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古剑]储宫琼华 > 第2章 第二回

第2章 第二回(2/2)

目录

“将能用的拣来重染,卖予突厥,此困可解。”李建成一顿,皱起眉头,“突厥蛮族常劫掠中原,与我朝必有一战,不必顾忌。”

这一批陈旧丝绸从突厥换来了大量的良驹牛羊,以耕牛从富商农处换得粮食,亦可促耕种,以羊为酬雇佣民夫,驱马驮运粮草至洛阳,便将战马也一同送去了。

唐军粮草军需源源不绝,吃用不愁,功卓者立赏,士气高涨,将士用命。而洛阳城内,已如地狱。树皮都已剥了三层,百姓只能以浮土作饼,死尸堆满街巷,珠玉如泥沙,王卿贵族藏糟糠为食,士气不振,无异于困城等死。

李建成虽未亲眼得见,却也是知根知底,千年生死,又何曾没做过那城中一人,见其人为噬尸之鬼,闻其城丧哭无声。然而为开大唐国运,哪顾得怜惜,何况以他如今皇族之身,凡人之力。

但破城以后,洛阳归大唐所有,为东都迅速恢复元气未尝不可。

夜暮,李建成才忙完政事回到内殿,于书房中闲读,烛灯忽然闪了闪,不禁觉得眼睛有些涩疼,放下书简。金冠华服,月色撩人,琴台上七弦怡然,弦上,竟压着一方素鞘长剑,而琴弦不弯。

拿起剑看了一翻,剑身寒沁,却不似冰雪,锋锐不显,刃带血槽,其性乃烈,的确是比自己那被斩断的御剑好上许多。想来那日的少年也该是出自修仙名派,长于煅器且当下最盛的,是昆仑琼华,现在想起那日少年的装束,确是琼华派无疑。那少年救了自己,本应好好道谢,怎的还赔了这么一把好剑?当天不过无心之语罢了。

太子此时才对这谨肃的少年生了兴味,送剑来也不露面,到这东宫竟如无人之境。也不知以后还能否再见,定要问问他的名姓,问问他,修仙之人,是否都不屑红尘凡事,是否都不将孤家皇族放在眼里。

却也是一时兴起之念罢了,纵他为神,亦对人界之主甚是敬重。

秦王围城,步步为盈,眼见不日可克,夏王窦建德率四十万军援王世冲,唐军腹背受敌。李渊知秦王顽劣好争,此时怕难以沉稳对敌,必然兵败,令太子建成往洛阳助战,掌主帅印。

取秦王兵权,自然引天策府一干不满,李建成知二郎所长,信得过他,军中仍是李世民主事,二郎好居功,由他去便是,兄弟间也无二话,而且自己已为储君,也不忌惮这些。

太子一至洛阳就宣旨班师回京,唐军群情激愤,帐中李家三兄弟,却为破东都定计。

罗成率几千骑兵诱窦建德军,李建成与四弟率兵埋伏。林中玄色轻甲的李建成驻马静静观望,凤目冷肃,一旁李元吉不敢打扰,只心中叹太子这般劳心劳力,他此番随秦王征战,却隐隐觉得李世民有不轨之心。若李世民当真敢做出什么忤逆之事,他第一个不饶!

“四郎,出战!”李建成唤了一声,

打马冲出,李元吉忙应了一声跟上。

罗成诱出王琬率一万军至此,李家兄弟突然杀出,王琬不识得二人,立时杀成一片。

李建成用那把性烈如酒的剑,披荆斩棘如虎添翼,剑光婉约,血溅三尺,杀了一场痛快。

骑兵冲撞,夏军愈加不敌,战到酣时,李元吉举槊遥指:“长兄!夏贼的援军来了!”

李建成挑眉,轻轻一笑:“列阵!”

唐军与夏军列阵相持,几个时辰下来,全无准备的夏军渐渐疲惫,李建成扣着腰间青鞘宝剑,神色几多淡漠,似是俯瞰终生万物,化为局外之人,便失了冷暖。

“长兄?”李元吉担忧唤道,“长兄可是心中有事?”

“并无,二郎率军抄夏军后营,你我且做好准备。”李建成安抚一笑,便如春风破冰。

李世民从后面杀入夏营,秦王旗眨眼就在面前,惊慌失措四下溃逃,追杀三十余里。这边李建成与李元吉也杀了过去,王琬军听到营中厮杀,顿时一慌,退战回营,唐军两相夹击,骑兵在夏营中搅了个翻天覆地,分割包围,夏军不能合兵一处,军令难行,甚至无法组织反击,连脱出乱局都像没头的苍蝇,不知该往哪儿撞。

若此时王世充出兵夹击,可使唐军一挫,然而他却也分不得身,窦建德料想他为唐军所困,撤军一说本就是唐军为使他们放松所说,此劫难逃。

营中唐军旌旗蔽日,枪戟林立,骑兵营四处冲踏,战马嘶鸣,尘土漫天,惊呼嚎喊。窦建德为李元吉所伤,竟也能冲逃出去,李元吉穷追不舍。

“此战定,洛阳破矣,那城中数万枉死之魂,与陨命洛阳的唐军,也该死得其所了。”李建成遥望洛阳高城,手中烈剑翻转,便起血光。

罗成诱出夏军后埋伏于洛阳城外,只等王世充派兵驰援窦建德,城门开时,率骑兵杀入城去,一举攻下洛阳,城外李家兄弟亦率军围攻。

到最后,单雄信竟也能只身杀到秦王面前,倒算得当世之雄,可用之才。

窦建德、王世充皆被俘,城破,洛阳大捷。

之后诸事,李建成便交由二弟,窦、王二人送往京城听候父皇发落,天策府一干与单雄信素有渊源,却宁死不肯降唐,如何处置,也全凭李世民,至于报战列功,更无甚在意。明晚军中庆功,此时唐军打扫城内横尸焦土,收敛财物,他还有事要做。

以洛阳此时状况,恐疫病横生,农耕凋蔽,要及时恢复,他需取一些非人界之物,就算此世困于龙脉不能使灵力,也顾不得那许多,当往妖市走一遭。

李孝恭打下江南半壁江山,这厢破了洛阳,大局已定,往后便无需他太过操心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