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跃农门 > 第二十八章 技术学校

第二十八章 技术学校(2/2)

目录

等等,你说啥,织布?

那个说织布的小伙挠挠头,“织布咋啦。”

蓝山也道,“是啊,织布咋啦,我们男的力气大,织的布更紧一点。”

陆仁看着蓝山,“你也会织布。”

蓝山骄傲的一挺胸,“我们都会。”

陆仁记在心里,暂时没对此发表什么言论,“还学了什么。”

大伙面面相觑,还学什么?都说了啊。蓝山想了想,“我们就是这些了,要是别的就是还有巫医家的小子和他阿爸学着采药。”

“读书识字你们没有吗?”

“有啊,我识字。”

“我也识字,我还会算数呢。”

“就是,那些商人来收山货可诓骗不了我们。”

“你们汉人的那些个诗啊、词的我们不喜欢,山歌多好?要不是要和你们做买卖汉话我们都不想学,学了汉话,好多人自己族里的话也讲不好了。”

蓝山是寨主之子,对于各村山寨的情况有时也听蓝寨主讲,好些族老也不怎么会讲族语了,大家子一块聚会的时候,讲得大多是汉话了,只是中间杂着几句常用的族语,汉人将他们同化了很多了。

蓝寨主是不想太被同化,但大势所趋,族人们要和商人们交换东西,别说自己拦不住,就是拦了说不得就有官兵打上山了,但越是同化他的权力就越小,就看这几年县令他也得招待就能看出,要是老寨主的时候,那可是要县令拜山头的。

蓝寨主看着实在是拦不住了,只想着怎么个情况能让族人们利益更大、更加平和的融入汉人之中,我族果真是神人之后,正这般想着,就来了个汉人歌王。

如此双方接触更有由头了。

陆仁更是想与山民们找好交道,别的不说,陆仁眼中这些个少年,哪怕有些都娶了妻子了,但只要是没进过学堂的就是他的生源啊。

怎么引导他们上学,陆仁是细细打听山民们的情况。

整理了一堆的资料,陆仁、李月娘、赵六福在书房里开起了会议。

陆仁道:“这些个山民们有些排外,不爱与外界接触,并不怎么喜欢下山。大都是商人带着货物进寨子收货、卖货。本质原因是山民们自给自足,就是没有商人去交换,山民们内部也能交换物资生存的不错。”

“不过,圣上多年扶持商人来这边开商路也打开了缺口,起码我们没有言语不通的问题,但山民们做事考虑实际,对他们觉得无用的东西不肯学习,但是只看他们为了不被商人哄骗,识字识数还是个个都会的,证明他们并不是不聪明,他们只是不喜欢不能欣赏诗词,但我朝考科举必考诗词,山民们自然是考不了功名,没有功名,他们就更不想学。”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有动力来学诗词。”

月娘捧着脸问陆仁,“那我们用什么方法让他们学呢?”

陆仁给月娘一个捧场王的赞扬眼神,“利益,实用技巧的交换,来咱们县学,学得不错,成绩能得甲就可以换取一门实用技巧。”

赵六福早就看到陆仁与月娘的眉眼官司了,自然是加入道:“那是什么实用技巧?”

陆仁真是觉得越说越有劲,“我与蓝山打听了,他们的织布机还是很老旧的那种需要大力才能织出布匹的那种,但实际上我朝早就有更加省力,织布更加细,更加快的织布机的,我二伯就会做这种织布机,想来山哥、海哥也是会的,这就是一项实用技能,我不卖机子,只能是山民们有孩子来县学上课,用学分换这种织布机,学得好的,我更是免费教他们做这种织布机。”

“这样好,这样就是山民们没有考得功名,他们也有一技之长,不算是白来。”月娘与那些山民处了几天,也是处出了感情。

“还有姑父,山民们会识数,但不怎么懂生意经,我打算让你也开一门课。”

“我?”

赵六福吓了一跳,“不成,不成,我能教什么啊。”

“教人怎么做生意啊。”

赵六福还是不肯,“老爷,你不要为难我了,我学着做生意那也是跟着掌柜的一点一点看着,做着的,可没有人像夫子教书一样的教过我,我也不知道怎么教人啊。”

真不是赵六福觉得自己学得辛苦舍不得将自己的经验教出去,实在是做生意这年头讲得是悟性,他当年和掌柜的学,也是没有人提点的,一同的学徙能出师的没几个,这要是山民们幸幸苦苦上了学,来自己这换技术,自己没教会人家,那可咋办。

陆仁早就想好了,“姑父,你放心,你将那些个经验写出来,我给你捊顺了,你再讲。实际操作嘛,你带着他们小小的做一下,咱们先和他们讲明了生意的风险,没存在盈亏要我们负责的,再说,我们可以先教一点,他们觉着有用,那再想学,就再拿学分换。”

赵六福是愁得头都要秃了,但陆仁催着他写,他也只得硬着头皮写,这也是奇了,要平日里自己和人说点生意经也是能说出个一、二的,怎么一提笔就一个字也写不出了。

捧着一堆白纸,赵六福和陆仁道:“不成,不成,老爷,仁哥儿,你饶了我吧,我写不出。”

陆仁没法子,只好自己与月娘连夜里想了百来个问题,各种假设场景,比如怎么判断货物好坏,怎么保存货物、怎么运送货物、怎么估算货物的收价与卖价......而且具体例子到了货物比如说是药材就具体到了某种药材是人参还是金银花,山珍就具体到了那种蘑菇,蘑菇又具体到了是松茸还是羊肚菌。

看着眼前的一叠问题,赵六福是能答的自己答,不能答的去打听,待到去接家小的陆山、陆海回来一看,赵姑父是瘦了一大半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