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江花玉面 > 第289章 权柄(五)

第289章 权柄(五)(1/1)

目录

第二百八十九章权柄(五)

宋瞻见赵俨久久不语,只是直勾勾地盯着自己发呆,心中猛地一怔,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方才言辞间的失态。

他轻咳一声,极力让自己的语气变得温和舒缓一些,开口说道:“赵俨,你我一同在这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彼此知根知底。如今这局面虽然棘手异常,但咱们千万不能自乱阵脚。你仔细思量一下,除了白党余孽,朝中还有哪些势力可能参与到此次事件中来?”

赵俨缓缓回过神,脸上神色凝重,沉思了好一会儿才缓缓说道:“大人,还有一股势力实在不可小觑,那便是近年来新晋崛起的武官群体。他们大多是跟随四大将军四处征战沙场的得力干将,这两年边境战事频繁,他们凭借着赫赫战功,在朝堂上逐渐站稳脚跟,有了相当的话语权。长久以来,他们对咱们文官集团本就心存不满,总觉得咱们在朝中安安稳稳、养尊处优,却牢牢掌控着官员的任免大权。此次陛下突然要彻查吏部考核制度,我猜测说不定就有他们在背后煽风点火、推波助澜。”

宋瞻听完,脸色愈发阴沉得可怕,他缓缓踱步,内心满是忧虑。如果仅仅是白党余孽出于报复心理,或者是陛下本人真的单纯想要彻查考课制度,那事情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可偏偏赵俨所说的这最后一种可能性,在他看来却是最大的。

世人皆知,大魏是以武立国,与江南宋地重文轻武的风气截然不同,大魏向来有着崇武贬文的倾向。在大魏,有四大手握实权的将军,温北君坐镇虞州,玉琅子雄踞岚州,祁醉驻守沧州,元鸯则坚守大梁。

这四大将军手中的权柄已然达到了一个令人胆寒的程度,尤其是元鸯和温北君。元鸯身为宗室子弟,战功彪炳史册,无疑是大魏皇帝元孝文之下的第一权臣,同时还是天下四大名将之一,堪称魏地名副其实的第一名将。

温北君则是近几年冉冉升起的将星,若论起奔袭作战,温北君绝对是天下最顶尖的将领,他立下了灭国之功,自身又是刀术宗师,更是大魏最年轻的三孤。

长久以来,武官和文官之间的矛盾就如同深埋地下的暗雷,一触即发。

宋瞻心里非常清楚,若真的是武官集团在背后捣鬼,那这场即将来临的风暴必将远超所有人的想象。武官们凭借着战场上拼杀出来的赫赫战功,本就在朝堂上腰杆挺得笔直、底气十足,如今他们对吏部官员任免权虎视眈眈,自己这边恐怕即将陷入腹背受敌的艰难困境。

“大人,若是武官真的插手此事,咱们究竟该如何是好啊?”赵俨的声音里满是焦虑与惶恐,几乎要溢出来。

宋瞻紧锁眉头,沉思良久,缓缓开口说道:“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分化他们。你即刻去联系礼部尚书谢辞,他与玉琅子私交甚笃,谢辞能接任礼部尚书之位,还是因为接了他大哥玉琳子的班。让他从中斡旋,旁敲侧击地探探玉琅子的口风,看看能不能将他从这场纷争中摘出来。玉琅子远在岚州,本就远离朝堂核心,况且如今和汉国开战在即,他应该也未必想无端卷入这场复杂的政治风波之中。”

赵俨领命匆匆离去,宋瞻独自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内心却犹如惊涛骇浪般无法平静。他心里明白,仅仅分化玉琅子这一股力量,远远不足以化解眼前的危机,必须要给武官集团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才有可能暂时平息这场即将爆发的纷争。可吏部的权力本就极其敏感,稍有让步,便极有可能动摇整个文官集团的根基,这让他实在是投鼠忌器、左右为难。

他现在满心疑惑,根本不知道到底是谁在背后发难,是温北君,还是元鸯?究竟是谁要在这和汉国开战之前,挑起这场文官与武官对立的争端呢?这个谜团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让他倍感压力。

就在这时,管家神色慌张,脚步匆匆地走进书房,急切地说道:“老爷,右佥都御史李禁求见,说有万分紧急的要事与您相商。”

宋瞻心中猛地一紧,他心里清楚,左佥都御史一职由丞相贺熙兼任,而右佥都御史李禁自然就是言官之首。在这么一个敏感的时机前来拜访,必定与这次吏部考课制度的变故息息相关。他定了定神,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说道:“快请李御史进来。”

李禁一进门,连寒暄都顾不上,便开门见山地说:“宋尚书,如今朝堂局势已然危急万分,咱们这些文官可不能再坐以待毙、任人宰割了。我听闻武官集团有意插手吏部事务,倘若真让他们得逞,往后咱们文官在朝堂上还能有什么立足之地?”

宋瞻苦笑着叹了口气,无奈地说:“李御史,我又何尝不清楚如今的严峻形势?只是如今局势错综复杂,咱们若是贸然行动,不但解决不了问题,恐怕还会适得其反,把事情弄得更糟。”

李禁皱着眉头,脸上满是焦急与不甘,说道:“依我看,咱们不如先发制人。联合一众文官联名上书陛下,弹劾武官集团拥兵自重,妄图干预朝政,扰乱朝堂秩序。”

这的确是言官们常用的手段,动辄弹劾。然而,对于那些在尸山血海中浴血拼杀、出生入死才拼出一身功名的武官们来说,这样的弹劾手段实在是显得太过不痛不痒了,根本无法对他们造成实质性的威胁,甚至有可能会进一步激化文官与武官之间的矛盾。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