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明月化星 > 第二百零六章 崇祯失据

第二百零六章 崇祯失据(2/2)

目录

曹文诏自然记得圣旨里的话,他好声好气的招待这位宦官比就是想打个马虎眼吧,没想到,这死太监金子拿了却没认账。曹文诏不得不耐心解释道:“高公公,大同北面的互市已经被哈察尔的一万五千兵马占领了,他们对大同虎视眈眈。宣府北面的关口外也有科布多部和科尔沁部的三万人马。如果我们把西北大军全撤走了,整个晋北四府二十二县不出一个月会全部失陷。那时,就是南边的太原和上党,都不一定保得住!。所以,必须把四万步军留下防守。本将率全部的三万五千骑兵,可以四天时间就到京畿附近!不会干碍王事的”。

“那也不行,咱家只管圣旨!圣旨上写的明明白白!曹总兵,你敢抗旨吗?”,高太监不依不饶的喝道。这连称呼的口气的变了,威远伯的尊称改成了曹总兵。

曹文诏虽然爵位封了,但是官职还是大同总兵,宣大总督的职务是由留守在京城的兵部尚杨嗣昌遥领。崇祯只是让曹文诏代理总督之权,文官任总督和巡抚来节制武将,皇帝和文官对这个原则从来没松手过。

这白白胖胖的高公公这话引起来众怒,除了几个总兵和副将,其他的都是老军户。他们的家族的人,都世世代代生活在宣大防线当军人,现在京城危机就要放弃了宣大防线的防守,不管他们家人和整个山西百姓的死活了。“刷”的一下,所有将领全部逼了过去,对高公公怒目相视,就差拔刀相向了!

曹文诏心里哀叹,看来皇上慌了分寸了,要不然不会下这样的旨意。要不然,这姓高的太监也不会对这问题死咬着不放。其实,在曹文诏看来,清兵即使是到了京城;以京城高达五丈的城墙和六万兵器甲盾精良的五大营军对,就算不能击退清兵,守城也无忧。

曹文诏招了招手,众将退回原位。众将摄于曹文诏的这几年的权威,不再对传旨太监动武,但脸上的神色将他们态度表露无遗。谁赶全部带走兵马,他们就向谁翻脸。即便是曹文诏亲自下令也不行,就算他们勉强同意了,出去军营后立即引起士兵哗变!

曹文诏只好向胖太监继续说道:“高公公,皇上的目的,是要我们率军回去勤王。是要咱们打败清兵,如果我将四万步军也带回京,这光路上的行军就十天,这延误的战机,谁也承担不起!再有,如果我们都走了,关外的蒙古军攻陷了整个山西省。曹某敢肯定,即便我们在京畿打败了清兵,完成了勤王军令。我们也必死无疑!”

“因为山西失陷,六万百的百姓或死于鞑子刀下,或者流离失所,或者延误了春耕导致夏秋是闹饥荒而死。天下官员们一定的会弹劾问罪,这最先被杀头问罪的,就是我这个西北守将和您这位传令的太监!我们两个一定死在所有人前面!”。

曹文诏这番话,把高公公说懵逼了。他是一个目光狭隘的太监,哪想过这么,不过这里面的道里说清楚后,他也懂了。封建时代,谁都有错可以问罪,唯独皇帝永远是神圣的,皇帝永远是对的。那向谁问罪?当然是大臣和太监了,而太监,就是天生为皇帝背锅的角色。

他高公公这两年才得王承恩大总管赏识,得以进入皇上法眼;但这日子刚有前途,就这么不明不白死了,他也不乐意!

再加上,刚才武将们一副要对他生吞活剥的眼神,着实让他害怕。即便,他现在对曹文诏嫉恨,但现在也不敢发作。于是,低声道:“既然军务上事情,曹总兵最清楚,那曹总兵就看着办吧。不过,三万五千骑兵,要四天到京城的期限,您可别忘了!”。说完,他转过脸去,对谁也不搭理。

坐在一边的监军李公公,知道曹文诏把这个姓高的给得罪了。这要是熟悉官场规则的人,不会当面反驳这些宫里出来的人;而是私下里把人家请到一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惜,即使学慢慢学圆滑的曹文诏,对这些文官的套路还没学到家。

这李公公本名李舒,就是出生宣府蔚县,因家穷养不起,被送进宫当了太监。这个李公公,和臭名远扬的大太监王振是同乡,但人品却截然相反;他监军西北的四年,暗地里帮过卢象升和曹文诏不少忙,从没给他们添乱。

想到这里,李公公起身对高公公行礼说道:“高公公,他们都是武将;这直来直去的臭脾气,我这几年都习惯。可他们对朝廷的忠心,李某敢向高公公保证;大家都是为了朝廷的大事”。

有了李公公的一番话,这胖太监也有了一个下台的台阶,脸上的怒气少了三分。曹文诏和其他将领也感激的看了李公公一眼,他们是武夫,但人家这份好意他们岂会不知。于是,他们都向高公公赔了罪,这才把事情说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