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假死后大佬们抢着当我未亡人 > 第22章 第 22 章

第22章 第 22 章(1/2)

目录

22

阁楼一片寂静,外边细雨纷飞,无人知道这里有这么一小处发红微烫&30340;天地。

眼前&30340;一切对相里飞卢来说都是陌生&30340;,容仪&30340;眼角发红,乌黑发丝散乱地落在肩上,那双纯然漂亮&30340;眼睛里是如同潮水一般涨满&30340;欢愉和依恋,那眼底映着&30340;他&30340;影子,也让他自己感到陌生起来。

这种迷乱、放纵,远超出他&30340;意料之外,却又无法挣脱。

床褥是层叠&30340;柔软,静谧无声。容仪轻轻闷哼出声,而他压着自己&30340;呼吸,直到胸口隐痛。

他刚刚给容仪灌输真气,明行&30340;反噬让他胸中压了一口血,淡淡&30340;甜腥味在喉咙里弥散。

即便现在一片漆黑,他也知道自己气血逆流,倒行上涌。

那手上&30340;伤痕仍然在一滴一滴地渗血,或许正是这样&30340;失血,加之经年累月绷紧&30340;疲倦,他感到微微&30340;晕眩。

这种晕眩中,仿佛有他童年时&30340;钟声响起,是相里鸿还未离开国都之前,佛塔&30340;钟声。

人们在佛塔修建了一座镇魔钟,钟声沉沉,一经敲动,便能在王城上方久久不散,每逢入夜,钟声便会敲响,一旦声音有所减弱,佛塔&30340;人便会再次敲动,如同一个固执&30340;守夜者,要叫醒一个摇摇欲坠、沉睡&30340;人。为了驱逐妖邪,所有百姓忍受了长达十多年&30340;、夜晚&30340;钟声。

这种钟声是他十五岁时停&30340;。

那一年,相里鸿将青月剑交给他,他华服高冠,一个人抱着青月剑,在万民跪拜中,从长街走向国师台。

他还不是很高,青月剑长而沉重,从那一刻起,他就是那样紧紧地握着它&30340;,从未放开过。

国师台上,姜国皇帝俯身屈膝,国师台&30340;玄铁大门在相里飞卢身前缓缓打开,绽出沉重&30340;回音。

相里飞卢踏上台阶,也在此刻,他背后&30340;佛塔&30340;镇魔钟轰然落地,钟声震耳欲聋,回旋绕梁,久久不散。

在那钟声中,长街两头渐渐起了议论声:“那就是佛子!才十五岁,从今以后相里大人卸任,他就是我们&30340;国师了!”

“相里大人呢?相里大人要去哪儿?他不再当国师了么?佛子虽是佛法化生,但他毕竟只有十五岁……”

“为何落钟?”无尽&30340;人都往回看去,往佛塔&30340;方向看去,议论声越来越大,如同滚水,将要沸腾起来,“为何落钟?”

“镇魔钟落了,以后我们怎么办啊?”

这声音里带着无限迷茫和惊惧。

相里鸿站在佛塔高处,坦然、凝定地在众人惊疑&30340;视线中站定,朗声笑道:“从今以后,镇魔钟封禁,王城人可以安睡了。”

相里飞卢仍在往前奏折,没有停下来,没有回头。但他感应到了这种注视。

在国师台上,相里飞卢抽出青月剑,长剑铮然入地,淡金色&30340;守护法印瞬间自剑身扩散,那种温暖浸润&30340;力量如同带着风,像烈烈长风吹过茂盛&30340;草原,草叶如同水中涟漪,倾倒摇晃,结界瞬间扩散到整个王城!

青月剑暗青色&30340;剑身上,也泛起了淡金色&30340;光华。他站在风中,脊背挺直,如同一株劲松。

所有人寂静一瞬间之后,爆发出热烈&30340;欢呼。

百姓奔走相告,那一天街市热烈喧闹,所有人哭着笑着在夜晚提灯出行,放肆游乐,灯火照亮了整个阴暗&30340;天幕。

每一个人都意识到了,只要姜国人有一天能抬头往上佛塔,看见相里飞卢提剑守在那儿,他们就有一天完全安全、平和&30340;日子可过。

姜国各地层层挑选&30340;僧人来到佛塔前,由相里鸿引领剃度、受戒。

他说:“师父,我未曾剃度、受戒。如今我已成国师,仍未在佛前过教,我愿过教。”

“过教只是形式,你生来就是佛门人,这种形式有什么要紧?”相里鸿注视着他,“受戒,有所求,有所欲,妨碍功法,方才成为戒律。佛子没什么需要戒除&30340;。香灰受戒&30340;痛,你不必受,不必承诺给佛这种代价。”

香灰灼烧&30340;痛他不必再受,那么他用什么来承诺,从此为姜国戒除其他一切?

没有人知道他给出了什么样&30340;答案,只有每个王城&30340;人日复一日地抬头往佛塔上看,清隽瘦削&30340;少年一天一地长大,从少年长成为青年,从尚且需要佯装轻松地抱着剑,到单手就能将青月剑提起。

从孔雀大明王降临,到孔雀大明王离去,从强盛壮大,到隐隐衰退。

他不飞升,至今仍在那里。

那记忆里&30340;钟声已经离他很遥远了,他却在此时此刻,依稀仿佛听见了那种声音,如同提醒着一个即将陷入睡梦&30340;守夜人,提醒着他未到松懈&30340;时刻,更没有到可以放松神志,沉沦与此&30340;时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