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提示:请掉头?(1/2)
九州这十几年发展迅速,中心城区早就已经无地发展慢慢向外延伸了,梁南区就是这样一个最快受益的区,前些年处处拆建,几年的黄土漫天后渐渐变了面貌,如今路宽楼高,处处都透出崭新的国际都市风范。
所以,当乐望、殷菲郁停了车,跟着邹书茗站到沙口村入口时,殷菲郁由衷赞了句:“你们怎么能找到这样的地方的,真是太厉害了!”
邹书茗赧颜道:“汪秋以前上学打工时遇见一个老乡,这里就是她老乡告诉她的,后来毕业找房子时,我们就找到了这里。”
沙口村内大多数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自建私房了,大多逼仄,为了能有更舒适的住宿条件,陆续进行了改造,开始时你家凸出来建个厨房、我家侵占一块建个厕所,后来就变成了沿着凸出的厨房或厕所大手一挥拦住一道围墙,干脆都划归自家所有。
原本就不宽的道路因为这一块块的凸起就变得更窄了。
这些私房造得也随意,并不是齐齐整整的一排排建的,有前有后,参差不齐,完全体现了无组织无规划。
于是窄路走着走着就发现一堵高墙阻断了去路,殷菲郁耳机内已经出现导航那嗲嗲的声音:“请掉头。”
殷菲郁张了张嘴,忍住了没出声,说不定是导航出错了,前面就是目的地了,毕竟这手机上显示已经很近了。
但并没有到,邹书茗熟门熟路地径直往前,在即将撞墙的前一刻,在“请掉头”的聒噪声中,一条窄得仅能容一人而过的通道出现在身侧。
乐望看得分明,这根本不能算是路,不过是两幢房子之间留下的不足半米的间隙夹道。
殷菲郁已经有点绕晕了,一边紧紧跟在邹书茗身后,一边分神去看手机导航。导航已经被放到最大,几条小路在此时看上去显示得粗壮的犹如大路,然后代表自己的小蓝点偏离了路面在一片代表房屋的浅灰里缓慢移动。
这样七拐八拐了好一会儿后,走在最前面的邹书茗终于停了下来,指着面前的房屋,回头对跟在自己身后的两人道了声“到了”。
殷菲郁定睛向前看去,只见一排青砖瓦房,年代有些久远了,墙面的青砖颜色深浅不一。屋顶上几株瓦松丝毫不惧夏日炎热,伸长了身子迎风摇曳。
房子的门也是古老的木门,斑驳的红漆木门早就掉漆掉得不成样子了,一块块暗红色的漆皮翘起,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一般。漆皮下露出的浅褐色木头也是一副早就历经了风吹日晒的模样。
门口左侧有一个水泥砌成的池子,还是几乎快要绝迹的铸铁水龙头和水管就这样明装在墙上。接口处还裹着一圈厚实的布,这布也已经脏得看不出颜色了。水池的排水也是明的,沿着墙边用水泥矮矮的砌了一条,通往不远处的一个下水道窨井里。于是,沿着那条阴沟,有生命力顽强的青苔一点点地爬上了青砖墙,装点了一条高高低低的绿色。
乐望也在仔细打量面前这幢房子,前后看了好一会儿才问:“如果那个新公司的同事来接汪秋,从这里出去,只能在刚刚的那条正肃路上上车吗?”
邹书茗摇头否认:“不止,沙口村外围的路都是能上车的,这里面的小路很多,都能走的通的。”
沙口村看着是个破落的城中村,可偏偏地理位置还不错,周围道路四通八达。
这就是说汪秋离开的路线有无数种可能性,乐望有些苦恼地揉了揉额头。
虽然已经让技术组开始调取四月底的监控了,但是,这样漫无目的地查找就如大海捞针一般困难。
乐望撑着伞望着面前的老房子,第一次觉得这老房子真不好,若是个新小区,门口监控无数,范围也能缩小不少。
但他的眼神仍不忘四处打量,发现了东面隔壁的门居然是开着的,里面传来一阵“刺啦啦”的声音,那是带水的菜蔬下油锅的声音。
乐望抬手略略示意了一下,问:“那隔壁是什么人?”
邹书茗有些不确定的回:“我搬走前倒是认识他们的,不过也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以前的人家了。”
沙口村里原住民已经不多了,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租住,流动性很大。
怕乐殷二人误解,她又解释道:“以前住的就是告诉汪秋这个便宜住宿地点的老乡。夫妻两个人挺好的,男的是在一个厂里上班,女的在一家饭店上班,但他们上班时间很长,都是早出晚归的,平时这个点很少在家的。”
言下之意,就是这户人家很有可能已经换了人住了。
殷菲郁没有撑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