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西班牙人的野望(上)(2/2)
<strong>auzw.com</strong>
虽然这些沾满鲜血的食物实在令人作呕,但是阿兹特克人用来盛装这些食物的器皿,却让科尔特斯和他的部下们感到喜出望外,足以消弭每一个西班牙人心头的不快。
--华丽的酒杯是用白银打造的,上面还镶嵌了几块宝石但和接下来的发现相比,这简直不值一提--那些盘子和碗当中,竟然有不少是精美的中国瓷器!让诸位西班牙土包子们看得眼睛都要花了!
在这个时代的西班牙人眼中,这些瓷器的价值恐怕比等量的黄金还要贵重得多!那些光洁细腻、花纹华美的中国瓷器,若是运到欧洲的话,恐怕只有王公贵族才能消费得起。
事实上,当科尔特斯皱着眉头喝完了那碗人血,然后看清了碗底的蓝白色东方风格釉彩之后,当场就大吃一惊,差点一个手滑,把这件在西班牙王国本土最起码能卖到上百枚金比索的珍品给砸碎了。
在此之后,阿兹特克人给科尔特斯带来的惊喜依然是接连不断--在蒙特苏马皇帝送来的礼物之中,除了装饰着彩色羽毛的棉布之外,西班牙人还赫然发现了一些色彩艳丽的丝绸围巾,其手感之柔顺细腻,远远胜过了他们之前见过的,由威尼斯商人从阿拉伯异教徒手里贩运来的粗劣货色。
除此之外,科尔特斯还在礼物中找到了一些小茶砖(普洱茶),以及装在白色小瓷瓶里的胡椒粉!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一个能够令整个欧洲为之疯狂的伟大发现,似乎已经被展现在了他的眼前。
丝绸、瓷器、香料!
从古罗马时代那位身披丝绸紫袍的凯撒大帝开始,欧洲人就对这些东方特产抱有无比狂热的渴求,甚至为此不惜掏出口袋里的最后一枚钱币,让充任中间商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赚得盆满钵翻。
这时的中国货,是品味、档次、质量和潮流的象征,完全可以拿来在世界各国当成硬通货来使用。
尤其是对于这个时代的欧洲人来说,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一旦被贴上了“印度产”或者“中国产”的标签,差不多就立即成了“豪华”、“优雅”、“高贵”和“珍稀”的同义词--就如同后世一提起红酒和香水就一定要法国原装,一说到时装服饰就离不开意大利设计师一样。
而上述这些东方特产的诱惑,还有马可波罗游记之中对那个遍地黄金、繁华富庶的东方世界的描述,更是驱使中世纪西欧人冒着生命危险奔向茫茫大海的终极动力--就连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最初目标,也从来都不是什么发现新大陆,而是抄捷径前往传说中遍地黄金、宛如天堂般繁华富庶的印度和中国。
然而,在西印度群岛被哥伦布发现之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尽管一支又一支的西班牙探险队横渡大洋,成百上千的冒险者们征服万顷波涛,舍生忘死地探索着这片陌生的新天地,但却始终没有找到他们梦寐以求的丝绸、瓷器和香料,更没有看到任何一座传说中金砖铺地的繁华城市。
在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冒险远航之后,他们只是看到了一群又一群衣不遮体、野蛮愚昧的土著人。除了从土著手中抢来或骗来的少量黄金之外,就基本一无所获。
虽然第一个踏上这片土地的哥伦布,一直到临死的时候都坚持认为他抵达的地方是印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有很多西班牙人开始怀疑,这里到底是亚洲的偏僻一角,还是一片蛮荒蒙昧的新大陆?
--就在科尔特斯动身前往墨西哥的同时,投奔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已经开始在筹备他那次名垂千古的环球航行。到了1522年,麦哲伦船队的剩余船只将会回到西班牙,向整个欧洲证明这个地球确实是圆的,并且确认哥伦布发现的土地是一个新的大陆,真正的印度则在遥不可及的大洋彼岸。
但是,现在还只是1519年,西班牙人在新大陆寻找印度和中国的虚幻迷梦还尚未破灭。很多西班牙人都觉得,就算这里当真是一片蛮荒蒙昧的新大陆,它也应当是跟繁华富庶的中国连接在一起的。
事实上,一直到17世纪后期,欧洲人完成了对北美全境的探索之后,这个错误观点才最终宣告破灭。
所以,之前从古巴岛出发的时候,科尔特斯也是抱着在这里寻找中国和印度的想法。
而此刻展示在他面前各种东方珍品,更是给了科尔特斯一个再明确不过的错误信号。
--哥伦布发现的这片土地,真的连接着传说中的印度和中国!!!
在这一刻,不知多少前辈探险家们为之艰苦奋斗和流血牺牲的最终目标,似乎全都明明白白地摆在了科尔特斯的面前,又让他怎么能抑制得住心底里的欣喜若狂呢?
此刻的科尔特斯,似乎已经看到了一条通往荣耀和财富的大道,正在自己的脚下徐徐铺开。<!--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