们便寻上门去,也让他们知晓大唐睚眦必报的作风!”
说到此处,将解下的横刀“砰”的放在一旁案几上,浓眉倒竖、语气铿锵:“寇可为,我复亦为;寇可往,我复亦往!”
裴行俭端着茶水走进来,亲手斟了一杯放在禄东赞面前:“大相,请用茶。”
丝毫没有安西都护、封疆大吏之气势,更未将禄东赞视为阶下囚。
禄东赞接过茶水,捧在手里,蹙眉看向房俊:“唐军之决心,的确令人热血沸腾、士气陡升,可大食国固然幅员辽阔、堪比大唐,但其国内却更多荒芜,往往数百里内仅一辆座城池,一旦其施行坚壁清野之策,对于唐军之消耗无法估量!”
历史之上,为何明明汉人之装备更为精良、兵卒之训练更为完备,却始终在面对域外胡族的战争之中束手束脚、备受压制、处于被动?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补给。
胡人往往行军之时只带三两日的口粮,一旦踏破长城、兴兵犯境,自可一路烧杀掳掠、以战养战。然而汉人军队却恰恰相反,每每展开反攻,踏出国门驰骋于塞外草原、荒漠之上,几百里不见人烟乃是常事,补给困难、路途增加,不仅大大增加耗损,更要时刻防备胡人截断粮道……
所以“勒石燕然”“封狼居胥”便被视为汉人军功之无上巅峰,因为实在是千难万难,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唐军坐镇西域等着大食人前来一战,尚有胜算,可若是全军奔赴千里之外的大马士革,岂非痴人说梦?
房俊面带浅笑,神色却肃然,缓缓道:“有些时候,当战则战,不能畏难而退。大食之扩张不可遏止,已然与大唐接壤,当世两大强国之间必有一战!这一战我们若是不打,那便要将来我们的孩子去打,既然终究要打,何妨我们去打?”
他目光灼灼:“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以吾等之血肉尸骸,去换取吾等儿孙百年之和平,何言畏战?!”
薛仁贵热血激昂、神情亢奋,攥紧拳头,大声道:“吾辈军人,自当踏破胡尘、涤荡腥膻,打出个煌煌盛世、打出个百年太平!如此,纵然埋骨异域、马革裹尸,全无所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