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渣过的前夫称帝了 > 第92章

第92章(2/2)

目录

“二十三年前,元昭帝因奉烨太子沈廉在河玉行宫亡故罢朝数日,而我祖父时任北门四军统帅,因随行禁军为能保护好太子殿下而被迁怒夺了兵权。不过随后,又令赐了一块丹书铁券给安国公府以作‘安抚’。”

兰珈一面说着,一面将手中匣子慢慢打开。“实际上,这只是掩人耳目之举。这匣子里最最紧要的,是底下夹层当中的东西。”

若不是当年兰珈失手把这个匣子掉在了地上得以发现,大约这个秘密就将会永远埋藏在岁月里了。只是,她的手才刚举起,就被沈棹拦住了。

兰珈有些意外,“王爷不好奇?”

如此时候,又是昔日元昭帝的遗物,这意味着什么简直显而易见。在外,淮王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可如今怀德帝驾崩的消息已通传天下,三皇子已死,陈皇后和怀真公主也已伏罪。下一步如何名正言顺才是……

沈棹见她这样,心头反倒是起了些许愠怒,只是此刻强压着不显在面上。“你先随我来见一人。”

“……?”兰珈见手中匣子被他接了过去,随手搁在了一旁便拉着自己往外头去。“哎!这里头的东西……”她实在放心不下那匣子,连连回头。

沈棹便停下来,微微叹了的口气同她道:“你是觉得我不知匣内的秘密?还是非得用此物才能成事?”

兰珈明显被他这话给问住了,脸上带了几分诧异。

“奉烨太子亡故那一夜,元昭帝曾急召当时的禹王携幼子入宫。”沈棹拢了拢兰珈身上披着的那件皮裘,以防夜里寒风从她领口灌入。

这位禹王乃是元昭帝的嫡亲胞弟,而其幼子就是当年刚出生不久的沈棹。

“元昭帝当时已无承袭大位的子嗣,兄死弟及,世人便以为来日皇位一定是禹王的。可是那一夜,怀德帝动的心思却是让禹王幼子入嗣他膝下。如此一来,禹王的那位嫡长子就按捺不住了……”

兰珈自然知道,这位禹王的嫡长子就是时年三十三岁的沈柘,也就是后来发动了太极殿事变登基的怀德帝。他声音低醇悦耳,不疾不徐,仿佛这是早就了然于心的旧事,根本不堪重视。这般,兰珈也终于相信了,他是真的知道那匣子里的是什么。

——是那道让沈棹入嗣的密旨。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份密旨没有立即昭告天下,而是以如此秘密的方式放在了安国公府?”沈棹问。

这也正是兰珈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那时元昭帝膝下已空,尽早过嗣才能稳住天下之心。除非……是有什么让元昭帝迟疑的地方。

“是沈柘,元昭帝疑心奉烨太子之死是沈柘所为。元昭帝属意禹王幼子,许以日后的皇位,正合了禹王爱重幼子之心。而其不喜的长子沈柘又这般虎视眈眈,你要是禹王会如何?”

兰珈对着沈棹的星眸心中暗道,她要是禹王,怕是会为了幼子而除长子。

“元昭帝那时已经年事颇高,不论他是否真心想过继,第一步都是先除沈柘。以入嗣为由,先叫禹王这父子两人离了心。……可后来,却是沈柘发动了太极殿事变,夺了权。”

“……”兰珈听后不禁拧眉,“这些,我却是不知的。”一时又想到了沈枢,心下更是唏嘘。

其实当年奉烨太子在身边侍卫的保护下侥幸太过一死,可还未来得及回到皇宫就出了太极殿事变。他在民间流落数年苦心筹谋,却是至死都没能如愿。也就是在外出逃时,有了沈枢这点血脉。这些,都是上一世兰珈从沈枢口中获知的。

沈棹将风帽替她戴上,才又道:“这道密诏倘若现世,那些四散各地的元昭旧部又该如何处置?”

兰珈被这么一问,心里咯噔,真是哑然了。转念又想到,大约沈枢此刻就在这人手中。

“走吧。”沈棹牵起兰珈的手,带着她往殿外去。

前头有侍卫提着灯笼照明,可光亮仍旧照不透这浓稠得似墨一般的凄凄黑夜。使得兰珈没走一步都极不踏实,有种不知前路在哪的焦虑,刚走了一段路,她就忍不住问:“这是要去哪里?”

其实沈棹并非不能察觉兰珈的变化,自那日他救下她去西郊兵马营,他就已经知道了。只是,她不开口,他就也不想点破。就好像窗户纸下的两人早已经全都心知肚明,可却不愿意说破。

“替你报仇。”沈棹如是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