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在南山之下 > 第8章 第八章

第8章 第八章(2/2)

目录

子爰看了看那两枚孤弱的蛋,瞬间回想到自己小时候被爹爹丢下马车时举目茫然,孤苦无依的情景,她皱着眉,眼中一缕悲戚:“既然生了它们,就该小心呵护着,怎能任他们自生自灭。”

伯灵抬头看到师姐的神情,随即起身,对她暖暖一笑,似是安慰,又难以言明。

“师姐,我们采完药,站远些,且等等,若是禽鸟回来,我们也放心了。”

子爰看着他的神情,他唇边的梨涡,心中愤懑的情绪也挥散无踪,她叹了口气,问道:“那若是不回来呢?”

伯灵坚定的说道:“那我们就把它们带回去养大。”

子爰笑了笑。打趣道:“好,带回去你便负责孵化他们。”

直到两个时辰后,那两枚蛋仍旧孤零零的躺在那里,半只禽鸟的身影也不见。伯灵摘了些苇草厚厚的铺在竹筐中,将鸟蛋轻轻的移到筐中,又在上面盖了些青草。看着他小心翼翼的样子,子爰不禁心中一暖,不禁想到,以后伯灵有了孩子,定是个好爹爹。

回到山上,已经到了下午。伯灵翻箱倒柜的找出了自己冬日的棉衣,准备铺在竹筐中为蛋做孵化箱。子爰笑着阻止了他:“你还真打算自己孵?”说完拉着他抱着蛋来到鸡圈前,打开圈门,将这一枚蛋放在鸡窝最中间,鸡蛋则围在四周,又把母鸡抱回来放在窝上。发现母鸡并没有异常反应,而是气定神闲的卧在窝上。子爰将另一枚蛋放在鸭窝里,她转身对伯灵说道:“孵蛋这种事,它们可比你在行。”看着他腼腆的笑容,接着说道:“你只需每天多加注意就行了,如果它们与我们有缘,过段时间自然就会破壳而出。”

伯灵开心的点点头,从那天起,他一有空就往屋后的鸡圈鸭圈跑,惹得母鸡和母鸭见他一来就警告性的鸣叫起来。

大约一个月后,吃完午饭,子爰正在沙盘前演示着对阵,伯灵欢快的跑进书房,拉着她就往后院跑。:“师姐,那两枚蛋裂了好几条缝。”他们轻轻的将两枚蛋从窝中移到铺着干草和棉衣的筐子中,小心翼翼的放回到书房的榻桌上。两个人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筐中,裂缝越来越大,大约两个时辰后,裂缝中出现了一个小洞。接下来的三四个时辰,小洞逐渐变大,透过小洞隐约可以看到雏鸟的喙。这一过程非常缓慢,蛋壳微微颤动着,小碎片点点剥落。直到

晚上子时,蛋壳中的雏鸟开始尝试着从蛋壳中挣脱出来。

子爰一手支着头,困得阖目浅眛。伯灵眼睛红红的,却人就兴致勃勃,他伸手摇了摇子爰,激动的说道:“师姐快看,它快要出来了。”子爰强打起精神,俯身去看。这时的雏鸟露在外面的部分已经越来越多。它们不知疲倦的、顽强的颤动着,一点一点的挣扎着。过程漫长而艰巨,子爰和伯灵看着看着,渐渐,眼皮重了,不自觉的阖在一起。他们趴在桌子上浅眠着。伯灵不时的惊醒,抬眼看看雏鸟,见他们仍在颤动着、奋力着。又见师姐趴在桌上的睡颜,他轻轻唤了几声:“师姐,师姐......”见子爰肩膀微动,缓缓抬眼,朦朦胧胧的样子。他笑着轻声说道:“你去睡吧,我守着。”

子爰摇摇头,撑起有些麻木的胳膊,看了看雏鸟们,而后身体后仰侧躺在榻上,声音软软道:“没事,我就在这靠一会。”说完又缓缓的闭上了眼。

虽是五月,可是山中夜晚寒凉。伯灵回到卧房中,拿了一床薄被,轻轻盖在师姐身上。见她发丝附在脸上,便想伸手替她抚到耳后,就在手离子爰一掌的距离顿了顿,似乎觉得不妥,便又静静的收回手,回身坐到榻上。

早晨卯时,窗外天色已大亮,子爰缓缓睁开眼,见身上盖着伯灵的薄被,她掀被而起。趴在桌上的伯灵也抬起了头,子爰冲他笑了笑,这一笑反而让伯灵怔楞在那。

子爰看向筐中,发现雏鸟灰扑扑的、毛茸茸的身子挣扎的愈发起劲了。霎时,雏鸟的翅膀带动着头部,一下冲出蛋壳,左右摇晃着。子爰:“啊!”的一声惊叹。“出来了,出来了!”她趴在桌上定定的看着。

只见雏鸟的身子还在壳中它们仍旧不曾放弃,还在挣扎,终于在半天后,腹部和腿也脱离了蛋壳。两个孱弱的小家伙终于完整的破壳而出。它们似乎累极了,动一会,缓一会。继而又不停歇的尝试着站起来,第一次,失败了!见它们摔在筐中,饶是铺的再厚,也仍是令人揪心。可它们缓了缓,顽强的又一次站了起来。子爰和伯灵看的内心激荡,怜爱又自豪。子爰赶紧去灶房里煮了些小鱼块,黄豆粉,蛋黄,搅拌在一起,待晾凉拿回书房,慢慢的一点点的喂给他们。

前三天,雏鸟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三天后,逐渐活跃了起来,开始自己学习行走、喝水、吃食,渐渐的越来越活泼好动,精力旺盛,有时候两只雏鸟,还会打斗。

刚出生的禽鸟像只小鸭子,毛色由破壳时灰扑扑的变成了蓬松的明黄色,看上去暖洋洋的。它们的喙又尖又长,师父来看过后,说这时白鹤的幼鸟。可是眼前这两只毛茸茸、圆滚滚、惹人怜爱的小家伙,跟那翱翔九天、仪态卓然的白鹤一点儿都不像。

伯灵看着院中斗来斗去的两只小鹤,问道:“师姐,给它们起什么名字呢?要么就以咱们的名字命名。”

子爰笑了笑:“如今雌雄莫辨,不好以咱们的名字命名,不如重新想一个。”

伯灵想了想:“《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干脆一只叫闻野。”

“好”,子爰答道:“‘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另一只就叫闻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