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9章 变化(1/2)
1988年的9月下旬的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到达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社会的繁荣空前。
这不仅仅体现在股市和楼市再创历史新高,身处其中的人们纸醉金迷,在物质的狂欢中追求极致的奢华,拼命的挣钱和拼命的花钱,
也体现在了东京巨蛋开幕,并且成功举办了泰森的拳赛。
还有青函隧道和长濑大桥这两个投资巨大,耗时数年的基建项目也终于得以建成开通。
可以说,现在整个日本无论是人们的信心还是荷包都是鼓鼓的,全都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
所以尽管宁卫民离开日本东京只有不到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但当他回来的时候,还是会为了日本社会方方面面的诸多新变化,而感到惊奇和新鲜。
首先,就是消费环境方面。
是的,这个时代日本社会已经达成的共识是——刹那主义。
说白了,就是及时行乐的意思。
为了赚钱,日本各个行业的商家也是丧心病狂,不断的鼓励这种享乐主义。
不管国内国外的任何节日都死命地往情人节上靠,除此之外,还推出各种会员日、纪念日等等各种活动吸引年轻人消费。
在商家的忽悠下,在每一个节日或者什么纪念日,情侣们都要互送礼物,且为了攀比,劳力士、LV等奢饰品也屡见不鲜。
通常日本未婚朋友之间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男(女)朋友送了你什么礼物?”
于是不仅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都被洗脑成功,坚定不移的成为了“消费狂热”的爱好者,现在就连还在上学的少男少女也深受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变成了沉溺在物欲中的商家猎物。
如今的日本东京,公司职员都开始以日产西玛为代步工具了。
这款车以其足以能和奔驰、宝马这些车媲美的豪华配置和强劲性能,迅速赢得了日本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当时日本市场上的热门车型。
而学校中的少年男女们,无论是通过从家长手里拿到的零花钱,还是通过自己打工和援助交际换来的金钱,买古琦、香奈儿和LV的产品,也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但这仍然不是日本社会消费潜力的全部。
因为就连到了这个时期,甚至就连一向奉行勤俭的日本中老年人也成了国外消费的主力军。
当宁卫民回到日本的时候,一个新词成了日本报纸上经常会看到的字眼——欧巴桑大队。
这个词是指,一到假期,一堆烫着卷发,穿着人字拖的大妈坐着飞机出国到处疯抢名包香水。
她们会旁若无人插队喧哗,无视禁烟标识,随意触摸博物馆藏品。
为此,梵蒂冈已经出台了专门针对日本人静肃令。
比利时和意大利的人文景区则开始限制日本人进入。
美国的时代广场开始有了日语标识,禁止日本人大声喧哗,乱扔垃圾。
《每日邮报》甚至对这种现象专门发文讥讽,标题就是《素质低下的日本游客》
于是随着“欧巴桑大队”名声迅速享誉海外,日本的外务省和日本媒体都坐不住了。
外务省为了挽救日本的民族声誉,不但让媒体发文呼吁,甚至专门为出国旅游的这些大妈,把文明行为提示在飞机上放的地步。
但是很可惜,效果不大。
宁卫民从大和观光收到的信息反馈就是,对这些欧巴桑,旅行社是既渴望又头疼。
这个群体到了外国,是真的愿意爆买,消费力超强。
但是她们惹来的麻烦也是真多,旅游团几乎处处遭受白眼,需要花费大力气去替她们各种擦屁股。
而得知这些情况后,考虑到最近自己拉杆旅行箱的销量也因为这些欧巴桑的购买激增,宁卫民也有点迷茫了。
他不知道自己代理的三个品牌旅游拉杆箱,会不会因为这些欧巴桑的购买,在商誉上带来负面影响。
其次,购买力变强不但让日本的老百姓爱上了消费,日本的企业更是钱多到没地儿花的地步。
所以日本企业在他们已经掀起的全球购买热潮进一步加剧了爆买的行为。
可以说日本企业的投资标的,目前已经不再局限于关岛和夏威夷的旅游地产了。
日本各大财团开始真正的走出亚洲,大量的在国外购买不动产和企业。
况且当时距离二战结束并不算太过遥远,很多的日本政商界的高层都经历过二战,了解当时日本的惨状,他们无不对对美国带有复仇的意识,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也给了他们一些胆量。
像时任日本首相的竹下登就在公开场合自豪的宣称,日本已经实现牛肉和橙子的自由了。
同时还嘲讽驻日美军,说日本物价太高,驻日美军没法上街,只能在船上互相传染艾滋病。
这分明就是嘲讽美军的军饷连找……都付不起钱啊。
这对一向对美国爸爸卑躬屈膝的日本来说,简直是已经暴露要造反的迹象了。
于是乎,美国也就成了日本砸钱的第一标的。
此时最具代表性的消息,就是丰田直接投资二百二十亿美元在美国开工厂。
索尼公司也与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开始进行秘密接触,准备进军电影制作。
而且除此之外,日本人还在海外批量购买了数量可观的古董和画作等收藏品。
在日本人购买的大量物品中,要说最有名气,最引人瞩目的,当然就是咱们前面已经反复说过的那幅梵高名作《花瓶和十五朵向日葵》了。
这幅画其实是1987年,日本安田公司的会长后藤泰男花了五十九亿日元的天价在伦敦拍卖会上拍下的。
价合两千二百五十万英镑,或是三千九百七十万美元。
据说当时后藤泰男在现场举牌拍下这幅画的时候,仅仅四分钟,就将价格从底价十亿拍到了五十九亿的天价,传下了全世界油画价格之最。
由此足以看出安田公司的财力和气魄了。
可是这毕竟是发生在去年的事儿了,为什么到了1988年的今天,还要一说再说这幅画呢?
因为这幅画拍下来之后,对于日本国内的影响堪称巨大,正是这幅画,引起了日本全国的“向日葵热”。
要知道,安田保险公司购入此画送回日本后,并没有藏起来,而是在日本各地展出,给全国的民众观看。
这样一来,这家伙不但通过这种方式,成功的激发了日本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把自己的安田保险打造成了一个财大气粗的样板,让日本民众对安田保险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和信任感。
更是直接促进了安田公司的保险业务增长,这才是后藤泰男的本来目的。
那不用说,看到买入名画还能带来如此巨大的声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