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后宫那些段子 > 二二 康熙妃子之简评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二二 康熙妃子之简评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2/2)

目录

康熙二十年,在送仁孝、孝昭二后的梓宫至陵寝之前,康熙又命太子前往致祭,至后又读文大祭。此后亦不乏派太子往奠母后陵寝祭奠的旨意。

确立胤礽皇太子之位后,康熙帝倾尽全力悉心培养皇太子。康熙帝对太子教育甚严,无论寒暑从无间断。太子亦勤学好问,对待学习认真严肃,从无懈怠。由于皇太子天资聪颖,且勤奋刻苦,毫不懈怠,对所读书籍读过数遍即能背诵不漏,但他仍按皇父要求每篇必背足一百二十遍方罢——他读书“声韵清远,句读铿锵,反覆抑扬,讽咏不辍”,因此学业进步很快。康熙自己说过“皇太子从来惟知读书,嬉戏之事一切不晓”,因此太子能熟练运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骑射、言词、文学,无不及人之处。”

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十三岁的胤礽在刚刚竣工的文华殿为满汉大臣讲学,此后,胤礽又多次在文武大臣面前讲解儒家经典,因已苦学多年,又经过反复训练,少年太子毫不怯场,深得众人赞誉。

太子稍长,康熙向他传授治国之道,传授皇太子“告以祖宗典型,守成当若何,用兵当若何;又教之以经史,凡往古成败、人心向背,事事精详指示”。进入青年时期,康熙帝开始在实践中锻炼他,对他充分信任,寄予莫大希望。因此在皇帝屡次外出时,一般都会将太子带在身边,“望其谙习地方风俗,民间疾苦”,以便作为日后治邦安民的参考。

身为一国储君,胤礽有较高的政治天赋。

康熙三十五年、三十六年,康熙帝亲征准噶尔部噶尔丹之际,先后有十多个月的时间不在京城,他命22岁的皇太子胤礽坐镇京师处理朝政:“代行郊祀礼;各部院奏章,听皇太子处理;事重要,诸大臣议定,启皇太子”。由于皇太子不负众望,克尽厥职,“举朝皆称皇太子之善”。康熙帝也很满意,他给皇太子的朱批说:“皇太子所问,甚周密而详尽,凡事皆欲明悉之意,正与朕心相同,朕不胜喜悦。且汝居京师,办理政务,如泰山之固,故朕在边外,心意舒畅,事无烦扰,多日优闲,冀此岂易得乎?朕之福泽,想由行善所致耶!朕在此凡所遇人,靡不告之。因汝之所以尽孝以事父,凡事皆诚恳敦切,朕亦愿尔年龄遐远,子孙亦若尔之如此尽孝,以敬事汝矣。因稔知尔诸事谨慎,故书此以寄。”

尽管生而丧母,但皇太子胤礽在皇父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幸福地成长起来,衣食无忧自不必多说,康熙更是竭尽全力满足儿子的各方面要求;但康熙不分轻重地溺爱和骄纵皇太子,致使之前贤明有礼、敦厚谦恭的胤礽逐渐变得蛮横无礼、不可一世,与君父的要求格格不入,终致君储之间矛盾丛生、不可调和。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55岁的老皇帝痛下决心废掉皇太子,他痛哭流涕地数落着太子的罪状,其中一条便是“生而克母”,痛斥太子的不孝;但废黜皇太子当天,康熙便开始后悔,夜晚更是梦到了他孝爱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与胤礽的生母赫舍里皇后,“皇后亦以皇太子被冤见梦”,而此时的仁孝皇后已去世整整三十四年。第二天,康熙便与诸臣诉说此事,实际上是为复立胤礽寻找借口。至皇三子胤祉奏皇长子诅咒废太子事发、诸皇子夺嫡愈演愈烈时,康熙终于在翌年正月复立胤礽皇太子之位;但终因胤礽个人素质以及佞臣挑拨离间,三年后再被废黜,幽禁咸安宫内。在胤礽被幽禁期间,康熙仍苦念父子之情,故“时遣太监往视,赐物赐食”,致使“二阿哥面貌今甚丰满。阿哥所生七八子,朕皆养于大内”等关怀举动;至康熙晚年时,他更是为儿子考虑周详,生怕自己去世后,胤礽遭遇不测,故他特命于京郊郑家庄修建王府(此府规模甚伟),供胤礽居住。可以说,胤礽的一生幸福不得不归源于父母之间深厚的感情。

胤礽是为清代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皇太子,他聪慧好学,令其师父惊叹;作为康熙殷切期望的继承人,他不负众望,精通文韬武略,具有不俗的治国才能,这点即使是后来康熙帝对他失望透顶之时仍予以承认。数次监国听政,多少减轻了康熙的负担,对清朝极盛时期的来临,胤礽功不可没;但长期的养尊处优及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最终使其人格分裂,贤德不再;而对高度集权的最高统治者来说,皇太子拥有的过多特权对其构成严重威胁。君储、父子之间的悲剧不可避免。皇太子废而复立、继而再废,使得晚年的康熙帝心力交瘁,在第二次废太子后,虽然并非如他自己所说“毫不介意,谈笑处之”,但确实不像第一次时那么痛苦。因为他发现,立太子就难免有矛盾;不立可能更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皇储争夺的内斗。

芳仪永谢:

康熙十三年,皇后第二次临盆。此时的坤宁宫内外一片忙碌,准备迎接新皇子的到来。念喜歌的两位接生嬷嬷早已等候在一旁,掩埋小皇子胎盘的“喜坑”也挖好,并把寓意皇后快生贵子的筷子和红绸、金、银、八宝等物安放在喜坑内,只等赫舍里氏皇后顺利生产。左等右等,大家盼望的皇子终于在初三日上午巳时出生。

康熙皇帝见皇后终于又诞育了健康的皇子,异常高兴,当即取一个乳名叫保成(皇二子胤礽),祝愿他能够平安成长。然而皇后却因难产导致昏迷不醒,几个时辰不见转机,尽管御医使尽浑身解数,仍无法挽救渐渐逝去的皇后生命,年仅二十二岁(周岁仅二十岁)的赫舍里氏皇后于当日下午申时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坤宁宫里的气氛一下子由开始的喜悦骤变成悲伤。仅仅几个时辰得时间,康熙皇帝就经历了再得嫡子和痛失爱妻得大喜大悲,巨大的痛苦之中又夹杂少许欣慰,这种悲喜交加的滋味,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体会得清楚。

丧仪:

据《圣祖仁皇帝实录》:

康熙十三年五月。丙寅。

申时。皇后崩于坤宁宫。上辍朝五日。诸王以下、文武官员。及公主、王妃以下、八旗二品命妇以上。俱齐集举哀。持服二十七日。以军兴、免直隶各省文武官齐集举哀制服。及遣官进香。

戊辰。奉移大行皇后梓宫、至西华门外享殿。上亲临送。诸王以下、文武官员。及公主、王妃以下、八旗二品命妇以上。俱齐集举哀。丙子。常祭大行皇后。上亲临举哀。

甲申。初祭大行皇后。上亲临举哀。是日、上除服。

乙酉。绎祭大行皇后。上亲临举哀。

庚寅。奉移大行皇后梓宫、权厝于都城北巩华城。上亲临送。诸王以下、文武官员。俱齐集西安门外、举哀跪送。其随送王大臣官员等、至巩华城。奉安梓宫毕。举哀行礼。壬辰。上至巩华城。大祭大行皇后。诸王以下、文武官员。俱齐集举哀。除服

癸巳。绎祭大行皇后

康熙十三年六月。乙未。满月。致祭大行皇后。

康熙十四年正月。

己卯。遣满汉大学士各一员、恭点仁孝皇后神主。是日、恭奉神牌、升祔奉先殿。

康熙十四年五月。

辛酉。仁孝皇后忌辰。行期年致祭礼。

康熙十四年六月初三日,在仁孝皇后周年满月祭日,康熙帝谕旨礼部,决定册立胤礽为皇太子;同年十二月十二日,以册立皇太子,康熙祭天地、太庙、社稷及仁孝皇后。十三日(承祜生祭)于太和殿举行册立皇太子大典。十七日(皇后生祭),康熙帝再往巩华城祭奠皇后。

康熙十五年二月,仁孝皇后地宫兴工,开皇后于皇帝先行下葬的先河,此陵即是康熙帝景陵;康熙十六年九月,康熙亲自阅示将要葬入皇后的陵寝。

康熙十九年五月初二日,康熙帝率皇后遗孤、皇太子胤礽往巩华城祭奠,翌日即仁孝皇后六周年祭日,康熙帝特命胤礽首祭母后仁孝皇后,以让儿子为母尽孝。

康熙二十年二月十七日,以送仁孝、孝昭(崩于康熙十七年)二后梓宫自巩华城至山陵安葬,康熙帝又遣皇太子胤礽率诸臣往祭。十九日正式启行,三月初七日到达山陵,特命康亲王杰书至仁孝皇后梓宫前、端亲王博果铎至孝昭皇后梓宫前,读祝致祭;礼毕,安放两皇后梓宫至地宫前享殿内,翌日安葬礼成。同时,康熙还特地安抚两皇后家属,赐食赐物,以示恩宠。

雍正元年,雍正皇帝奉孝诚、孝昭、孝懿、孝恭四后同祔圣祖庙。以孝诚仁皇后为圣祖元配,当合于古礼,故首奉孝诚仁皇后,次奉孝昭仁皇后,次奉孝懿仁皇后,次奉孝恭仁皇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