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邹新民查不了你(2/2)
齐永林点了点头,并未表态,然后看向方建勇,说道:“建勇,你来说说。”
方建勇推了推眼镜,那眼镜在灯光下反射出一道光芒。他清了清嗓子,说道:“我之前一直在供销体系,对高粱红酒并不陌生。我赞同李总和晓云书记的意见,他们说得很有道理。酒厂销售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关键在于集团的统一领导,再加上之前高梁红酒自带的销售渠道,以及良好的口碑……”
齐永林笑了笑,脸上的皱纹微微展开,看向邹新民,问道:“新民书记,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邹新民坐直身子,整了整身上的衬衫,认真地说道:“齐书记,我还是之前的观点。对于销售公司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我认同这是市委市政府成立东投集团这一正确决策的体现。但我要强调的是,必须做好纪律监督。东投集团作为国有企业,高粱红酒能做到现在的规模,必定存在一些容易滋生问题的空间。所以我建议,将纪检组织延伸到基层公司,做好对整个集团各个领域的监督。”
邹新民话没说完,罗明义听了,哼了一声,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他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打断说道:“邹新民啊,我之前做财政局长时,每天经手的资金数以万计,那时你派人来监督我,我没二话。可现在,就这么一家小小的酒水销售公司,没必要搞得这么复杂吧?这会陡然增加公司运营成本。增加人员就得发工资,这钱从哪儿出?还不是东投集团来承担。再说了,怎么监督?难道让纪检人员跟着销售人员屁股后面跑?”他一边说,一边微微摇头,对邹新民的提议表示不认同。
邹新民毫不示弱,眼神坚定地看着罗明义,说道:“罗局长,我不认同你的看法。在国有企业建立监督机构,这是上级有文件要求的,该花的钱必须花。”
罗明义敲了敲桌子,发出清脆的声响,说道:“新民同志,咱俩以前是惺惺相惜,都说距离产生美,还真是这么回事。深入接触后,我发现你这工作思路怎么这么不切实际呢?你们纪委不就是有举报才去查,没举报你们操的哪门子心,或者说你个人安得什么心啊?”
罗明义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这倒也不难理解,毕竟罗明义就是因为纪委的人才沦落至此,内心里自然是有抵触心理的。
邹新民严肃地说道:“罗局长,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工作做在前面,避免举报发生呢?我强调监督,不是要故意为难谁,而是要严管厚爱,保护我们的同志。就像李总说的,酒水公司业务量大,难免会有人打擦边球,最常见的就是吃回扣嘛,在县级层面的代理商方面,也有不小的操作空间。”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强调自己的观点。会场的火药味已经弥散开来。
罗明义不屑地笑了笑,说道:“哎呀,你这同志,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的同志。你到底是不信胡晓云书记,还是不信李正阳总经理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挑衅。
邹新民说道:“罗局长,您是老领导了,我从没说过不信任谁。我的意思是,信任不能替代监督,必要的监督还是得有。除非你能给我写个保证,说酒水公司不会有人违反纪律,那我看酒水公司就不用派纪检组织了。不然到时候出了问题,到底是怪我们纪委监管缺失,还是怪你罗局长让我们放任不管呢?”
罗明义看了邹新民一眼,心想这小子如今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以前见了自己点头哈腰,毕恭毕敬,现在和自己平起平坐后,竟变得如此强硬。他心中有些不悦,但又不好发作,只能在心里暗暗生气。
邹新民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如今他大哥张庆合是东原市人民政府市长,自己能否出成绩,关键就在这两年。来到东投集团后,他觉得齐永林、罗明义完全不把自己这个纪委书记当回事。齐永林他还可以让个三分,但是这罗明义就没什么好怕的了,毕竟面子是相互给的。
齐永林拍了拍肚子,大声说道:“好啦好啦,别吵了!纪委的事,咱们下次会上再研究。这次先总结一下酒水公司成立后取得的成绩、存在的弊端,哪些值得总结,哪些需要修正。
齐永林还是有权威的,此话一出,罗明义端起了茶杯,邹新民打开了烟盒,俩人也就不再说话。
齐永林道:首先我要强调,大家既然到了企业,就得务实。酒水公司能有这么好的业绩,和我个人有啥直接关系?非要论起来,也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红旗在平安县深耕多年,和一帮人打造了高梁红这个品牌,建立了成熟的销售渠道,公司能有现在的成绩,很大程度靠的是之前的基础嘛,承认这点事实不难。要是还拿政府那套来干企业,到时候没人给我们兜底。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不能把眼下春节这个销售旺季的特殊情况,当成以后销售的常态。冬季本就是白酒销售旺季,春节更是旺季中的旺季,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春节过后,白酒销售会断崖式下跌,经销商进了那么多酒,得慢慢卖,老百姓家里存的酒也得慢慢喝,所以要用平常心看待销售旺季。第三点,高梁红酒本身存在问题,就是没能走向高端市场。一个产品得有高中低不同系列,覆盖不同人群。虽说高梁红酒顶着省政府接待用酒的牌子,可说实话,咱们市里接待贵宾都不用它,为啥?瓶子设计、产品包装都明显不足,酒是好酒,却上不了台面,这点建勇、正阳,你们联系红旗要让他改。第四点啊,要主动和上层对接。上次我和省经贸委领导见面,已经约定在高梁红酒销售上,省经贸委会给我们提供便利。经贸委马上要组织全省白酒品类质量比赛,高梁红酒要争取拿个好名次,要学会太高自我的身价。第五点,要提前布局谋划啤酒销售。秋冬卖白酒,春夏就该卖啤酒了。临平县的啤酒厂后年才能投产,这一年,酒水公司不能闲着。我有个想法,咱们可以代理几个啤酒品牌试试水,逐步完善销售渠道,积累啤酒销售经验……”
齐永林在东投集团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他讲的话既务实又有前瞻性。众人都在本子上认真做着笔记,笔尖在纸张上沙沙作响。有的人微微点头,对他的观点表示认同;有的人若有所思,在脑海中思考着如何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大家心里也都暗暗佩服齐永林不愧是名牌大学干过市长的人。
会议结束后,胡晓云来到齐永林的办公室,罗明义一脸不爽地跟在后面。办公室里,齐永林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整齐的文件,旁边还放着一个精致的茶杯,里面冒着袅袅热气。墙上挂着巨幅同学合影,这张照片是齐永林让人故意放大的,一个同寝室的同学,偶尔出现在新闻联播的画面上,还有什么比这更能彰显自己的特殊。
一进办公室,罗明义就抱怨道:“齐书记,你看这邹新民,简直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老想着把纪检那一套搬到咱们东投集团来。”
胡晓云轻轻皱了下眉,身子微微前倾,眼神中带着几分不以为然,语气急切地附和道:“就是嘛,搞销售的,要是事事都按政策来,这销售还怎么做?你想想,不请客户吃个饭、跳跳舞,人家凭啥把咱们的高粱红酒摆在柜台上?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不使点灵活的手段,根本打不开局面。”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随意地摆弄着桌上的一支钢笔,钢笔在她指尖灵活转动,发出轻微的碰撞声。
齐永林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柔软的皮质椅背上。他目光深邃,静静地看着胡晓云和罗明义,脑海中迅速权衡着各方利弊。他心里清楚,做企业确实很难避免打些擦边球,邹新民那套过于严苛的监督理念,在实际运营中可能会缚住大家的手脚。但罗明义虽精明能干,以往也有过耍些小聪明糊弄事儿的时候;而胡晓云,和自己有着特殊关系,可工作上也不能一味偏袒。他思索着,邹新民工作热情高,这其实是把双刃剑,用好了,能规范集团内部,消除隐患;用不好,就可能破坏团队和谐,影响业务推进。这刀怎么用,还是应该握在自己手里,看来对邹新民,是应该好好利用一下了。
齐永林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缓缓开口说道:“哎呀,咱们也得设身处地为邹新民想想。他是纪委书记,肩负着监督的职责,这是市纪委赋予他的使命,我们不能让人家舍弃职责。这件事你们俩也别太在意。他是纪委书记,我是党委书记,按照组织原则,纪委书记总归要向党委书记负责吧。我就不信了,你们俩都是跟着我干的,他邹新民还能骑到我头上来?别说他是邹镜堂的本家之子,就算他是邹镜堂的亲侄子,在咱们东投集团,也得以大局为重嘛。”说着,他拿起桌上的茶杯,拧开盖子,轻轻吹了吹飘着热气的茶水,缓缓抿了一口。
胡晓云和罗明义听齐永林这么说,互相看了一眼,都沉默了下来。罗明义心里却极为不爽,他双手不自觉地攥紧,脑海中回想起自己当市财政局局长时,邹新民想见自己一面,都得提前好几天预约,态度恭敬得很。可如今这小子和自己平起平坐后,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说话做事都透着强硬,简直像变了个人似的。他在心里暗自嘀咕,这小子,还真以为有了点权力就了不起了。
胡晓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这是一间布置得温馨而不失大气的房间。墙壁上挂着一幅西方的朦朦胧胧的油画,一张宽大的办公桌摆在窗前,桌上整齐地摆放着文件和办公用品。她走到办公桌前,按下桌上的内部通话按钮,轻声说道:“李总,你过来一下。”不一会儿,李正阳敲门走了进来。
胡晓云看着走进来的李正阳,眼神亮了一下,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李正阳穿着西装,虽然款式并不奢华,但穿在他身上却显得格外精神。他身形高大魁梧,脸庞线条分明,眼神中透着一股沉稳与坚毅。经过这些年的打拼,二哥正阳却是愈发成熟稳重,这种气质让婚姻不幸的胡晓云内心深处泛起一丝涟漪,不自觉地对他多了几分好感。
胡晓云调整了下坐姿,微微侧身,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问道:“正阳啊,听说你爱人在平安县委工作?”
正阳坐的笔直,听到询问,连忙回答:“对,但是是在平安县政府。”
胡晓云笑着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其实还不如县委,但无论县委还是县政府,工资可不高,不如来咱们东投集团吧。集团马上要成立汽运公司,还缺一位管行政的副经理,让你媳妇过来,直接解决副科级待遇,工资可比在县里高多了。而且在咱们集团,发展空间也更大,说不定比你级别还高。”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晓阳和芳芳多次提醒过二哥正阳,让他对胡晓云多留个心眼,尽量保持距离。芳芳是个心思细腻的女人,她从女人的直觉出发,担心正阳被其他女同志的美貌和热情所迷惑;晓阳则是通过一些渠道,隐隐了解到胡晓云在工作上手段颇为特殊,行事风格有些复杂,觉得和她打交道得多加小心。
二哥正阳微微皱了下眉,脑海中迅速思索着合适的拒绝理由,说道:“胡书记,我媳妇在县里工作挺稳定的,而且平安县到地区交通方便,我自己有摩托车,冬天坐公共汽车,夏天骑摩托,来回跑也不辛苦。她在县里工作也习惯了,不太想变动。”二哥说得诚恳,眼神中透着谢意。
胡晓云笑了笑,她向前探了探身子,目光紧紧盯着李正阳,说道:“正阳啊,这个我也不勉强你,看你吧。你现在可是东投集团酒水销售公司的总经理,代表着集团的排面。出门在外,形象很重要。这样吧,你打个报告,我签字,咱们用办公经费买辆面包车,平时能拉货,遇到紧急情况,偶尔也能当你的专车。等明年公司盈利了,给你配辆桑塔纳,让你也享受和县委领导一样的待遇。”
正阳一听,赶紧摆手,脸上露出焦急的神色,说道:“胡书记,这可使不得。在县城里,除了乡镇一把手和几个大局,正科级干部哪有配车的?在东投集团就更不可能了。我了解过,在市里至少得是处级干部才有车,我一个正科级还在试用期的干部,哪能有车呢?这不符合规定,要是传出去,影响不好。”
胡晓云看着老实巴交的李正阳,轻轻笑了笑,笑声中带着几分调侃,说道:“李总啊,你得跟你兄弟学学。你那学弟比你小几岁,都已经是副县级副县长了,你比他大,咋还是正科级干部呢?车买来主要是运货的,不是给你当专车。到时候在车上贴几个广告字,还能给咱们公司打广告呢。咋,你还怕邹新民同志不成?他也就是按规矩办事,不会为难你的。”
李正阳神色认真,语气坚定地说道:“倒不是怕邹书记,主要是不能违反纪律啊。公司有公司的规定,我作为经理,得带头遵守。要是开了这个先例,以后其他同事也效仿,那公司的管理不就乱套了吗?”
胡晓云笑了笑,从黑色的手提包里拿出口红,那是一支鲜艳的正红色口红,她一边拧开盖子,一边对着桌上的小镜子涂抹起来,动作优雅娴熟。涂完口红,她轻轻抿了抿嘴唇,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说道:“正阳啊,你也不是外人,我就告诉你吧,邹新民,他查不了你。你呀,要想干什么都可以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