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我不想被上 > 第52章 分别进京(改)

第52章 分别进京(改)(2/2)

目录

但是他知道现在还没脱离危险,拒绝了热心肠的大娘,问了去往京城的方向,立即离开,往京城而去。

追踪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追上,当务之急是快点进京,找到人联系上安祤信。

才分开不到一天,言洵美分外想念安祤信。

此时越县,安祤信走出地牢,思索龙天奇的话。

“她有妖术。一般人被她下了术,就会乖乖听从她的命令。如我这般少数不起作用的,她就会拿捏住家人。她看似没有武功,却神出鬼没,没人能捕捉她的行踪。虽然不知她的身份,但我偶然听到,她的亲信叫她娘娘。”

娘娘是宫中人,皇兄生病,还有五日之后的秋祭。

“追查有线索了吗?”安祤信询问迎上来的柳县令。

“还没有。城外人来人往,一夜过去了,难以追查到踪迹。”

安祤信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越阳山和京城南辕北辙,先去越阳山,哪怕救下言洵美,到京城也要六七天后了。对方掠走言洵美,却不谈条件,反引自己往远离京城方向。

敌人让自己去越阳山,可能只想拖住自己进京。

甚至言洵美可能也不会在那儿。他是统领皇城禁卫蓝统领的“千金”,身份大有用处。

言洵美被送到京城的可能性极大。

京城有人在谋划什么,秋祭或许就是机会,对付自己,可能是其中一环。

皇兄的病不知怎样,或许连他都有危险。

越县中,一定还有人在监视自己的行踪。当下紧要的,是由明转暗,不能让对方看出自己的动向。

他需要悄悄赶往京城,掌握局势,才能占据主动。他要让对方忌惮自己,能把言洵美当要挟自己的筹码,言洵美才会安全。

安祤信找到柳常恭,向他深作一揖:“柳大人可否帮本王一个忙,本王日后必有重谢。”

"王爷折煞下官了,有事尽管提。下官知道王爷为王妃的事忧心,王妃在下官治下失踪,在下实在愧对王爷。无论什么要求,下官必当极力而为。"

“柳大人,还请你帮本王即刻找一个人,身形与本王相似,兜住面容快马加鞭往越阳山方向去,用以混淆敌方视线。此举有风险,派的人要机灵。”

“王爷,这好办。我手下有几个武艺不错的人,有一人恰好合适,王爷需要,在下这就把他叫来。”

“另外,再派人帮本王送两封信,行动需隐蔽,速度要快。”

“没问题,下官一定为王爷办好。”

“还有一事。王妃失踪,目前消息还未传出去。万望柳大人约束知情之人,帮本王保密。”

“王爷尽管放心,下官知道轻重。”

越县解除了禁令,一骑快马冲出城门,直奔越阳山而去。

暗地里,有人记录了祤宁王的行踪,放出飞鸽。

而安祤信本人,乔装打扮后,混着人群出城,悄然前往京城。

由于需要隐蔽行踪,行程不快,安祤信第二天夜里才抵达京城。

城门已经关闭,他找到僻静处,借用工具翻越城墙。

京城的大街小巷安祤信十分熟悉。他避开巡夜的人,翻进一处小院,推窗入内。

床上人睡得正熟,外间值夜的丫鬟惊醒,被安祤信一指点晕,然后拍醒床上的人。

“谁——”床上的人惊慌跳起,安祤信一把捂住嘴:“是我。”

“王爷!大半夜的,您这是要吓死我啊。”

“有事找你,快起来。”

此人是安祤信结交好友,叫袁付,是朝中二品大员的庶子,交友广泛,虽看上去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却有一项本事,喜欢收集到各路情报。安祤信没有自己势力,就找他头上打听京中消息。

袁付半夜起床怨气十足,到底还是不敢在安祤信低气压下抱怨,苦着脸翻找安祤信要的消息。

“王爷,这一年京城大小事我知道的都在这里了。到底什么事,这么着急。”

安祤信接过来,一边翻看,一边问:“关于宫里的事你有知道些什么吗?”

“宫里的事哪那么容易打听的,你自己进去转一圈都比我知道的多。哦,听说圣上身体不佳,几天未上朝了。”

“前几日,皇兄让礼部择日立太子,这么突然,是怎么回事?”安祤信被一条消息吸引了注意力。

“这个啊,自从国师……你知道的,那些大臣们三天两头闹。圣上铁了心不松口,他们这几个月就上奏说要立太子以安国本,圣上估计挺烦的,同意了也不奇怪。”

安祤信深色暗淡几分。皇兄居然如此痴情,膝下皇子只有一个,终归太过单薄。只是自己情况也不乐观,不便多嘴,太容易引火烧身了。

他一条条地查看消息,不断在心中归纳,神色越来越严肃。形势不容乐观。

袁付看他的脸色,在一边有点不安,终于还是开口问道:“王爷,有什么事要发生了吗?”

“这事不好和你讲,你最好不要知道,否则难免牵连其中。令尊那边,你也要想办法让他近日避嫌,不要卷进朝堂纷争中去。”

待所有东西看完,安祤信已经了然于心。

从手头的消息看,京城这一年官员调动极大,有不少老臣告老还乡,还有许多人被外派了,添了不少新人,六部居然换了四个尚书。

这么多的变动,以皇兄的性子,绝对不会主动去做的,必有人从中作梗。

不谈新人,留下的旧人中,很大比例的人,或多或少都与皇后之父——殷太师有关联。

结合立太子之事,皇兄的唯一皇子却是被赐死的贵妃所出,从某种角度讲,自己被立为继承人的可能性都比他高。所以,这些年,自己为了避嫌,刻意远离朝堂。

殷太师一党想借立太子揽权,自己哪怕什么都不做,也是殷太师眼里的无法预估的障碍。

这些人,统统要调查,无论谁动了言洵美,统统不会放过。

还有国师,朝中居然没有人能撼动他。虽有先国师担保,皇兄也说可信,但到底对他了解不够,他的立场究竟为何。

国师也有必要去查探一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