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 第169章 捐资助学

第169章 捐资助学(2/2)

目录

“那你们以为明峰哥在做什么”

“也是开录像厅。”

方明澈摇头,“在县城开录像厅,他疏通了关系,有人给罩着。但在首都,这样的关系不好找。端着刀头都找不到庙门!旅行社呢,要求会外语、会开车。废品站要求低一些。”

“你的工人一个也要能拿到多少”

方明澈道:“36到300之间浮动,看各人的位置。会外语的导游还有司机的收入是最高的。废品站不招人了,因为没有护身符。”

“300”

“英语组的组长,一开始是北师大英语系副教授担任。”

“哦。”

出纳道:“什么护身符”

方明澈笑,“旅行社可以替国家挣外汇,而且挂靠在政府部门,多招人无碍。但既然挂靠,人家安插人手,也不好都拒绝。但废品站怕被人举报我雇佣、剥削。”

他可以回来捐资助学,但不敢大包大揽让人去首都跟他干。村里人的学习能力不强,弄去旅行社干不下来。废品站又不敢再多招人。

出纳点头,“这个确实是问题啊。那特区也不忌讳这些”

“不忌讳啊,都说除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其他的都可以特事特办。”

马保国道:“我听说深圳有很多人逃港。”

方明澈点头,“有这一回事,很多人顶着解放军的枪声,直接翻跃铁丝网。如今深圳和香港的生活水平差异真的是太大了。”

几十百来倍的人均收入差距,只要跑过去或者游过去了,马上就能抹平。能不逃港么

“所以要去深圳特区,必须办边防证。但是,这也阻止不了逃港大军。我听说每晚都有成百上千的人朝那边跑。调到广州军区当司令员的许将军对此都没有办法。”

这个,只能靠深圳的发展了。反正随着沿海建厂、很多外资企业也来开公司,很多农民工、大学生都奔深圳去,深圳的土农民就发财了。

在自家宅基地修一栋八层的电梯公寓,一层弄几个、十几个小套房。每个月提着麻袋收房租。这就没有农民往香港跑了。坐地发财啊!

还有渔民,深圳的渔民后来也是越来越富的。舍得钱买海鲜的人越来越多了嘛。

马保国道:“那其实对我们农民的限制还是不小。我们能去的也就是你说的特区而已。想去首都,正当渠道还是只有考大学、招工。”

方明澈道:“要是不怕被当盲流驱赶,黑也是能黑下来的。我当初还不是去黑了几个月。明峰哥一家三口现在也都是黑着。只不过他们主要在京郊,不是太显眼。”

他虽然没敢大包大揽,但其实话里也有活扣。真要是想去,自己想方设法学会开车就行。甚至都不用学会开车,能会开拖拉机都行。反正原理差不多,能学会开拖拉机,肯定能学会开车。

真的有心,会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只要能开车,他就能带去首都发展。

反正那三个退伍兵,其实也是黑下来的。他们原本退伍没能安排在首都的厂矿,也是必须要返乡的。但一开始是给人搬搬扛扛,几个人一起租房黑了下来。后来给旅行社开车,住在华侨公寓。那地儿肯定不会有人进去查户口的。

方明澈就没说什么了。之前他对吴丹的看法其实有点不好,夫妻几年、孩子也三岁了,说走就走。但现在看来,也难怪人家啊!

吴丹好歹一个月还寄了十块钱养马晓丹。但马保国真的是让人一言难尽,居然连康康都知道他是后老子了。‘男儿重后妇’,却也不能太薄待前头的女儿啊。

方才除了方明澈,出纳等人也都劝了劝他。但人家不当回事啊。

可以说如果不是为了劝劝马保国,今天这个聚会方明澈其实没想喊他来的。这种做派,方明澈是真有些看不上。

大家说着说着就说到晚上干脆骑车到县城看录像了。十来年前县城放《卖姑娘》,也是他们这群人,不辞辛劳的走路去看的哦。

眼看吃的差不多了,大家干脆收拾了,就准备回家骑车。至于马保国带来的烧酒,大家都没怎么动。这个点,晚上摆明还能有活动,喝啥烧酒啊

这个人如今也是忒精了点。看着出了打平伙的东西,其实又拿回去了大半瓶。

这次再回去,颜颜闹着要跟。

方明澈道:“乖乖听收音机吧,我们又不是去看动画片。那之前看电影,你也看不懂啊。还不是中途就睡着了。回头爸爸怎么带你回来借康康的背带用么”

方母知道那边经常放的是打打杀杀的片子,“那真不好看,血刺呼啦的。你就在家跟着奶、跟着大伯母和姐姐。女孩子文静一点比较好。”

“奶奶你去看过啊”

“去过啊。你二奶奶过去,我跟着一道坐车去瞅了瞅。哎呦,打得口吐白沫的。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多男的还钱看。”

颜颜最后接受了在家听收音机的安排,她确实很多片子看不懂。人家也不会单独放动画片给她看。

把她搁家里,方明澈还是比较放心的。大嫂会烧水给小丫头洗澡、洗衣服。

他准备出去的时方健跟上去了。

“幺爸,我喜欢看打打杀杀的。你带我去好不好”

方明澈看看他,“我听说你今天在家订正期末考试的卷子了。拿来我看看——”

真全都订正了,带去看看录像也行。

方健立马跑回房间拿出来,“我还去村里马兰那里借了她的卷子对照。”

“你别是就照着人家的正确答案抄了一遍哦。”方明澈挑了三处错误的地方问他,方健基本答出来了。

“这个表现还不错,像是有心向学的。行吧,今晚带你去看录像。”

隔壁那家很大方的把自行车借给了方明澈。让他在家这几天直接拿着骑就是了,中途不用还回去。

两叔侄就和村里其他人汇合,一起骑车去县城了。村里一共就四辆自行车,这就去了三辆,都是一车两个人。

因为方明澈带了方健,就没载没车的人。他看了看道:“马保国不去啊”

出纳道:“肯定他婆娘不让他去,怕他问你吴丹的事。”

“人家也结婚了啊。我吃饱撑的,和他说吴丹的事。吴丹来找林嫣,从来都是问的马晓丹的情况。我们也很少回来,她后来就不问了。算了,不管他了!”

这人变化还挺大的,以后应该是不会一起玩了。

上车的时候方明澈随口问方健,“你会骑车么”

“没车给我学啊。”

“那明天我教你。”

“好嘞,谢谢幺爸。”

大家一起,骑得比自己一个肯定要快些。呼啦啦的骑过去,35分钟就到了。

二伯父还在这边,看到他们一群人,直接招手让进去看就是了,自己搬个凳子坐后面。不收钱!

平常,村里人也很少这么过来。毕竟人家是打开门做生意的。今晚也是因为方明澈回来,这才一起跑来。

方明澈让方健先进去抬凳子,然后站在外头问二伯,“那文化馆的电话这会儿能打么”

二伯点头,“可以,就在门卫室呢。”

方明澈就跟着他过去,借用电话。回头也是给时长给点钱就行。

他打到办公室那边,小金接的,还是直接hello。

“我是方明澈。”

“哦,方老师啊。你在老家还好吧有什么指示”

“没有,就问问旅行社一切都还顺利吧”

“日常事务挺顺利的。首都、天津等地的手工艺品,我们今天已经都包装好放到厨房了。现在就等远一些地方的物件到货、还有日本汇回来的款项。”

bj和天津的货,今天开着皮卡直接就去取了。各处本来也是垫了泡沫、谷草等的。但拿回来,还要统一包装一下。之前订做的盒子,这样看起来才比较专业。而且盒子正面、背面也都有旅行社的介绍。

华侨公寓的厨房平时没有用,就当小仓库在用。东西放好把门锁起来。如果搁不下,剩下的就搁到颜颜的房间里。

华侨公寓其他房间是不能拿来堆东西的。真的有游客来参观过了。就人家是来打前站的,先来看看他们的实力。后来安排了一次包团游。

“哦,顺利就好。我家里也一切都好吧”

“嗯,晚上吃饭看到林老师抱着方畅在庭院里遛弯呢。”

方明澈挂断电话,给了钱。然后回去看录像。

方健旁边给他留了位置,他猫着腰进去。一看,哟,楚香帅!

别说,年轻时候的秋倌是真帅啊!哦,不只,他帅了一辈子。

上辈子70多了演《将夜》里的夫子都还是丰神俊朗的。甚至有不认得他的年轻人以为是年轻演员画的老年妆扮。

其他人包括方健都早已经投入的看起来了,也没人理会方明澈怎么才回来。

他们一群人在这边看了四集,十点半了才又骑车回去。

回去的路上,方健都还在兴奋:“闻君有白玉美人,妙手雕成,不胜心向往之。今夜子正,当踏月来取,君素雅达,必不致令我徒劳往返也!”

方明澈道:“别兴奋了!楚留香就算不当大侠,没有那么好的武功和轻功,他也是富商之子。”

这小子其实记性不错嘛。这还口口声声不是读书的料

“啊”

“啊什么啊家里没银子,他拿什么来造那么一艘大船日常起居”那就相当于是如今的豪华游艇了。

“没钱什么都不行么”

“肯定啊。你是想当大侠,不是想当宵小吧”

方健道:“我就想像他们一样,走进酒楼把一锭银子拍在桌上,‘小二,好酒好菜尽管上!’”

“哈哈!你去国营饭店试试啊。”

“我又不欠揍,我敢喊小二,人家要拿打人的。而且咱们家的钱和粮票都是奶奶保管着。”

怎么可能给他能喊人‘好酒好菜尽管上’的钱和粮票在他们家,最不能被容忍的行为就是浪费粮食。

“幺爸——”方健有些抱怨的喊道。

人家正做当大侠、行走江湖、不愁吃穿的美梦呢。一下子就给人点醒了。

“回去洗洗睡,梦里什么都有。谁还不想当楚香帅了但人家除了是富商之子,一身本事也是勤学苦练来的。天上是不掉馅饼的,你记住这句话就行了。”

回到家,家里已经熄火了。叔侄俩直接在地坝的井台边打了水冲洗了一下,然后就各自进屋。

这个井台是用篱笆圈起来的,毕竟家里还有康康这样的小孩子。这样不至于直接就掉进去了。

下午的时候,颜颜还在这里学着怎么拿小桶把水打起来呢。

小丫头力气还挺大,学会后真的提了小半桶水起来。方明澈想了想,她可能是这一年半一直在对着沙包练拳练出来的。之前抱半个西瓜看着也不太吃力。

方明澈轻手轻脚回屋,先打开抽屉看了看。里头用报纸包着的葡萄干等吃食,已经都没有了。看来颜颜都拿出去跟家里人分享了。

第二天早起方明澈问她,她道:“都上交给奶奶了,家里的物资由奶奶保管。”

方明澈失笑,“那你奶奶肯定很高兴。”

小丫头把吃的交给老太太分配,那肯定能吃好久。不过好在都是吃着玩的,不会只顾着给主劳吃了。

颜颜笑了笑,“我私下通通都包了一份给姐姐,让她和大伯母分着吃。”

这次回来,是大伯母和姐姐在生活上处处照顾,她很拎得清的。

方明澈笑笑没说什么。

袁淑芬已经做好早饭了,在外头喊道:“明澈、颜颜,出来吃饭了——”

今天大米厂的厂房全部腾出来了,也派了人去买机器设备。先买的二手的,村里派了懂机器的人去看。

下个月就要秋收了嘛,肯定得在那之前弄好。平时虽然也有生意,但生意最好的肯定是刚秋收那阵。这万万耽搁不得。

村里其实就在等方明澈和方明华各一千的投资。今天支部办公室外头的黑板上就把各家的投资都写下来了。

第一名肯定村支部,3000块。这是全体村民共有的。然后就是方明澈家,1300块;第三名是方明峰家,1000块。其他人家就是几十、一百的。

就这么凑够了15000块,以后要按这个投入分红的。至于在大米厂上班的人,工资肯定另算。

方明澈带着颜颜和康康过去凑热闹,支书告诉他,“前期先招十五个工人。我兼任厂长,会计、出纳直接用村里的。回头给他俩多一个也要多发十块钱。”

方明澈道:“用人上头,支书你说了算。我跟我哥、我爸都打了招呼,让他们不要插手。”

支书点头,这样要好办得多。不然谁都想来,钱多事少离家近啊。这股东家里也要安插人就麻烦了。

方明澈道:“不过我还是建议按照学历来招人,城里招工也有学历门槛的嘛。初中生以上最好!这样才能更有向学之风。”

支书点头,“读了书的,是要好用一些。另外,我打算拿你捐的钱去买一些图书以及教人种田、养鱼之类的书。人从书里精嘛!”

这一点方明澈很赞同,“完全可以。”

支书道:“要不,这事儿你去办吧。你和拖拉机手去新华书店挑书,挑好了运回来。”

“可以。你让拖拉机手空了来找我,我就在家里地坝。”

他要在地坝里教方健学骑自行车来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