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综]和古代名人同在 > 第170章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23

第170章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23(2/2)

目录

“坏了,我也给忘了,走,赶紧走,如今来看病的人越发的多了,这和药有关的都不是小事儿,回去和郎君说,到时候咱们一起过去瞧瞧,顺带学着怎么采药,这可是大事儿。至于郎君说的吃的……这个倒是次要的,不说咱们不缺吃的,就是缺,也比不得山上方便,反倒是以后,那些佃户估计能用这个糊弄一下嘴,不至于饿肚子。嗯,若是这么说,咱们更该学仔细了,说不得等着那些人回来,还得咱们教给他们呢。”

作为管家,很多时候的工作那就是调和调度、承上启下,既要顾着主家的需求,又要照顾到下头人的生计,不是一般的难。特别是阿玉家这样,隶属于底层的小士族的管家,因为奴仆稀少的关系,那事儿更是繁琐的很,几乎连着佃户的吃喝拉撒都在他的管辖之内,不是一般人真心管不好,逼的人都往全才方向发展。而像是福寿叔这样的,连着采药都琢磨着学的,那更是……真的是做的很周全,很到位。

那么有这么一个好管家,不说阿玉这里如何信任倚重,那些当初逃难的佃户能不记得他?怎么可能,这不是,就在离着这庄子一二日路程的南方,就有那么一支人数不少的队伍,正艰难的往这边行进着。

“三丫,还走得动不?要不爹背你?”

“不用了爹,你背弟弟吧,弟弟脚疼了。”

“憨子,来,这车上还能做一个小的呢,让三丫坐上来吧。”

“五叔,要不这车我来拉吧。”

“六奶奶坐上去吧,咱们轮着拉就是了。”

“不用,没多少路了,我走得动。”

四五十个人,十来家人家,扶老携幼的一伙子人虽然穿的和乞丐一样,除了两个堆着一些破烂被褥的木头拉车,几乎人人都在艰难的行走,可他们菜色的脸上却没多少凄苦,相反还带着几分希望之色。

“快要春耕了,不知道郎君回来了没有。”

“那可是秦家祖地,郎君怎么也不会丢下不管的。”

“只要能种上地,就不怕了,如今有野菜果腹,熬到秋收都不怕。”

“南面虽然比这里暖和,野菜也多,打鱼也能混日子,可这日子也太危险了,若不是咱们相互扶持,那泥潭子里的土龙都能将咱们都吃光了。”

“可不是,还是种地更实在。”

“郎君家的牛也不知道还在不在。”

“没牛也不妨事,家伙事儿在就成。可惜了咱们去年的粮食了,唉,要不是让那群人给糟蹋了,咱们怎么都不用这么费劲逃难。”

“家伙事儿?那一定在,全叔上次就说帮着埋起来的,谁没事儿往地里挖这个。锄头什么的,又不能当兵器使唤。”

“就是不知道房子……那些杀千刀的,一把火他们痛快了,可苦了咱们了,唉,咱们这回去住哪儿呢?想想都发愁。”

“有管家呢,一定不会没处安身的。再不济,庄子里头搭个窝棚,咱们也能睡个安稳觉。”

“对,有管家呢,到时候咱们和管家赊点米粮,这日子就又能顺当的过起来了。”

瞧见没,一个个的都指望阿玉和福寿叔呢,可见他们这前头的工作真心是很必要啊!不然怎么安置这些心心念念回来的佃户乡亲?若是乡亲们失望了,那阿玉一心经营的名声可怎么办?民心这个东西,若是连着自家乡亲都不说好,还有谁信你真的好?想想项羽的江东子弟,想想人刘邦动不动减税维护的老家基本盘,就知道这本土民望的重要性了。

而等着这些人回来,不说田地荒芜的问题解决了。就是其他的……阿玉不管是想干啥,这人手上还会发愁?比如这建房子什么的,还能要他自己干?还用教手艺这样的交换?像是这样的依存关系,阿玉连工钱都不用给,下头的佃户就能屁颠屁颠的将事儿都给办好了。

就是再有什么对外的麻烦,比如遇上零星的溃兵什么的,只要不是被偷袭,好歹也能拉出人来对持了对吧。即使真怼上什么的,作用未必很大,好歹人数也能撑个场面不是。

说到底,顾三他们这样的,到底还是远了些,到底不是自己人啊。这一点阿玉知道,福寿叔知道,就是全叔也知道,只是很多事儿心里知道,嘴上却不好说而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