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巨变(2/2)
刘义符被顾命大臣们派人刺杀了,营阳王府大门口的卫兵就都撤走了。他们监视营阳王妃的用意,原本只为了预防她去金昌亭协助营阳王逃亡。因此,营阳王一旦不在人间了,他们就不必再盯着营阳王妃了。
新皇帝与顾命大臣们一致认为,留着营阳王妃无害。由于他们宣称营阳王意外身故,又给他举办了一场葬礼,他们需要营阳王妃以未亡人的身份来披麻戴孝,配合他们演这场戏。甚至,他们为了不让刘义符绝后,还宣布将来要从他的侄子们之中挑一个过继给他。那么,他们当然要营阳王妃留在原位上,等着抚养那个孩子。
既然茂英照样享有营阳王府的俸禄,她就请求母亲干脆带着妹妹留下来,不要回大舅家了。褚灵媛眼看大女儿可倚靠,自然不想回大哥家去看大嫂脸色过日子。
母亲做主留在大姐身边,茂蓁只有顺从。尽管她心中懊恼:想不到,这次离开大舅家,就再也不回去住了!以后要过多久,才能够再见到湛哥哥?她这样想着,不由得心绪低落。然而,她很快安慰自己:反正住在大舅家的时候,碍于男女七岁以后不同席的规矩,也不能跟湛哥哥一起玩,每天只是远远打声招呼而已。见与不见,差别并不是那么大...
无论茂蓁怎么暗中开解自己,她还是按捺不住心头发酸,直到有一天,母亲交给她一封信...
那是湛之的信。湛之写信给姑姑要求和茂蓁通信,得到了许可。茂蓁心情一下子开朗了许多。
两个半大不小的孩子鱼雁往返,写的都是些生活琐事,但在对方看来却是兴致盎然。湛之信上说夏日炎炎,下午做完功课以后,他常跟大哥一起去附近的一个湖中游泳,然后在回家途中经过瓜田时,向瓜农买西瓜。茂蓁回信说她在吴郡也常吃西瓜,差点还拿西瓜喂霜儿,好在营阳王府的管家及时阻止,警告说瓜瓤水份太多,小白兔吃了会腹泻,只能喂它瓜皮。
茂蓁也在信上描写吴郡最具特色的小桥流水风光,提到营阳王府后门外就有一条水道,从后门出去,可以坐乌篷小船进城,去买衣料、针线。她又告诉湛哥哥,自己在学绣荷花,因为大姐最爱荷花,所以打算绣一条荷花图案的薄被子,下个月送给大姐过生日。
就在阴历七月初,茂英生日前几天,茂蓁又收到了湛之的来信。然而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这封信跟隽之派专人带给姑姑的快信一起送到营阳王府,两封信都在传达兄弟俩的父亲中风猝逝的噩耗!
由于茂英名义上还在为刘义符守丧,只有茂蓁跟着母亲去褚府为大舅送葬。在葬礼过后的夜晚,茂蓁不知怎么睡不着,就悄悄下了床,溜出卧房,到后花园去走走。想不到,她才走到有灯笼映照的后花园,就望见了湛之坐在池塘边一块岩石上的背影。
尽管茂蓁的脚步声很轻,湛之还是听见了,回过了头来,并且说道:“夜深人静,没有人会来叫我们守礼避嫌,你过来坐吧!”
茂蓁点点头,就走过去,坐到了湛之旁边的一块岩石上。
“有一件事,我必须告诉你。”湛之一本正经说道。
“什么事?”茂蓁略带迷惑问道。
“是这样的,因为我大哥一方面还不到二十岁,另一方面又有些口吃,所以皇上的顾命大臣都认为,他没有能力继任先父的官位。”湛之据实答道:“换句话说,我家以后没有了先父的俸禄,日子会过得比较辛苦。”
这是茂蓁无法解决的问题。她只能点头,表示听进去了。
“本来,我很不想娶始安公主,一心想要等到自己有了谋生本领,就离家出走,躲掉那件婚事。”湛之继续倾诉心声:“可是,照目前的情况看来,等我为先父守孝满了三年以后,如果家中存款都用得差不多了,我就只有娶公主,拿到驸马都尉的俸禄,才能够改善全家人的生活。”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才接下去叹道:“大哥寡言内向,很难挑得起家计的担子。这个家,得要靠我来撑了!”
“我明白。”茂蓁以超龄早熟的态度说道:“早在二表哥订亲那天,我就听了我娘的话,要祝福二表哥将来跟始安公主婚姻美满,二表哥事业一帆风顺!”
“你,才十岁,就这么懂事!”湛之讶然说道,又黯然叹道:“你这样,更令我心疼!”
茂蓁听着,倍感心酸,却强自镇定,岔开话题说道:“时候很晚了,茂蓁要回房去睡了。明天再见!”说着,她就站起身来,迅速转身离去。
她走着走着,就忍不住奔跑起来,更忍不住泪流满面...
次日一大早,湛之陪母亲送姑妈和表妹到大门口。茂蓁没有多看湛之一眼,就低着头,随母亲乘上马车,朝向吴郡出发。
当天下午,马车抵达吴郡的营阳王府大门前。母女俩意外看见,王府大门口竟然停着皇帝的御辇,还有皇家侍卫站岗!
显然,新皇帝刘义隆到营阳王府来了。他来做什么呢?母女俩不禁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