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路(2/2)
凌霄门,入门弟子大多非富即贵,穷人家的孩子,入了门不会缺吃短喝,他们每年过节回家走亲戚,免不了传凌霄门的好,以致每年的新人入门,多得如过江之鲫,他们盼着能拜入宗门,求一个安身,或扬名立世。
但是凌霄门的收徒严格,不管外门内门弟子,都要求过三门。
三门依序是十二柱;太极图;春秋鉴。
三门中,十二柱最易,只需完整踩踏过石柱,就算过关。
石柱是在凌霄门广云台上,总共十二根,根根高九丈,都是大理石柱,柱子绘浮雕,缠白云飞鹤,盘龙飞凤舞,相生相环。
第一门的考核重在轻功和分辨力,轻功了得的人,飞上石柱顶端,不过三踩两脚之事,而分辨方位,成了疑难之一。
十二柱是左右,也就是西东方向各排列着六根柱子。
凌霄门的正门朝南开,南边是入口大门,北上坐着巍峨屹立的主殿凌霄宫。
凌霄宫坐北朝南,正对广云台屹立。
广场台分大小云台,一云台入门始起;二云台位于一云台之上。
凌霄门广场的云台,最大是一云台,中央依照太极八卦阵布了白纹石砖,石砖一块环着一块,绕城太极图。
太极图分内道外道,外道是十四天干地支,内道是太极阴阳相合。
第一门的十二柱,需要踏过石柱,顺时行走,这是很容易的起点,只是横生的枝节在于分辨懂得辰时区位,并非按照左右柱子绕成圈就是顺时,十二根柱子大同小异,它们看起来一模一样,却不一样。
石柱根据十二生肖排位,生肖标记在石柱底端,飞上石柱的人无法看清底下,他们落在上端后,会看到滚滚漂移的云,云团成海,云海汹涌,迷乱人眼。
参加考核的弟子只会看到云层,看不清柱子,即使方位上定了左右西东,也不能准确的判断,只要他们站在石柱上,就会陷入迷障,分不清东南西北,更不可能知道变得散乱的石柱顶端,哪根在左,哪根在右,哪根是寅时,哪一根是丑时,除非新人弟子有足够定力,细心,还有精熟一点子丑寅卯,那么这一关不过一个跃身动作。
相对第一门,第二门的要求过于简单粗暴,要人精通奇门遁甲之术,这就有点难为了,时辰区位还能靠死记硬背,而奇门遁甲重在一技之长,他们需要一点根骨和才学,若然走不过一张太极图所千变万化出来的迷幻之境。
这第二门比第一门难通关,接着第三门,就是直面危险。
广云台二台上,放置一口圆盘大口春秋鉴,
春秋鉴似鼎,无足,始作青铜鉴,为盛水器,后命名春秋鉴。
春秋取之生发于春,萌芽在新,而入秋硕果,收获累累,故而得名。
春秋鉴中盛满水,水中栽芙蕖,芙蕖五年开一次,凌霄门新收弟子,顺应芙蕖花开,每位新入门弟子,需持净瓶,入山中汲水,往春秋鉴中浇灌,成功灌溉者,当是凌霄门弟子。
这一门最是难以通关,它看似最容易,实际最难,因为众新弟子要拿命悬在山林中,挂在百兽口中。
春秋鉴的水取自凌霄门后山中的春秋山上,就在每一片树叶上,在晨露里。
每位新弟子需要持净瓶,赶往春秋山,跨过险途路遥,入山峰,从山脚下,走到山上,一路汲水。
他们是要一滴一滴的收集,不能擅自取了哪里的水滥竽充数;
而且要有足够勇气,沉得住气,时刻警惕着应付周遭随时可能出没的妖兽。
“总之,想入凌霄门,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留守宗门胜地。”
顾华熵负责给新人讲解考核规则,他花了四天时间。
新弟子喜欢寻根究底,有人大胆提问,“若害怕想放弃怎么办,山中危险,要出人命怎么办?”开口的弟子,是位男弟子,长得壮实,大家伙听他说怕死,掀起一片嘲笑。
“既然害怕,何必报名拜师。”有人轻蔑反问;
“就是,没本事还想入凌霄门,怕不是走错地了?”底下坐着的众弟子,争相起哄,他们个个当自己所向无敌,没有人同情说了实在话的男弟子。
顾华熵收起地图,地图还是他自己画出来,为了这些新人,他未少操心,可看着吵闹起来的课堂,他不想劝止。
“你们再吵,我把你们丢出去。”连衡站在上边陪同大师兄站了一整天,看着这些心浮气躁的新人,他拿着每年那套收人的本事,想着和声和气跟他们讲话说不通,只能用吼,威胁,他觉得自己是个脾气很好的人,可因为一些什么都不懂的狂妄子弟,他变得越来越暴躁了。
“咳。”枢绫是天枢院大长老的第五个弟子,每年就是他陪着天璇院一起劳心劳肺的给这些人收拾烂摊子,听着狐假虎威的师弟又在不平一声吼,他忍住想笑的冲动做和事老,“第三门的考试,每人会拿到一枚竹烟弹,用来释放信号,参考途中遇危险,可以求救……”
顾华熵悄悄过离开,他返回瑶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