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2)
只是可惜,他是个不全之人。
但掌珠对他印象不错,难得夸赞道:“明庭先生最是重义气,他讲话可有意思了。除了吃之外,他最爱读书,什么都懂。你要找人请教古梵文,他是最合适不过的人。不过他日常也忙的很,要帮着太子哥哥编书还要处理许多的政务。你要是去了不在,便只管跟南苑书房的人递牌子,就说是我让你过去查找一本古书,他们肯定不会拦你的。”
青鸾便擶着掌珠的名头就去了东宫,其实也不远,离湘东王府就三条巷子的距离。但远远见着那一片的金瓦赤墙,气势远比湘东王府要恢弘壮丽许多,便想起那日在宫中匆匆一见的太子萧统。
那是生在云端的人,便是笑容亲切淡泊,可是从小就注定俯瞰众生的命途,眼底的寂寞和孤独也成了身份的象征。
青鸾觉得太子跟母亲丁贵嫔并不十分神似,太子的气度过于疏离,尘世中万般不在意的人,其实并不适合君王这样的权位。
反倒是那位三皇子萧纲,更肖似丁贵嫔的高华雍容,眉宇之间从容大气,却有运筹帷幄于掌股之间的谋断。
王府的马车在南苑门口就停下来,青鸾下了车,令两个随行的小丫鬟都在门房候着,自己挽着银青色的臂纱走在初秋的风里。
长长的**中都没有人,两旁的矮墙上爬满了古朴的藤萝和零星几点的秋日的花,往前走,迎面有两个小内监各端着一个大大的簸箕,里头盛着新摘的木槿花,花有两色,一洁白一绯红,都是神清气爽的好模样。
见她往书房的方向行去,两个内侍都停下来,朝她行礼道:“姑姑是来见太子殿下的吗?殿下正在内阁议事。”
青鸾摇摇头,微笑回应:“我乃湘东王妃的典饰,前来求见韦先生,主子要查一本古书而已,不敢惊扰殿下。”
那两个内侍便点点头,其中一个将手里的簸箕递给另外一个,朝她引路道:“姑姑请随小的来,先去书房稍坐片刻,先生议事之后小的便进去通告。”
路上才知道这两人正是侍奉韦明庭的小书童,两人都是十三四岁的年纪,生的面目寻常不见出挑,待人接物却十分的有礼又周全。
青鸾从小生于世家,自然知道这是主子调教的结果。于是莫名的,对这韦明庭有了几分好奇。
这小内侍领着她到了书房坐下送上茶水之后,便让她自己宽坐,说是还要去后头厨房忙活。青鸾道过谢,随口问他先前那些木槿花是不是要拿去做菜还是入汤,小内侍点点头,两眼笑意盈盈的开始跟她探讨食谱。待青鸾说出木槿花蛋羹和酸甜鱼片锦绣花瓣汤之后,小内侍咕咚咽了一口口水,旋即有些失态的笑道:“姑姑真是心思灵巧,听您这么一说,小的才总算明白了先生吩咐的汤到底要怎么做了。”
说完便起身来,告辞了青鸾自去后厨忙活。偌大的书房除了门外两个小童之外,也没有了旁人。青鸾在椅子上坐了一会之后,到底忍不住被诱惑的起身来,走到内侍先前所指的藏放古架下,开始仰起头来搜索自己想要的书。
可是这实在太多,真是超出她的想象。她翻出了几本,看了看才知道原来许多书都是孤本或是时日久远已经残破,如今再做修复之后,才重获生机的。
修复古书,这是一项繁琐而艰辛的工程。不但要求修复者本身知识渊博,涉猎群书且记忆超群,还要受得了其中的寂寞与不为人知的辛苦。况且从古到今,修书者大都是默默无名被历史的尘埃所湮没,远不及做个名臣大将来的风光。
青鸾细看那些字迹,笔法功力透于纸上,显然不应是由书童代笔的注释,心中不由对这位韦明庭先生生出了几许钦佩之意。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