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摄政王的心头宝 > 第229章 风云涌动

第229章 风云涌动(2/2)

目录

老农直起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脸上洋溢着笑容:“成效可好啦!以前咱这地,种粮食收成不好,一家人勉强糊口。现在按照官府的法子,种了这些经济作物,收成翻了好几番,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苏瑾心中一喜,继续问道:“那这些作物好卖吗?不会担心卖不出去烂在地里吧?”

老农哈哈笑道:“姑娘这你就不懂了。官府帮忙联系了商人,还修了路,东西都能运出去卖。而且价格也不错,咱老百姓的收入可增加不少呢。”

苏瑾详细询问了一些种植细节和收入情况,并让侍从记录下来。随后,她又来到了安平县的集市。集市上热闹非凡,各种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苏瑾走进一家刺绣店,与店老板聊了起来。

店老板说道:“以前我们这刺绣,就自家做了拿到附近卖点小钱。现在好了,摄政王妃推行的新政鼓励手工业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场地和技术支持,还帮我们打开了销路。这不,我这小店都快忙不过来了,还雇了好几个绣娘呢。”

苏瑾看到店里精美的刺绣,赞不绝口,同时也了解到新政对手工业者的扶持政策确实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离开刺绣店后,苏瑾又走访了几家商铺和作坊,收集了大量新政带来积极影响的实例。

然而,就在苏瑾准备前往下一个地方时,她察觉到似乎有人在跟踪他们。苏瑾心中警觉,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她带着侍从走进一家客栈,暗中吩咐侍从留意周围动静。

不一会儿,侍从回来禀报:“小姐,确实有几个人鬼鬼祟祟,看样子像是跟踪我们的。”

苏瑾沉思片刻,说道:“看来是有人不想让我们顺利收集证据。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得想个办法甩掉他们。”

智斗跟踪者

苏瑾思索片刻后,对侍从说道:“你去准备几套普通百姓的衣服,我们从客栈后门出去,分开走。”侍从领命而去,很快便准备好了衣服。苏瑾和侍从们换上衣服,趁着夜色从客栈后门悄悄溜出。

跟踪他们的人发现苏瑾等人从后门离开,立刻追了上去。苏瑾带着一名侍从朝着集市方向走去,故意放慢脚步,装作若无其事地逛街。跟踪者以为苏瑾没有察觉,紧紧跟在后面。

当走到一个卖艺摊前时,周围围了很多人。苏瑾灵机一动,拉着侍从钻进人群。跟踪者一时没反应过来,被人群挡住了视线。苏瑾趁机和侍从从人群另一边挤了出去,然后迅速拐进一条小巷。

他们在小巷中左拐右拐,来到了一座废弃的院子前。苏瑾和侍从翻墙进入院子,躲在角落里。跟踪者追到小巷,四处寻找不见苏瑾等人的踪影,正着急时,突然听到旁边院子里传来声响。他们以为苏瑾等人躲在院子里,便翻墙而入。

就在跟踪者进入院子的瞬间,苏瑾安排的暗卫从四面八方涌出,将跟踪者团团围住。跟踪者见势不妙,想要反抗,但暗卫们武艺高强,很快便将他们制服。

苏瑾从暗处走出,看着被制服的跟踪者,冷冷地问道:“说,是谁派你们来的?”

跟踪者中一个看似领头的人恶狠狠地说道:“想让我们说,做梦!”

苏瑾微微一笑:“看来你们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她对暗卫使了个眼色,暗卫们开始对跟踪者进行搜身。果然,在领头人的身上搜到了一块刻有特殊标记的令牌。

苏瑾拿起令牌,仔细端详,发现这令牌似乎与京城中某个势力有关。她心中已有几分猜测,但还需要进一步确认。苏瑾对领头人说道:“我给你们一个机会,只要你们说出背后主谋,我可以饶你们不死。”

领头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咬咬牙,不肯开口。苏瑾见状,知道再问下去也不会有结果,便对暗卫说道:“把他们押到当地官府,让官府严加审讯。”

处理完跟踪者后,苏瑾继续她的民间寻证之旅。接下来的几天,她又去了几个新政推行的地区,收集到了更多有力的证据。看着手中厚厚的一叠记录,苏瑾心中充满了信心,她相信这些证据足以让朝堂上的反对派无话可说。

京城风云突变

就在苏瑾在民间收集证据之时,京城却风云突变。反对派们暗中联络的外地旧势力果然起兵造反,以清君侧、反对新政为名,率领大军向京城进发。消息传到京城,朝野震动,百姓人心惶惶。

皇帝紧急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朝堂之上,一片混乱。有人主张与叛军议和,答应他们的条件,以换取京城的和平;有人则主张出兵镇压,但又担心兵力不足,反而激怒叛军。

摄政王站出来,大声说道:“陛下,叛军乃是乌合之众,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实则为了一己私利。若此时议和,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改革大业也将毁于一旦。臣愿亲自率军出征,平定叛乱。”

然而,礼部侍郎李大人却反对道:“摄政王,叛军来势汹汹,且打着正义旗号,此时出兵,恐会让天下人误解朝廷。不如先派人去谈判,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

户部尚书王大人也附和道:“是啊,摄政王。战争一起,生灵涂炭,京城百姓也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还是谨慎为好。”

摄政王心中明白,这些人表面上是为了京城百姓着想,实则是想拖延时间,等待叛军进一步施压,好逼迫朝廷废除新政。他看着皇帝,坚定地说道:“陛下,臣意已决。若不尽快出兵,等叛军兵临城下,一切都晚了。”

皇帝看着摄政王,心中犹豫不决。一方面,他担心京城安危,不想轻易开战;另一方面,他也知道改革不能半途而废。就在皇帝举棋不定时,一名侍卫匆匆跑进朝堂,跪地禀报:“陛下,摄政王妃派人快马加鞭送来一封急信。”

皇帝连忙接过信,打开一看,信中详细描述了苏瑾在民间收集到的新政给百姓带来的诸多好处,同时也提到了京城可能有势力暗中勾结叛军。皇帝看完信后,心中豁然开朗。他将信递给大臣们传阅,说道:“诸位爱卿,摄政王妃在民间收集到了有力证据,证明新政并非如叛军所言。我们不能被叛军的借口蒙蔽。”

大臣们传阅完信后,不少人脸色变得十分难看。摄政王趁机说道:“陛下,此时出兵,名正言顺。我们是为了保护大梁国的百姓,为了改革大业。请陛下下令吧。”

皇帝终于下定决心,说道:“好,摄政王听令,朕命你率领京城精锐,出征平叛。务必尽快平定叛乱,保我大梁国太平。”

摄政王领命,迅速离开朝堂,准备出征事宜。而此时,远在外地的苏瑾也得知了京城的变故,她心急如焚,决定立刻返回京城,与摄政王并肩作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