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6章 写信(2/2)
除了殊丽无双的容貌,她还有聪敏才智,可以说是才貌双全了。
“此事你安排下去便可以,反正在把事情捅给三殿下之前,你也先要处理我大伯父的事情,中间这段时间,足够燕王殿下决定到底要不要这么办,若他不同意,定然会与我联系,那到时候咱们再想其他法子。”
沈采苡倒是想给高伟彪解释,不过事情解释起来,需要费太多时间,沈采苡最近很忙,真抽不出空来。
高伟彪一想也是,便恭敬应下,告退后,前去处理此事。
沈采苡晚上,与沈文和一起,去了沈琰房,把今天高伟彪禀告的事情,以及自己的应对方式,通知了沈琰一声。
避免沈琰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做事相冲突。
沈琰如今对沈采苡放心的很,而沈采苡这次的应对,也并无问题,甚至说是考虑的极其长远,沈琰没有道理不同意。
对于他被赵渐东设套的问题,虽然之前已经知道,但因为不清楚具体是何事,沈琰感情并不强烈。
如今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沈琰恼怒又后怕。
“这次我沈家能逃过一难,多亏了你们兄妹俩。”沈琰感叹,诚心实意对两个后辈道谢:“大伯父替我沈家上百口人,谢过你们俩。”
“大伯父这是说什么话。”沈文和站在沈琰身边,正容说道:“我兄妹二人,难道就不是沈家人了么?为自家人做事,何用言谢。”
沈琰拍了拍沈文和肩膀,感慨不已。
父亲英年早逝,让他们沈家兴盛的道路半途断绝,而弟弟沈瑛不大成器,导致他很长时间,只能独立支撑沈家,辛苦,又如履薄冰。
便是小心再小心,还是被人算计了。
好在,现在沈家后继有人,沈琰只觉胸怀大畅。
至于季夫人之事,沈琰也要与李氏谈谈,让她以后口风紧一些。
从沈琰房出来,沈文和问起沈采苡燕王新府邸,如今进度如何。
待得新府邸落成,燕王与沈采苡的婚事,就会提上议程,对沈文和来说,沈家的命运、个人的前途抱负固然重要,妹妹沈采苡的幸福安康,也十分的重要。
沈采苡歪头想了想,“似乎那些旧物刚刚拆完,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呢。”
之前的府邸也很是不小,拆很需要一段时间;而且新建府邸的材料,从外地运来,或者是雕琢打磨,也是需要时间的。
沈采苡其实不是很急。
“这么慢?”沈文和却不太满意,但也不好去催工部之人。
沈采苡佯装伤心:“已经不慢了……何况,如今燕王殿下也不在京城,哥哥是不想看到采苡,所以才急着把采苡嫁出去么?”
沈文和无奈看她一眼,沉默片刻后,与沈采苡说道:“听说你让鲁嬷嬷制了不少药丸个燕王殿下,这很好;燕王殿下才是会与你共渡此生之人,殿下虽然生性寡言,但你们成婚后,想来亦是能互相敬爱的,你多放些心思,在燕王殿下身上。”
沈采苡点点头,“哥哥放心,我会的。”
自己做的孽,自己总的偿还完啊,沈采苡能怎么办,只能慢慢表现出她对燕王的、属于男女之间的那种重视和爱戴了。
如今看来,还是有些成效的。
起码哥哥都误会了。
挺好的。
“你身为燕王殿下未婚妻子,记得多对燕王殿下嘘寒问暖,信也要勤写,多联系……”
分开前,沈文和再次叮嘱。
沈采苡回到得真园,想起哥哥沈文和的话,她忍不住有些心烦。
但哥哥说得对,有些事情是她该做的。
而且她本来就已经想好了,要亲近燕王……沈采苡让人备好笔墨,与燕王之间的公事来往,走的都是暗卫密件,那这种私人信件,又该说些什么?
沈采苡想了想,提笔写字。
她没注意燕王喜好,但没关系,她可以说自己喜欢看游记,喜欢听各地的风土人情,让燕王每到一地,就买地方志给她,然后如果燕王有空,还可以给她口述下燕王自己的感受……
这样一来,不但是第一次写私人信件的话题有了,之后围绕着各地风物,话题会源源不断,不需要她每次都绞尽脑汁,想着到底和燕王聊些什么好。
信的末尾,沈采苡加了几句关心的话,无非是叮嘱燕王好好吃饭好好保重之类。
她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觉得十分完美,便放在了桌案上,等墨汁干了,才收入信封。
沈采苡想了想,暂时似乎没什么能送燕王的,也就不再纠结了,直接让人把信给燕王送去。
这封信,走的是驿站,十分的光明正大。
燕王此时离京并不太远。
刀剑甲胄之类,都十分沉重,路上走的很慢,而送信之人,单人一骑,十分快捷,追上燕王,是很简单的事情。
燕王前脚接到沈采苡关于对于安州铁矿处置意见的来信,尚未来得及回信,就又接到了沈采苡光明正大送来的另一封信。
他有些惊讶,打开看了之后,就更惊讶了。
这是……他和沈采苡第一次交流关于双方自身的事情,而无关大业。
燕王恍然想起,沈采苡是很爱看游记的……
他微一沉吟,开口唤道:“松墨。”
“殿下。”松墨立即应声,恭敬站在了燕王身边,等待燕王吩咐。
“遣人进城,去把本地地方志、以及描述本地风土人情的,买一些,送给沈六姑娘。”
面对燕王吩咐,松墨有些惊诧,燕王竟然学会投其所好的送礼了?
下一刻,他就听到燕王说道:“她和我要。”
松墨沉默了一下,应声退下,却听到燕王又吩咐:“买全一些。”
等买来,松墨问燕王,“殿下可要给沈六姑娘回信?”
沈采苡对于安州铁矿事件的处置办法,燕王思索良久之后,是赞同的,并在松墨离开的时间里,已经写了信,分别寄送给高伟彪和沈采苡,此时听松墨询问,他直接摇头:“不了。”
该说的事情和谋划,都会在密信里说,没必要专门再写一封信。
至于沈采苡信中让他说说本地的风土人情……买来的里肯定说的比他详尽。
燕王很满意自己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