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2)
苏屹听完,开心道:
“还是你心思活络些。”
他正待站起来,又被宁昭拉住:
“还有一件事,叫你手下的土地小倌们去查一查,都是谁让这些官老爷用女子来祭祀的,怎么会突然同时冒出这个说法的,我总觉得这件事不是巧合。哦对了,先帮这位秦姑娘解了身上的毒吧。”
毒解完,放走千恩万谢的林生和秦苑儿,待苏屹将手下的土地小倌们都安排走后,终于只剩他们四人站在土地祠前。
“要不……随我进去休息一下?”苏屹指着地上那个破旧的土地祠问宁昭。
宁昭倒是对这个寒酸的土地祠充满好奇,见苏屹开口相邀,自然点头。
从不足拳头大的小缝隙中穿入,里头是个宽敞的石屋,除了他们进来的入口,其他三面皆被石头遮挡得不见日光,宁昭环视了一圈,猜想这恐怕就是将那三块石条搭出的空间放大了而已。
苏屹对这环境早习以为常,席地坐下后,又伸手将身旁的空地扫了扫,示意他们坐下来。
“不是要查恶灵的事情吗?怎么到这来了?”
他这话是对星霁问的,星霁耸了耸肩,回答道:
“我听宁昭说,它已经成形了,就算我想查,短时间内也找不着它,不如带他们来找你,这祭典十年才一次呢,难得他们赶巧碰上。”
“城里逛了吗?临安这个时候应当是最热闹的。”苏屹问宁昭。
宁昭摇摇头,答道:
“没进去,但远远地瞻仰了一番你的英姿。”
苏屹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他所说的是城墙上的那个塑像,顿时不好意思起来。
“大仙,我和老大还给你买了个面具呢!”毛毛兴冲冲地将那个凶神恶煞的面具掏出来展示,“路上还吓哭了一个小孩!”
宁昭拿过面具,放在苏屹的脸侧比了比,啧啧道:
“平日里没感觉,这么一比,苏屹你确实挺好看的。”
苏屹将面具接过,放到自己脸上,那面具比他的脸大了一圈,连他的额发也一并盖住了,显得滑稽而别扭。
“好看吗?”苏屹隔着面具问道。
“丑死了。”宁昭笑着回答他。
苏屹听了,将面具拿下来,不无遗憾地说道:
“那平日里就不能戴出去了。”
“你还想戴出去啊?你要是夜里戴着这个,该把人吓死了。”宁昭调侃道。
苏屹把玩着手里的面具,反驳道:“我觉得很好看,我很喜欢。”
宁昭被他堵得说不出话来了,挠挠头,转个话题问道:
“你这几日都在做什么?”
“各地的祭典马上就要开始了,按照往年,我都要叫他们将陆上和江里排查干净,确保不要让任何危险的魔物混进来。今年因为女子祭祀这件事,不得不抽调出更多的人手在陆上活动,就怕别处也有像这样以活人祭祀的事情,所以每个地方都要仔细排查。”
宁昭点点头:“确实不能有遗漏,若是漏了哪一处,可就是十条无辜的性命。”
“今日已经出去再确认了一番,不会有遗漏的,只是到底有没有人指使,还未有空闲去查。”
“怪不得今天都等不到你,原来是出去忙这件事情,看来够让你头疼的。”星霁在一旁插话道。
苏屹无奈地叹口气:
“确实头疼,钱塘一带地广人稠,要确保无一遗漏,费了我们好些天时间。”
宁昭拍拍苏屹的肩膀:
“好在及时发现此事,免了一场浩劫,你也放松一些吧。”
星霁挤到他们身旁:“明日就是初六了,晚上临安一定热闹,咱们一起进城看看呀!”
“好啊好啊,城里一定有好多好吃的东西!”毛毛也在一旁附和。
苏屹望向宁昭:“那晚上进城看看?”
“你不休息吗?”宁昭问。
“去城中逛逛,也算放松了。”
被苏屹遣去办事的土地小倌很快就回来了,回来的时候人人手上拎着个乾坤袋。
乾坤袋丢了一地,苏屹抬手一挥,袋子解开来,一片青绿便发着“咕噜”的声音跳出来了。
“老…老大,咱们今天是…是煮青蛙吃吗?”毛毛吓得瞪大眼睛。
宁昭敲了他一下,修正道:
“这是蛤蟆啊毛毛,吃了要中毒的。”
那些蛤蟆虽然要比他们往常在田间遇过的大上许多,但精神却不大好的样子。蹦跶了两下,就趴在那恹恹地不动了。
“怎么抓了这么多蛤蟆来?”宁昭问。
“是蛤蟆精。”星霁蹲在地上答道,又转头问身边的土地小倌,“哪来的?”
“回星君的话,这些都是扮作各地巫祝的人。”
原来这些巫祝真有问题。看来他们是打算假借巫祝之名让凡人给自己送点食物来。
“巫祝一般都由当地大族精心挑选,世代相传,怎么会让它们混进去?”苏屹问道。
“那些巫祝都被它们几个关起来了,祭祀的日子临近,估计是以为我们无暇管这些事情,想趁乱混过去。”土地小倌答。
“正是因为祭祀的日子临近,天上查的才更紧,居然在这种时候使诈,真是傻的可以。”星霁拎起一只蛤蟆的后腿,那家伙一边蹬着腿挣扎,一边发出咕噜噜的声音,“不过蛤蟆精本就天资蠢钝,能想到这种偷梁换柱的法子,也算不容易。”
“好像……不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土地小倌小心翼翼地说道,“照他们供述,似乎是有人教他们这么干的。”
“那这个人也不大聪明。”星霁耸耸肩。
苏屹道:“查到这个人是谁了吗?”
土地小倌们摇头:“说是一个带斗篷的人,听声音像个小孩,但没看见样子,也不知道是什么来历。”
小孩?宁昭皱起眉。大概是霖州城的事情还没完全消化干净,他如今听到小孩两个字都会觉得发毛。
“容貌都是可以伪装的,连什么来历都不知道就被人家支使得团团转。”星霁摇摇头,“玄砚仙君打算怎么处置他们啊?”
“夺了修为,打回原形。”苏屹将那些蛤蟆精收回乾坤袋中,“再查查有没有这个幕后主使的线索。”
夜幕很快降临了,沉闷的天气憋了一整日,依然没有下雨。
好在到了夜间,总算稍微凉爽了些,苏屹带着他们进了城,临安城很大,但人也多如牛毛,今日的街上更是挤得无处下脚。
这样的节日宁昭也是第一次过,虽然不比毛毛那么兴奋,但心里也是好奇的。远远瞧见许多人在江岸边放纸糊的花灯,便问苏屹:
“怎么祭祀水神也要放花灯?”
“那可不是普通的花灯。”星霁朝某个方向指去,那里有个高台,高台上放着一尊一人等高的四足巨鼎,鼎放在高台正中央,周围有官兵把守着,一行百姓正在圆台入口处排着长队,人人手中拿着一个瓦罐。
“他们瓦罐里装着什么?”
“装的是四季采集来的露水,都要倒进那个巨鼎中。凡界传说露水乃是天上之物,是水神不小心遗落下来的,细心采集之后,待祭典之时再倾倒进江中,便是帮了水神的忙,水神也会佑泽这片地方的。他们将露水统一倒在一处后,便去领巫祝祈福过的花灯,将自己的心愿寄于花灯中,顺江而去,便能漂到水神那里。”星霁解释道。
宁昭撞了一下苏屹,调侃道:
“水神,真有漂去你家中吗?”
苏屹笑答:“虽不能漂去我家中,但他们所祈之愿我是听得见的。”
毛毛早已迫不及待地拉着他们往人群中挤,许多人领过花灯后,便在一旁的明烛上点燃灯芯,再小心将写着心愿的纸条烧尽,虔诚地冲花灯拜一拜,将它们放入水中,顺着江水漂远。
领花灯的地方旁,还有位白发的老者支着摊位,专门替那些不识字的百姓写纸条。待毛毛也领了四只花灯回来后,星霁招呼着大家往摊位上走:
“咱们也去写个心愿吧!”
毛毛兴奋道:“好啊好啊,那我要许愿天天有吃不完的东西,又软又暖和的大床睡。”
宁昭笑道:
“那你不如转过头冲苏屹许,这样不是更快?”
“那不一样,放了花灯,说不定别的神明也能听到呢。”
“苏屹,你要许什么愿啊?”宁昭转头问跟在最后面的苏屹。
苏屹摇摇头:“我没有什么愿望,而且这花灯不也是放给我的吗?”
“好玩嘛,反正这花灯也不知道会飘去哪里,说不定真有神明看见呢?”宁昭对他说。
前头的毛毛终于把他长长的心愿说完,慈眉善目的老人抬起头,冲宁昭问道:
“小公子有什么心愿?”
宁昭一愣,方才光顾着和苏屹说话了,还真没好好想自己有什么要许的愿望。他从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替毛毛把玉佩赎回来,现在这个心愿已经实现了,一时间竟然找不到可写的心愿。
他为难地挠挠头,排在他们后头的人群已经好奇地伸出脑袋朝自己这边看了。
“想不出来吗?”苏屹上前一步问。
宁昭盯着他,眼睛一转,摆摆手。
他弯下腰,冲等着的老人说道:
“那请您帮我写上,‘愿水神心想事成,永享安康’。”
连写字的老人也停下动作,有些吃惊地抬起头。片刻后,冲他温和一笑,道:
“神明一定会听见你的心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