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 文学圈里的鄙视链(2/2)
“夏红军,我听诗刊的邵祥说你竟然写了一部?”
“对,名字叫山楂树之恋,是反映知青的故事。”夏红军知道邵祥估计信中或者电话里说了自己的情况,他也就不隐瞒:“和当代学社签署了出版合同,估计今年三月份就可以发书。等书出版了,我一定买一本书寄给您。”
“好小子!我以为你一天不学习在练习写诗,没想到竟然还偷偷摸摸写!”孔清泉笑骂道,但脸上掩饰不住一种骄傲,毕竟是自己的学生啊。
夏红军嘿嘿笑了两声,拿起酒瓶给孔清泉酒杯斟满了酒。
“夏红军,写固然好,但是可别忘了写诗啊,诗是学殿堂的王冠!”孔清泉叮咛道。
这尼玛的,写作圈也存在是鄙视链啊。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从古到今,一直到夏红军还没来到这个年代以前也是如此。
写诗的看不起写的。
因为诗是最美的字,能用最简洁的字写出最壮观的风景、最感人的爱情、最留白的青春、最深邃的哲理
诗是对日常生活的升华,不过是拿日常生活素材来演绎罢了,顶了天是力求“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什么东东都不晓得。
也就是说,诗和远方,怎么看得上“眼前的苟且”呢?
俗,俗不可耐!总之,诗人认为自己才是最纯粹的人。
然而,写的也看不起写诗的。
写诗稿费按行计,稿费按字计。除非你不爱钱,否则看看谁厉害。自以为高深,其实看得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而写诗的和写的共同看不起的,是写散的。
散者,本来要形散神不散,如今标准降低了,属于养老体。
也就是说,年纪大了,写点回忆录,发发感慨什么的,形似豆腐块,给报纸补补白。
不信你搜。“散”词条如下:现代散是指除、诗歌、戏剧等学体裁之外的其他学作品。
也就是说,分类都没法分,差不多得了。
写纯学的看不起写类型学的。在他们心目中,只有纯学才是学。
类型学嘛,用两个字概括:呵呵。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仲马在法国坛并未享有最崇高的地位,而只是“通俗之王”。
反之亦然,写类型学的看不起写纯学的。
断尽三千青丝,好不容易写本书,还得自掏腰包出版,印出来也没几个人看。你才是:呵呵。
纯学作家,和类型学作家,统称为传统学作家。他们共同的下游是写网络学的。因为他们觉得其不入流,属口水专家。
反过来,写网络学的,也看不起写传统学的。
都什么年代了,还视网络为洪水猛兽,无非是自己跟不上时代的大脚丫子了、无法掌控话语权了而已。
无论是受众数量还是变现能力,咱完胜啊。
至于学价值,世界如此浮躁,咱再议再议哈。
哈
夏红军赶忙说道:“老师我可没忘记,前不久才向诗刊投了两首诗呢。”
“结果只被刊登了一首吧?”孔清泉一脸戏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