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5章 平地野战,何惧张诚!(1/2)
肃亲王豪格被黄台吉训斥后,就如同蔫了的茄子似的,坐在自己的座椅上耷拉个头,虽然看上去很听话的样子,但大家几乎都能看出来他心里其实并不服气。
黄台吉也懒得多搭理他,又咳嗽了几声后,对众王爷贝勒大臣们问道:“你们……都是啥想法,今儿都讲出来,免得日后私底下牢骚满地的。”
见大家你望望我,我瞧瞧你,一时竟冷了场。
黄台吉眉头一皱,问道:“阿巴泰,你说。”
…………
阿巴泰贵为老奴努尔哈赤的第七个儿子,但因为他乃是不受宠的侧妃所出,因此虽然是当今汗王黄台吉的七哥,却也只是受封了个多罗饶余贝勒而已。
这还主要得益于其年岁上面的优势……
阿巴泰比黄台吉还要年长三岁,因此他能够较早地上战场去杀敌立功。
而且他还是唯一一位由努尔哈赤侧妃所生下来的儿子,本身地位虽然低于四位大妃所生的八个嫡子,但却也远高于其他庶妃所生的那七个庶子。
因此,在黄台吉建元“崇德”的时候,同时也确定了宗室子弟的世爵,如幼弟多尔衮、多铎二人是亲王,甚至子侄辈的豪格、岳讬都晋封为亲王,就连比他小了十六岁的阿济格也晋封为郡王。
可阿巴泰却只封了一个贝勒的爵位,虽然在贝勒爵位的前面又加上了“饶余”的美号,称作“多罗饶余贝勒”,与亲王爵相比整整低了两级,就连比起阿济格这个莽夫的郡王爵,那也差了一级呢啊!
其实,这样的成就对于阿巴泰而言,已经是十分不容易的了。
毕竟,他那八个嫡出的兄弟都太能干了,对于阿巴泰而言,能够在崇德元年时被封为贝勒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了,他那七个庶出的兄弟还不如他呢,他们不仅战场建功的机会更少,所以获封的也大多为辅国公、镇国公、镇国将军等更低级爵位。
阿巴泰自二十三岁起就开始上战场了,三十余年来历经天命、天聪、崇德三朝,他参加了一系列对大明的征战,如锦州之战、己巳之变、大凌河之战、山海关之役、宣府之役、丙子之变、戊寅之变、松锦之战等等都有他的身影,杀敌立功确实不少……
按理说就算阿巴泰不是嫡出,但封一个郡王爵位还是可以的。
可这个阿巴泰还有两个小毛病,那就是“宠妻”和“护女”,在黄台吉继承大汗之位以来,他因忤逆和顶撞黄台吉而受罚不下于十次之多。
好在阿巴泰虽然屡屡犯错,但大多都是小过,且以其非嫡出的身份,又不会对黄台吉的地位造成任何威胁,所以黄台吉对这位七哥的处罚不是罚些银子,就是罚一些财物,从来没有真正动怒而将其降爵或者削爵。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阿巴泰也确实不是庸才,而是一位合格的将领!
…………
原本不太会说奉承话的阿巴泰,愣愣地看了看高高在上的黄台吉,过了一小会儿,才站起来躬身下拜道:“皇上,臣觉得还是绕道蒙古打南国京城,会好一些。”
黄台吉面上神情和善地接着问他:“七哥,崇德三年时,你就作为副帅随多尔衮才攻伐南国京畿,如今才过去短短四年,还可掳取多少丁口财货呢?”
阿巴泰低头想了想,就回道:“皇上,前次伐明,虽说也打到了山东地界,可一来入南国时日太久,勤王军云集,咱虽不怕他,可克勤郡王身染重疾,这才仓促回军,还有好些地方没打下来呢。”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就连畿南那边,也有好些县城没打开,还有许多的民屯堡寨,里面也多丁口钱粮财帛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