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寒门宰相 > 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考成

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考成(1/2)

目录

听章越之言,六尚书们各自寻思着。

改制之后,朝廷权力重新分配。对于每个官员而言,最心心念念,最真真切切关心的头等大事就是官序升迁。

准确地形容,坐着这个山头,眺望着那个山头。

若是自己没动,别人坐到了前面山头上,心底会生出一等莫名的滋味来。

这一次六部尚书,章越一系一口气拿了三个部,堂上堂下众官员们焉能没有想法。

但官位升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一个是你要懂得拜山头,另一个是你要从朝廷每次动向中,寻觅得良机。

这么多年以来。

章越说得话能算数。章越之前给你的许诺,或者说给我事先给画的大饼事后能够兑现。

如果一次又一次泡汤,你。

满朝堂上下都知道,人家章越就是神笔马良,你画出的饼那就是真饼的。

绝不打空头支票。

章越提出两个问题,一个是改制是改制,但目前似没有没有提升行政效率,还有一个是辽国破雁门关之事。

这两个事,章越放在了一处谈论。

一旁韩忠彦道:“丞相,兵部与枢密院同掌兵事,何必杂取唐及国朝旧制而设之!不如废枢密院,权归兵部好了。”

“否则辽国一来,如何能拒?”

章越看了韩忠彦一眼,吕公著前些日子代表枢密院反对继续对党项用兵。

这引起了对方不满,立即就有敲打的意思。

其实改制之前官员们也曾向官家建议废除枢密院过,不过官家直接道,祖宗设枢密院,就是不欲宰相主兵事。

说话时,两位宰相章越,王珪在旁听了一声不吭。

所以还是按照旧制,军事上大事三省长官和枢密院一起商量取旨,小事还是枢密院来办。

兵部只管乡兵编练,厢军名籍,刺探军情之事。因为设六部尚书后,韩忠彦官虽高,但权却小了,兵部尚书算是六部尚书最没存在感的一个。

韩忠彦说完几个官员纷纷表态支持章越要将枢密院并入兵部的意思,大有‘旅长你配个骑兵师也不过份’之势。

不过章越也明白,效率和制衡本就是相互矛盾的。

见章越不表态,韩忠彦道:“若不行,大事归枢院,小事归兵部也可。”

章越道:“今日唤尔等你来不是议这些的,还有别谋否?”

韩忠彦现在就是插科打诨的存在,在这样议事中,就是一人搭台,数人唱戏,这样才使得真正目的不显得那么突出和显眼。

一旁王安礼道:“丞相,下官有一愚见。”

“当年齐桓公见郭氏之废墟,曾言何以至此。旁人答道,乃喜好好人,厌恶坏人(善善,恶恶)所至。”

“齐桓公问道,这不是立身之本吗?为何如此?”

“对方答道,正因为如此,所以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喜欢好人不能提拔他,讨厌坏人不能铲除他),最后导致好人坏人都讨厌他,所以最后郭氏灭亡了。”

“如今朝堂改制已是半年,恢复了三省六部之制,似审官东院和审官西院,流内铨,三班院都并为今吏部。三司,司农寺,原户部并为今户部。”

“各部尚书侍郎掌部事,侍中员外郎掌司事,此外还有九寺五监,但为何办事仍是迟缓?在于赏罚之道不够,善善能不能赏,恶恶而不能罚。”

章越说完,一旁吏部尚书李清臣道:“丞相,赏罚之事当然好,但改制初定,不易再有大所更张之举!”

“现在人心思定,只办一代事,眼前能西令党项束手,北拒契丹一时便足矣了。”

作为吏部尚书李清臣毫无疑问是六部尚书之首,话语权极重。

李清臣话语方落,黄履即道:“丞相,陛下嘉成周以事建官,以爵制俸,大小详要,莫不有叙,分职率属,而完事条例,监于二代,为备且隆。”

“可改制之后,各官府仍是相互推诿,搪塞了事,岂副陛下董正之意?”

陈睦亦道:“丞相,如今天下之务总于三省,散隶于六部,故而是循名责实了,可是大体虽善,但措置法度未能齐备。”

“半年来,省官之诏到地方成一纸空文,百司申陈,到了各部各曹各寺各监,不是虚烦文字以应付,就是淹留岁月,没了下文了。”

“如此官吏猥众,糜耗俸禄,实在有体而无用。”

章越闻言喝了口茶,捋一捋思绪。

改制半年来,大大小小衙门都换了个官名了,好似焕然一新了,但办事流程还是那个鸟样。

中枢和地方相互应付了事,彼此要对方干的实事都成了纸面文字的游戏,上面敷衍

所以章越大怒之下,才要搞个以‘义’治国,必须对现有官员进行改组,换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