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电镀厂的生意(2/2)
仿佛是凑巧碰上宴请新会计,又像是招待志平和姐夫。两人就客随主上了停在门口的黑色普桑,这有些年份的车大概是李厂长的专车吧?
城北的乡村小道,在冬初的天气看起来舒朗干净,远方蓝色的天幕看着让人舒服极了。志平倒是想起在环湖时第一次坐小车去九江,车过皖西南崇山峻岭,青山叠翠,天幕碧蓝,那时的心情是青春的惆怅。而今天依然坐在桑塔纳里,是跟姐夫来一起谈瓦厂的一个大业务了。
吃饭的环境很优雅,姐夫点头说着感谢盛情款待的话,然而志平并不在意环境,他就是心里想着今天能否有机会签合同呢?
饭后,李厂长坐下来剔牙,他很直接地说:“下个月可能会用到瓦了,至于选哪家,目前巢州有个叫环湖集团的来过。”
志平心想意料之中。李厂长又说:“他们也带了瓦样块,跟你们也差不多,报价稍微贵一点,他们说是大公司,质量稳定。不过也没签合同,只说是回去跟领导汇报,至于你们,上次我就见过你了。”
志平连忙点头。
李厂长接着说:“我是个直接的人,不喜欢绕来绕去。光看你们这瓦的样块,质量我是认可的,毕竟这么多年做企业,我知道产品的质量是打开市场的前提,其次才是价格因素。
“但是小张,你要记住一点,你以后能走多远,不取决于这次跟我有没有签合同。而是你们能不能有质量稳定的产品?这种瓦其实是有市场的,只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如果质量好,那我用了,以后我朋友过来看,他们肯定也会用啊!”
志平听了前半段话,心里直打鼓,而后半段又让他心动不已!
姐夫便递过去一支中华烟,他不想让自己陷在老李说的情境中,他镇定地说:“李厂长,我是负责生产的,虽然我们厂小一点,但大厂也是手工作坊,我们的生产要比大厂更加严格。同时,我们的价格是有优势的,所以只要李厂长愿意跟我们合作,那绝对是双赢!”
风姐夫说了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叫“双赢”,志平顿时觉得姐夫还是个销售人才呢?
李厂长赞许的点点头,最后还是说今天不能签合同,因为要等环湖的报价,同时墙体的保养期还没到,也不着急。
志平看看也没说话了,想表达的意思也已说明白了,签不签合同?那是李厂长的选择,哪怕他今天晚上想明白了,选“一诺”签合同,那志平连夜也要赶过来呢!看看现在的情景,也就没必要再泡蘑菇了。
两人起身没再回厂里,就此别过。志平看着李厂长的小车绝尘而去,心里感慨李厂长的那番话犹如醍醐灌顶。他们这么久以来,战战兢兢的努力往前走,总算有了三千张瓦,但又确实质量堪忧。而李厂长一再强调过,以后的路,能走多远,不在乎一次两次的业务,而在乎严格的质量标准呢!
志平第一次从客户嘴里明白了这么多直白却又无比深刻的道理。姐夫却感叹业务难做,老李是个老滑头。两人回到厂里时已是傍晚,工人早已下班回去做饭了,大爷竟然没回家,他看到两人回来便迎出来问“怎么样?合同签了吗?“
志平苦笑地摇摇头,说环湖也打进去了,两家在拼价格呢。大爷好像牙疼似的,丝丝的叹息:“哎哎”。
姐夫不想说话,独自回房间去了。
大爷像是看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上午还信心满满,以为去了就能签下合同,甚至拿到定金。没想到两人斗志昂扬出去,灰头土脸地回来,便自言自语的说着口头禅:“瞎搞瞎搞!”
志平很惊讶,但看到大爷抱那么大希望,又那么透彻地失望,不正是自己今天过山车的心情吗?于是也理解大爷的牢骚了。
他想跟大爷详细的说清楚,是因为环湖没报价,他们仍然有机会竞争,不外乎就是价格质量。目前他们的价格有优势,质量欠缺,但质量欠缺也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在于你怎么去说服李厂长。
然而大爷掉头出去了,他推着自行车叮叮咣当当的出门,他竟然哑着嗓子粗声大气的唱起:“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一翻身骑车走了。
也许他也觉得再没有什么指望的时候,反而是一无所有的坦然和洒脱吧。上梁山当好汉了!
晚上志平躺下来时,晓月拿过手机,还戳戳点点的玩贪吃蛇游戏。她说累了一天,就晚上躺在床上很舒服。
志平觉得是啊,可为什么还要玩那么低级的贪吃蛇呢?他觉得晓月当初也信心满满地要自学初中语文课本,但现在整天跟粗鄙的北方大妈们混在一起,出口就是“我操”。那些努力学习的梦想,也跟做瓦一样,是希望多大,失望就有多大了吧?
志平想想眼下生产交给姐夫和大爷,他就可以脱身,一身轻松地骑车去滁州交界的山那边的养鸡场跑业务了。如果养殖行业好,养鸡场,养猪场,临时宿舍也是有大文章可做的呢?
还有省城附近的矿石粉厂,也是目前能迅速打开的客户群了,想到这里,反而觉得电镀厂没那么重要了。
他坦然睡去,年轻的心,不管遭受多少压力,一觉醒来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