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1章 生变(2/2)
如今大靖朝瞧着强盛,且百姓安居乐业,瞧着是一派的盛世景象,但是隆安帝身为皇帝,当然是知道如今的实际情况的。
大靖朝确实是还强盛,可有些事情,他也隐约有感觉的。
而六皇子在这份折子里,言辞犀利一针见血的提出了长此以往,大靖朝将会与前朝一般,最终民不聊生,虽然在隆安帝看来,有些危言耸听,然而隆安帝却也认为,确实是由此可能。
这种情况,须得引起重视。
而六皇子在其中也极力建议隆安帝,再情况尚未变得严重之前,便改变这种情形,防患于未然,总比将来亡羊补牢要强。
隆安帝深以为然的同时,又有些欣慰,为六皇子能够冒着得罪世家的危险,有胆识、有魄力上这个折子,而欣慰。
“如今瞧着,朕这个儿子,也不是一味想着取巧的啊。”隆安帝感叹了一声,心底着实为难。
身为帝王,要狠得下心,但却不是狠毒。
六皇子展现出的品质,着实让他有些高兴,又有些不喜。
范公公只听着,并不说话。
赋税的变革,不是一件小事,隆安帝已经存了心,却也不可能在没有完善措施的情况下,立即便推行。
他细细沉吟许久,终于选出了一些人,叫进宫来,商议此事。
沈琰官位还不够,但沈文和本就在御前听用,有参与廷议之权,便知道了此事,虽然六皇子上折子的时候,沈文和并不在,但这会儿,却也猜测到此事和六皇子有关。
沈文和只听了一会儿,便知道这个折子,意义重大,而上呈折子的六皇子,也会让隆安帝另眼相看。
六皇子和燕王之间,绝无和解的可能,六皇子得势,与燕王而言,并非好事,可沈文和清楚知道,这折子上的建议若真能施行,对江山社稷、对百姓而言,却是有极大利益的。
他心情有些复杂,然而面对这种做好了,能够青史留名的事情,沈文和忍不住怦然心动。
他心中,甚至还萌生了一个想法。
等晚上回去,沈文和翻来覆去睡不着,王氏见他这样,不由奇怪问道:“夫君可是有心事?不如说来与妾身听听,妾身虽然不懂,但说出来,夫君说不定也会舒心点。”
王氏命人为沈文和端来温水,然后便让值夜的人,从屋里出去。
沈文和沉吟了半晌,忽然开心问王氏:“若我去西南,你可愿意?”
王氏呆了一下。
西南?
西南乃是燕王的封地,沈文和是要去西南,有什么公干么?王氏这么想,却又觉得不对,若只是去公干,沈文和不会这么问。
“夫君要去外放去西南?已经确定了么?”王氏虽然对政事上所知不多,但生在官宦家族,便也立即想到了这个可能,脱口而出询问。
沈文和摇头:“非也,是我自己想去。”
王氏怔住了。
沈文和如今前途正好,隆安帝很是器重他,且在御前,是最能表现的时候,沈文和竟然自己想被外放,这
王氏不能理解。
但她心中尚存着天真,不似一般人考虑得失考虑的比较多,听闻沈文和想去,便道:“夫君比妾身聪明,既然夫君有此心,妾身自然不会阻拦,只要夫君考虑清楚便可。”
沈文和觉得极为舒心。
王氏面貌并不十分出色,他当年议亲时候,也有许多选择,然而他选了王氏,果真成婚后,事事顺心,夫妻之间虽然说不上如胶似漆,但在心灵上,却也是极为契合的。
沈文和抱了抱王氏:“先睡吧,我还要再考虑一下。”
虽然话是这么说的,但沈文和心底的冲动,却是越来越强烈,无论他用多少种理由说服自己,都没有让他熄灭这种心思。
他当然知道,现在御前把品级提升起来,而后外放先辅政、再主政一方,而后重新升入京城,会让他的品级提升更快、仕途更顺利,然而他更想做些实事。
沈文和这段时间,本是一点都不想看到燕王的,除了探望沈采苡,他根本不想踏足燕王府半步,然而如今有事,沈文和便请见燕王。
燕王正在房,听到沈文和请见,大为惊讶,急忙让人请进来他这两日也去过温泉庄子,然而沈采苡瞧着温柔,实际上有些疏离,让燕王着实苦闷。
可合布勒已经打算月底离开,他也有许多事情,要和合布勒秘密商谈,也不能长住温泉庄子,只能不舍离开。
而之后,又忽然发生了六皇子上了任民考疏的事情,柏先生和俞先生通了抄誊出来的全文后,大为赞赏,并全力推荐燕王在西南施行此法。
两位先生还告知燕王,因为六皇子的这个折子,怕是这次的事情,隆安帝为了不让六皇子受到杨德妃的牵连,可能处置杨德妃和杨家的时候,会很温和之前隆安帝可能会发雷霆之怒,公布杨德妃的罪行,而后公开处置她。
六皇子难免会因此,被人诟病。
可如今,隆安帝说不定,会寻其他借口,把杨德妃软禁起来,或者让她病重去世之类,避免影响六皇子名声。
他们谋划这么久,本以为六皇子此次会被压制,以后翻身几乎没有可能了,但如今,事情却更多了许多的可能。
所以他们在紧急商议如何应对此事,燕王又走不开了,他日日孤枕难眠,却也莫可奈何。
而沈文和,这段时间,对于他的邀请,也是找了各种借口推脱,他也知道,沈文和在生气,所以不好强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