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天梯采云录 > 第二十七章【女人汤(十八)】

第二十七章【女人汤(十八)】(2/2)

目录

“大概太寻常了,你们把它当成杂草也说不定。不过话说回来,我们这次要去的女人汤,不是也正好在伏龙山一带吗?如果见到了,我可以指给你们看看。”

“所以我才说巧得很的啊。”方青琅把心头浮起的想法按下,“我总觉得这次进山不太寻常,看来大家都要小心些了。”

不知道林子权是不是也想到了什么,听闻师兄此言,也乖巧地点点头:“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毕竟没人有经验。”

从常远桥出现之后,对比起来,方青琅觉得自己家的小师弟靠谱多了。果然这富家公子一如既往大大咧咧说道:“船到桥头自然直。能发生什么大事?只要有这些药草在,咱多费点儿时间好好找找,不就行了?”

林子权在心里呵呵一笑,暗自叹道:常家长辈可得长点儿心了,不然常家早晚得败在这个没有脑子的人手里。

王若素虽然没有出过门,但毕竟从小是个书虫,野史怪谈也看了不少。以前总觉得那些不靠谱的东西离自己太远,如今遇到方青琅师兄弟二人,消息一对接之后发现,有些事情还真不是远古传言,当下便觉得接下来的女人汤之行可能并不会太轻松。

可是她既然下定决心一心要为母亲采药治病,自然不会有点儿困难就退缩。更何况,这困难或许出现,或许不出现,概率也是一半一半,如此说来,她就更不会退缩了。

当然,也是经过这一番沟通,王若素发现,自己认识的世界简直太小了。不管是在落凤坡还是卧龙堡,人人都知道她聪明好学,而她自己也一刻都没有放松过,一心向学,总以为自己这样的努力,比寻常人家的孩子懂得东西要多得多。夫子也说过,书中自有另一番天地,以此勉励他们多多学习。如今她才知道,她所拥有的天地太小了。毕竟,她所在的环境里,人是有限的,书籍也是有限的,那天地也是有限的。即使她把那片天地全部拥有了,她也只限于在自己的天地里称王。

然而,外面的天地才更加广阔浩瀚。这才刚出门,都没走出登州府,也只是认识了一个方青琅和林子权,就能改变她之前的很多认知。“井底之蛙,我就是那井底的一只青蛙啊!不跳出去的话,我看到的天空,永远只有井口那么大一点!”王若素暗暗发誓,“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到外面的世界再去闯一闯,看看外面的天地,有多么绚丽多彩!”

在场的其他三个人完全没有想到过这个小姑娘会有这种想法,这也并不奇怪。

先说常远桥,富商之子,从小生在富贾之家,要不是外公这边家底太薄弱,他被送过来管教,他大概一辈子都不会遇到王若素这种农村穷人家的孩子,更别提还能当朋友了。王若素这种出身,放在常家,最多做个粗使丫鬟。

毕竟夏国建国之初,夏世祖为了鼓励国内发展,下令废止前朝“重农抑商”的政策,这一下活跃了夏国国内经济发展。在夏国,官员和富商几乎已经是并列的地位。前朝官员家的丫鬟都是从劳工司寻来的,富商家却没资格从劳工司挑人。从今在夏国,不管是官员还是富商,家丁丫鬟都是先从劳工司挑些被官家训练过的专职的仆从。实在是遇到看得上眼的,比如那些家里条件不好卖儿卖女、或者黑市上相互交换的奴隶的话,他们才会换了他们的身份契约,带回府里调教,但是大多也只是做些粗使工作。

这常家倒是向来低调,对外也说是只在夏国南部排的上名号。可内行人都知道,实际上在整个夏国,江南常家,也是排的上位次的。名次在几号不重要,因为常家对外可以被探查的数据远远代表不了常家真实的财富。而常远桥就是这常家日后唯一的继承人。常家对他的一应照料,又怎么可能太随意了呢?

只是常家长辈们没想到,回到外公家的常远桥就像猴子进了山,完全不受拘束了。倒不是王村长不拿外孙当回事,只是毕竟离常家差距太大,尽管他认为自己是按照亲家的嘱咐好好照顾外孙了,可这点儿照顾,在常家眼里,实在是没什么照顾,跟散养有什么区别呢?

但是同样因为差距存在,常家长辈们也没意识到这差距有多大,毕竟至少三四辈子都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哪里料到贫苦百姓过的什么日子呢?何况自己这亲家还是卧龙堡的村长,他们大概以为,再差也差不过郡府老爷家的规矩吧?

本来还想留着常家的人在这边照顾常远桥,又担心王村长心里起疑担心常家看不起自己,常家就狠狠心把常远桥自己扔卧龙堡了。千想万想没想到,还真是把这宝贝孩子“扔”在了外公家!如果常家爷爷、太爷爷知道事情真相,自己常家的独苗天天和一群乡巴佬孩子呆在一起,估计会一下子气死吧?

再说这方青琅和林子权师兄弟二人。大师兄就不说了,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出身如何,从记事起他就是师父的徒弟了。这十来年他跟着师父走南闯北,正是用实际行动验证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更何况方青琅原本读书资质就不错,连叶仙人自己也不忘夸奖自己的这位大弟子,眼界堪比夏国大儒。至于这大儒具体指的是谁,叶仙人倒也没细说。既然能跟大儒齐名,足以证明起码他在读书上是涉猎广泛、见解超群。多年以后,每当别人这样夸方青琅的时候,他其实都很不在意。因为他一直弄不明白,他明明看了很多书,师父也教了他很多别的东西,他的起点比很多世家子弟的起点都要高很多。可为什么独独在面对当年那个叫王若素的小姑娘时,她嘴里提到的很多东西,是他从来不知道的。她看过的书自己没看过,她提到的书里的人、事、物,都是他没听到过的。而那时候,她不过是夏国东土部登州府管辖下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落落凤坡的普通小孩而已。更可怕的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她不仅有机会得到比自己更多的机遇,还凭借自己的努力把这些机遇抓住了,生生把学到的所有知识融会贯通,化为己用。

虽然,他并不在意出身;虽然,这一切并不能阻碍他们成为朋友;可每每想到此事,方青琅依然觉得,即便自己再如何不介意,但是不得不承认,天赋和机遇,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最难得到的两样东西。

它们不以你的贫穷或者富有而选择。你贫穷,它们不会特意来助你一臂之力;你富有,它们也不会有意避之千里。它们选择你,或许仅仅就真的只是因为,你就是你!

思及此事,方青琅总是会暗暗下定决心,督促自己不能骄傲自满,得更加勤奋努力才行。虽然自己有师父叶仙人这样的能人相助,起点高、资源广,但比不过有的人天赋高、机遇好。“不公平!这样太不公平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