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做皇帝的宠妃(2/2)
说到此处,喀丝丽的声音有些哽咽,显然是又羞又怕。
从喀丝丽入宫,乾隆几乎每日都在宝月楼碰壁,偶尔与喀丝丽坐在一处说话、近处端详她的美貌、嗅吸她的体香……已经喜不自胜,此刻,听到喀丝丽说出“我愿意留在紫禁城”,乾隆顿时欣喜若狂,连道“好!好!好!”,并对佘淑娴道:“皇后,还是你有办法啊!”
佘淑娴笑道:“香公主此番改变,全因皇上荣威浩荡,四海臣服,臣妾不过是因势利导,与香公主陈述利害,让她明白何为天命何为天意。”
乾隆闻言,心情更加舒爽,笑道:“皇后谦虚了!”
喀丝丽见帝后言语虚伪,心中不快,对乾隆道:“姐姐还病着,我先上楼了。”
“喀丝丽……”
乾隆习惯了她的拒绝,倒也不生气,只是联系之前的那句“我愿意”,又觉得昨日让太监用狠手的行为有些得不偿失。
一番思量后,他对佘淑娴道:“皇后可愿陪朕去御花园走一下?”
“臣妾受宠若惊。”
佘淑娴淡淡说着,与乾隆一起走进御花园。
……
入御花园后,乾隆屏退左右,对佘淑娴道:“皇后,你到底用了什么办法,竟然可以让喀丝丽对朕说出‘我愿意’?”
佘淑娴道:“皇上,在大清子民眼中,皇上派兆惠出兵回部平定天下是君威浩荡。但在回部眼中,皇上的出兵决定让他们妻离子散,流离失所,难免对您恨之入骨。”
“关于这一点,朕已经向喀丝丽说过对不起,”乾隆道,“可惜她还太年轻,无法理解朕出兵回疆的无奈,听了朕的解释后,居然更加生气了。”
说到此处,乾隆叹了口气,道:“所以朕才格外好奇,皇后你到底对她说了些什么?”
“皇上,臣妾以为,香公主太年轻也太天真,与她说话,须得像哄孩子一样,于是擅自骗她说皇上您本不想出兵回部,但有奸臣在皇上面上挑弄是非,让皇上以为回部反叛,这才派兆惠大将军出兵平叛。”
“如今皇上已经知道真相,不仅原谅了回部,还杀了搬弄是非的奸臣,在京城划出回回营安置流离失所的回人,以后再也不会对回部出兵了。”
“皇后果然冰雪聪慧,香公主听过后是什么反应?”乾隆好奇问道。
佘淑娴道:“香公主听了臣妾的解释后,先是沉默,然后低声问臣妾,皇上是真的原谅回部,真的再也不会派大军去天上杀她的族人烧他们的草原吗?”
“回部既已诚心归顺,朕又怎么可能对他们赶尽杀绝!”乾隆理直气壮道,他有意做四海朝拜的有德明君,确实从未想过对回部赶尽杀绝。
佘淑娴道:“臣妾知道皇上不会再对回疆用兵,但在香公主面前,臣妾却不是这样说的。”
“你是怎么说的?”乾隆兴致盎然地问道。
佘淑娴道:“臣妾对香公主说,皇上斩了奸臣,原谅了回部,可如果没有香公主留在宫中提醒皇上,他日难保不会有新的奸臣向皇上进谗言,让皇上再度怀疑回部。香公主得知留在宫中可让回部的百姓安居乐业,终于态度松动。臣妾此后又多次出入宝月楼,与香公主说了皇上的许多英武事迹……”
“她可对朕满意?”乾隆追问道。
佘淑娴道:“自古美人爱英雄,何况回部民风彪悍,崇拜英雄。香公主听了皇上的英武事迹后,连连追问细节,怕是已经对皇上生了向往之心!”
“……喀丝丽的父兄本是回部著名的战士,她自小受父兄保护,难免崇拜英雄,说不定——”
想到香公主将像仰慕父兄一样崇拜自己,乾隆大喜,道:“朕决定,带喀丝丽去木兰围猎,让她亲眼目睹朕的马上英姿!”
“预祝皇上旗开得胜,美人在怀。”
佘淑娴恭维道。
乾隆被她的话弄得非常开心,但想到昨日之事,又难免阴郁,道:“霍青桐姑娘的事情,朕深表遗憾,希望喀丝丽不要因此记恨我。”
“皇上放心,臣妾已经吩咐内务府,凡是宝月楼内要的东西,务必送最好的过去!”佘淑娴道,“等霍青桐姑娘身体好些,臣妾会亲自召见她,安抚她,让她不再怨恨皇上,并且协助臣妾劝香公主归顺皇上。”
乾隆感受道佘淑娴的“贴心”,道:“皇后果然是朕的贤内助。”
佘淑娴谦虚地笑了笑。
这时,太监通传,说大学士刘统勋入宫求见皇上,佘淑娴作为后宫,理应回避,退下时瞧见永琪等多位皇子正在不远处的亭子里争论,不觉心念一动,走上前去:“你们在讨论什么,这么开心?”
闻言,几个皇子齐声行礼:“儿子给皇额娘请安!”
陪读的和珅兄弟等也躬身行礼,道:“奴才给皇后娘娘请安。”
佘淑娴让他们起来,问向为首的永琪:“你们方才在争论什么?可以说给皇额娘知道吗?”
永琪遂手指桌上,道:“皇额娘,儿子们正在讨论和珅从郎世宁处弄来的这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