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 第496章 一台500W刀

第496章 一台500W刀(1/2)

目录

第496章一台500w刀

好啊!

竟背着他说话。

他赶忙跟了上去,竖起耳朵。

只听安德斯道:

“乔外交官,我想知道夏国的这个群星奖什么时候颁发,可不可以邀外国友人到场。”

“我还有很多朋友,都喜欢夏国。”

“相信他们见到了你们用短短百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愚昧到闻名的巨大跨越,一定会对你们的国家有所改观。”

他没有着急提事情,而是试图道德绑架。

而这一招,对于乔广华来说。

还真挺管用。

“当然可以邀请,我们欢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学家来共赴盛会。”乔广华笑道。

夏国办群星奖,本身就是为了扩大影响力,将消息传出去。

现在帝自己来,他们高兴还来不及。

“那实在是太好了,谢谢您!”安德斯心满意足道。

有了这个承诺,这趟总算是没有无功耳返,也能勉强交一下差。

雅科夫看着有说有笑的两人,若有所思。

……

老大哥大使馆。

在回来过后。

雅科夫当即去找到老伊万,说了在外交委员会遇到的事情。

后者听完,也是不由得陷入一阵漫长的沉默。

种种迹象仿佛都在表明,夏国有向帝靠拢的意思。

这也无可厚非。

毕竟在他们逐渐压过帝一头的现在,夏国和帝交好,更加有利。

但他以前从来没有担心过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阵营的偏见、互相战争留下的仇恨、帝觊觎夏国的野心。

这些都阻拦着他们,让两者几乎没有什么可能合作。

可现在偏偏,他们居然已经开始在接触了。

“伊万教授,您看要不要我们再给国内发一封密报,让他们再放宽一些条件”雅科夫道。

闻言,老伊万摇了摇头,道:

“我们现在给的,已经快有最初的2倍还多!”

“夏国还不接受,要么就是打算彻底倒向帝!”

“要么就是打算让我们竞争,待价而沽!”

他的眼光十分敏锐。

分析的结果,也让雅科夫恍然。

是啊,如果他们和帝争,那么夏国无疑能够获取更大的利益。

“可是他们就不怕玩过头,把我们都得罪吗”雅科夫愤愤道。

老伊万道:

“确实有一点这个可能,但是并不多。”

“毕竟我们根本不可能放弃机械狗和天基动能武器的技术。”

“你在这里保持继续接触,我回一趟国内,再和上面说一说,让他们给出点夏国无法的东西。”

说完后,他也不耽搁,立刻去叫人收拾。

而在老伊万这里吃了颗定心丸的雅科夫,也没闲着,立刻便马不停蹄地去到京工院又逛了逛。

虽说已经连续大半个月没有遇见过。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而且帝那边的专家和教授最近也在京工院的周围晃荡。

要是让他们先自己和李暮见面,雅科夫恐怕会被气得冒烟。

……

接下来一连一周的时间,李暮都在新的研究基地里面度过。

这天上午。

他正在和黄之前等人校对着一块发动机扇叶的精度。

唐燕捷忽然从外面走了进来。

发现他。

李暮赶忙往里面躲。

毕竟说好了吃完饭回去休息半天,他可是一点儿都没耽搁,马不停蹄就跑这儿来了。

唐燕捷无奈扶额,道:

“都看到了,还躲啥呢。”

“上面来电话了,说准备安排一个记者招待会,宣传一下有哪些科学家来参加群星奖的评选。”

“那边点名要你去参加,你怎么想的”

他说完后。

李暮想都没想便道:“去呗。”

“行,那我去回电话,顺带给你请2天的假。”唐燕捷点点头,道。

闻言,李暮苦笑道:

“没必要这么久吧,一场记者招待会而已。就算加上我休息的时间,一天也绰绰有余了。”

……

就在李暮简单地嘱咐了一下后续研究需要注意的内容之后,离开研究基地的时候。

各国来参加群星奖的科学家团队,也在夏国官方的号召下,开展起学术交流活动。

场地自然也在京都各大高校内。

一开始,这些国外的专家还有些犹豫,没有立刻去参加。

毕竟参与群星奖是一回事,和夏国进行学术交流,又是另一回事。

而且就以夏国现在的科技发展水平来说,能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还真不多。

不过这种情况很快便迎来了改变。

……

京工院。

校门口停满了车辆,来自各国的专家团走过挂着“欢迎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横幅,进到学校。

人们日报、广民日报、新民报等报纸的记者站在门口,相机不时地“咔咔”响起。

钱树言带着学校的领导班子在门口接待。

看着人流如织的场面,所有人都高兴得合不拢嘴。

一边安排学生有条不紊地将人带去大礼堂,他一边对着身旁早早赶来的蒋南乡和卢平两人,道:

“多亏了你们帮忙,否则现在正值寒假,我们京工院自己想要办好还不容易呢。”

“老钱,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蒋南乡不服气道。

鉴于京都各高校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效果不佳。

所以在教育委员会研究讨论后,决定将集中力量,在一所高校举办。

钱树言哭笑不得道:

“你瞧你,急什么。我是真心感谢呐。”

听到他的话,蒋南乡的脸色这才好了许多。

这也怪不得他。

谁让钱树言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跟他们嘚瑟呢。

就在两人说话间。

一台汽车,忽然从远处缓缓地驶近。

待离得近了,有人看清车牌,当即大喊道:

“是李顾问的车,李顾问来了!”

听到这话。

校门口的所有人,立刻顺着声音传来人所指的方向看去。

原本快要走入学校的国外学者,也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望着从道路尽头开过来的汽车。

记者们更是迅速拿起手中的相机,准备拍摄下这珍贵的历史画面。

在万众期待的目光之中。

汽车终于停稳。

车门被从里面打开。

一个气质温和的青年,从车中走了出来。

钱树言快步走上前,惊喜道:

“你怎么来了!”

他这边并没有得到李暮会来的消息。

“京工院搞世界学术交流会,我怎么能不来呢。”李暮笑道。

闻言,钱树言脸上满是笑容。

就在他打算继续寒暄两句的时候。

一个金发碧眼鼻梁高挺的外国老教授突然走过来。

等不及旁边的翻译开口。

他便用英文道:

“您就是李暮顾问吧,久仰大名!”

“您好,您是”李暮同样用英文反问。

外国老教授伸出手道:

“我是沃纳冯布劳恩。”

“原来是布劳恩教授,欢迎您来到夏国。”李暮礼貌地和对方握了握手。

这个布劳恩可不简单。

出身在三德,曾经是著名的v2火箭总设计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帝连带着其所在的设计小组一起打包带走。

其最大的成就,是在担任nasa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总指挥时,主持土星5号的研发,使得人类成功达成登月的壮举。

当然,那是6年之后的事情,距离现在还早。

就在李暮和布劳恩说话的功夫。

其他国家的学者,也一窝蜂地拥了过来,用一双双蓝蓝绿绿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他。

一个四十多岁,西装革履的教授紧接着上前,道:

“您好,李暮顾问,我叫理查德费曼,很高兴见到你。”

“费曼教授,我也很高兴见到您。”李暮有些略微惊讶道。

或许是发现了他眼神中的变化,费曼道:

“您好像很惊讶看见我”

“我只是没想到您能够来这里,毕竟我们两国现在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和睦。”李暮道。

他确实有些惊讶理查德费曼的到来。

别看对方才四十多岁。

可已经是帝国家科学院的院士,按道理来说,帝应该不敢这么随便将人放过来才对。

同时也是65年那届诺奖物理奖的获得者。

“是我自己想要来的,我非常好奇夏国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展出这么强大的计算机科技。”费曼道。

说完,不但李暮回答。

他又道:

“不过看到李暮顾问后我明白了,有您这样厉害的青年学者,夏国的科技蓬勃发展,是迟早的事情。”

听到他的话。

周围其他国家的教授们,也不由得赞同地点了点头。

毕竟李暮的年纪,实在是令人惊叹。

世界上有很多年少成名的天才。

比如理查德费曼,17岁就考上麻绳理工,21岁成为普特南研究员,24岁参加全球知名的“曼哈顿”计划……

但在李暮的面前。

这样的天才,也显得黯然失色。

“我只不过是千千万万夏国普通科研工作者之间的一员罢了。”李暮笑道。

费曼闻言,目光微动。

不过就在他打算说些什么的时候。

站在旁边的其他国外教授,立刻等不及地将他挤到一旁。

天才咋了。

能站在这里的,谁年轻的时候还不是个天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