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五十章:《三国同唱》(2/2)
闭上眼、巧思考,对立界限渐渐无。
敞开心、爱包容,接纳一切不相同;
捧出心、常奉献,要为天下造幸福。
所有的国家,
宗教的信徒——
化解矛盾,
和谐和睦。
政党的成员,
多彩的民族——
放下偏见,
长养万物。
自然,万物。
”
掌声如惊雷,仿佛能把天上的星星震落。“芃芃,你不会走路,能作出这样充满变化的曲子,有那么深刻的思想,太优秀了。”汤姆佩服地说。“汤姆,中国人都很优秀的。”李芃心微笑着说。
“我唱一首《扬基歌》。英国人原本用这歌嘲笑我们,后来我们唱着这首歌反抗他们。相信中国人也能成功地反抗日本人。”汤姆说。他的歌声带劲嘹亮,又高又醇厚,含有幽默与美式经典的感觉。“唱得挺好听嘛。”赛罕图雅说。
“汤姆,你说过你在为黑人争取权利。关于这个事业,我发表一点看法。解决种族问题,需要白人更主动。美国已经废除黑奴制,但对少数族裔的歧视与排挤依然存在。阳动而阴随,白人友好对待黑人,黑人会随之友好对待白人。但黑人也不应以反种族歧视的名义太过挑剔。”李芃心说,“当然,我是中国人,很多东西无法了解。惟愿中国的智慧能解决世界的问题。我也想创造一个更好的美国。”“你的话很中立。你的思维方式总是带有东方人的特点。”汤姆说。
李芃心想起一些有意思的话语,说:“谢廖沙,你再给我们讲讲喀秋莎的故事吧。”谢廖沙听到心上人的名字,喜悦之情荡漾在心头,嘴角不自觉上扬,眼神满含深情。他绘声绘色地讲起喀秋莎的故事,李丹心把他讲的翻译给战士们;李芃心听完姐姐的中国话,再用英语译给汤姆。汤姆听了,很想妮可,抬头望月,月亮跟
地球那头的月亮一样。
“每当我想念喀秋莎的时候,就会唱这首歌。”谢廖沙说。他唱起《喀秋莎》,底气充足,雄健有力而不失柔情,将一个男人的爱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发音很有俄罗斯风味。
谢廖沙拉手风琴。琴声把欢庆的气氛推向顶点。年幼的刘抗战乖乖听着、静静看着,默默感受这个世界的广大、丰富与多彩。天涯海角不遥远,世界和平在心间。人类万载多壮举,大同乐园就快现。
这个场面李芃心特别喜欢。她很盼人们欢聚一堂,亲如骨肉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