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邀约(2/2)
于是,约莫三盏茶的工夫过后,两个连点头交都算不上的陌生男女并肩行走在皇城的杨柳湖畔。
这让尹阡陌不由得回忆起昨日的情景,随后禁不住暗自失笑:怎么男子都喜欢挑这条道儿走?
而她所不清楚的是,严良之所以会选择这条僻静的小路,是有着某些特别的考量的。
“抱歉。”两相沉默之下,他冷不丁道出一句致歉的话语,叫闻声凝眸于他的女子难免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严公子何出此言?”他做了什么对不住她的事?
“适才在府上的时候,在下不是故意要提及过去的。”严良径自说明了道歉的缘由,同时放慢了脚下的步子,“只是一心想着能邀姑娘出府一叙,这才自作聪明地使了激将法。”他渐渐停住脚步,目不转睛地看着貌美如花的女子,双唇忽而一扬,“虽说尹姑娘最终是赏了光,但在下并未想到,尹姑娘的心境,竟是如此平和。”他顿了顿,似是不好意思地垂下眼帘,“在下……深觉汗颜。”
听罢男子的一席话,女子算是明白怎么回事了。
她随即扬唇嫣然一笑,接话道:“严公子过虑了。不论是七年前的事,还是今天的事,阡陌都未尝放在心上。”
语毕,她抬头望了望无边无际的苍穹,旋复回神,与男子四目相接。
“尹姑娘心性豁达,严良自愧不如。”严良低眉认真地向她作了个揖,而后又抬起头来,定定地同她对视,“当初大哥没能求娶到姑娘,实在是他福薄。”
“公子过誉了,阡陌不敢当。”
其实,她当时也不过是情窦初开,误将对严家长子——严朔的兄妹之情当作了男女之爱,这才思忖着嫁入严府,让本就交好的尹、严两家亲上加亲。
后来想想,那时对待严朔的感情,真真是远不如之后的那一段情意来得浓烈啊……
“对了,”忆及四年前的点点滴滴,尹阡陌没来由地流露出少许笑意,“严哥……大公子他……近来可好?”
留意到女子言谈中途的停顿,严良倏尔哑然失笑。
“我记得,尹姑娘以前都是唤大哥作‘严哥哥’的。”他轻笑着打量起女子的脸色,嘴上直截了当地揭穿了其昙花一现的顾虑。
“呵……”被点破的女子倒也不觉羞恼,她不自觉地垂了垂眼帘,唇边却是洋溢着会心的笑意。
能够在提及往事之时露出这样的笑容,想来是当真毫不介怀于心了吧。
严良微弯着眉角,凝视着笑靥如花的女子。
“家兄过得很好,三年前,他娶了大嫂
,这会儿,膝下都有一儿一女了。”
尹阡陌闻讯略觉吃惊——她只听说严朔已然成家,却不知他都儿女绕膝了。
但不管怎样,听了这个消息,她真的是打心眼儿里为他感到高兴。
“如此便好。”她抬眸言笑晏晏,对上了男子温和的目光,“严公子若是记得,回到国公府后,就代我向大公子和嫂夫人转达问候吧。”
这个女子,倒是磊落得很。
听罢尹阡陌的嘱托,严良不由细细端量起她的容貌来。
确实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倾人国又真性情的女子,居然会有着皇城百姓口口相传的“克夫之命”。
又或许……
严良不动声色地掐断了思绪,面上仍是笑得温润如玉。
“恕在下冒昧,”毫无预兆地,并未按照常理点头应下的男子话锋一转,“可否……同尹姑娘交个朋友?”
不期而至的请求,让尹阡陌难免愣神。
所幸她及时缓过劲来,巧笑曰:“国公大人与家父本就是故交,阡陌承蒙公子不弃,自是荣幸之至。”
天权国素来民风不拘,哪怕是未出阁的姑娘家,只要合乎礼节不逾矩,皆可与志同道合的男子结为挚友。
更何况,她尹阡陌从来不拘泥于什么男女授受不亲,倘若彼此双方均心无杂念、恪守天道,自然是行得端做得正——不怕旁人蜚短流长。
虽说严良的身份有些特殊,但既然自己早就不在乎同严朔的那段过往,那她又何必做出欲盖弥彰的傻事?
是以,对方主动示好,多一友人又有何妨?
如此一思,她似乎也找不到谢绝的理由了。
“尹姑娘言重了,能交上姑娘这样至情至性的朋友,才是严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男子用一本正经的语气说出这听起来似认真又似玩笑的话语,逗得女子不禁抿唇一笑。
殊不知他们相视而笑的一幕,落在另一些人的眼中,却成就了截然不同的心思。
作者有话要说:阳光明媚的天气就该出去散步晒太阳啊——而不是被关在某个地方当苦力→→
话说掉了一枚收藏的时候我该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