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 抵京(2/2)
吕公著闻言忍不住道:“君实所言,或是熙宁时所有,但章建公革免役法之弊后,早已是官民称便,大兴天下数载,不仅国库充实,民亦不累。”
司马光道:“自我上疏广开言路以来,不少官民言免役法之害,岂可言官民称便……”
吕公著与司马光在都堂里为免役法之事争论不休,左右堂吏连忙退避。
一旁之前被蔡确逐出京去,这一次回朝任给事中的范纯仁本要到都堂奏事,正好听了司马光与吕公著争论数句,也是摇头道:“免役法之前确稍有害民,但经过章建公改之,已是大大利国利民。”
“司马君实如此固执,岂不又是一个王介甫。”
说完范纯仁便走了,立即就有人将范纯仁的话报给他人。
而蔡确,章惇抵达都堂时,便听得有人禀告。
章惇摇头道:“司马光任过几日地方官,如此不通下情。”
蔡确一脸淡然道:“怎奈太后只信他一人。”
章惇道:“日后国家大乱,必怪此君子!”
蔡确不言语,一切且由着他去的模样。
自司马光上疏要废除免役法和保甲法后,几乎所有人都在反对他,连旧党心腹和门生也是如此意见。
但司马光就是一意孤行。
正言语间,有人报道:“启禀左揆,章建公还京!”
……
章越舟抵汴梁时,正值暑气蒸腾,连空气都似被烈日熬成了金箔。
通津门外金明池碧波如翡,画舫上歌姬的软语琴乐裹着蝉鸣涌进船舱。
章越推开半卷竹帘,看向码头,却见章直,苏颂以及韩忠彦、蔡京、曾布、蔡卞、王仲修等大大小小的数十名官员皆在码头上迎候。
码头上还有数百禁军持戈槊雄伟而立。
“恭迎建国公还朝!”
码头上百余支朱漆画戟同时顿地,百官参拜。
圣旨上说是不许铺张迎送,但谁又将这话放在心上。
章越登岸,章直对章越:“太后已命太常寺备下接风仪仗。”
章越目光掠过远处隐约的宣德楼鸱吻:“且慢,官家龙体如何”
章直压低声音:“前日能进半盏参汤。”
突闻马蹄声忽如疾雨。一名官员从西华门疾驰而来。
正是中书舍人曾肇。他翻身下马时向章越奏报道:“太后口谕,建公舟车劳顿,准予免朝三日。”
章越心道什么免朝三日,实是不愿自己立即入朝陛见。
这些不过是场面话罢了。
章越点点头,又见码头旁聚了黑压压一群人,却为官兵所拦。
章越以手指道:“是为何事”
章直道:“是太学生。”
章越话音刚落,就见得人群一阵推搡。章越目视蔡京,韩忠彦等人,对方都撇过头去。
却见数百太学生蜂拥而出。为首之人高擎策卷双手奉上,不顾码头上的禁军横槊阻拦。
章越袖袍一挥道:“且让他们过来!”
“是。”
左右禁军排开道路,但见数百名太学生齐至码头前拜下,眼看青衿如浪。
“学生等恭迎建国公还朝!”
章越一身布衣芒鞋,走到众太学生们面前,一旁蔡京,蔡卞,韩忠彦等人若有所思,各自看向远处。
章越目光扫过远处茶肆垂帘后闪动的皂靴——那必是皇城司逻卒。
为首士子乃太学正周邦彦,之前因上《汴都赋》而被官家赏识。
周邦彦道:“建公,免役钱行,老农不鬻子;茶引通商,寒女得添衣。若尽废熙丰之法,譬如决汝汉之堤!”
“我等请建公回朝主持国事!”
众太学生们一并拜下道:“还请建公答允,否则我等长拜不起!”
一旁章直道:“放肆!尔等要挟制宰辅么””
章越却抬掌止住侄儿,再往皇城司逻卒处看一眼,隐隐约约看到帘后似有书吏抄录,不知是记载对话,还是清点人名。
章越温言道:“后生可畏!然治国非逞口舌之快,诸君若有真知灼见,可往银台司投实封状。”
“我已不是宰相,此事全听太后之命!”
说完章越目光扫向一旁蔡京,蔡卞,韩忠彦数人道:“诸位以为,道不同亦可相谋否”
众人不知章越所言何意。
但见章越袖袍一挥大步离去,众太学生们欲拦却被禁军齐齐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