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三国:江东从此无鼠辈 > 第208章 欲除外,先安内

第208章 欲除外,先安内(1/2)

目录

第208章欲除外,先安内

孙静望着严毅惊愕的表情,心中尴尬之余,更多的是紧张,唯恐对方出言拒绝。

他的后背绷得笔直,喉结上下滚动,双手不自觉地抓紧了衣袖,轻声说道:“少君,眼下不过纳采之礼,待到香儿十四岁时,再行亲迎不迟。”

本朝婚仪大抵依周制,遵循‘仪礼’规定的六礼,纳采是六礼中的第一步,即提亲之意,最后一步是亲迎,也就是正式成婚。

‘废话!我当然知道!难道你要我现在就和一个四岁的小丫头成婚不成’

严毅心中暗暗吐槽,没好气地瞪了孙静一眼。

孙氏对政治联姻的执念,今日他算是领教了。历史上的孙尚香以不足二十之龄,嫁给四十六岁的刘备。如今却是风水轮流转,轮到他来‘老牛吃嫩草’了。也不知将来史官笔下,会以何等笔墨来记载他这桩婚事。

严毅心中对这件事有些排斥,语气生硬地问道:“若是贵从女十四岁之前出了什么意外,此事又当如何”

孙静面色微变,这个问题正是他所担心的,孙坚虽然还有两个庶女,但嫡女只有一个,孙氏的选择也只有这一个,严毅显然不可能会娶一个庶女。

“若有意外,此事便作罢。”他沉默片刻,语气艰涩地回道。

严毅心里的不满消退了一些,锐利的眸子忽明忽暗,不时闪过思索之色。

眼下最要紧的,是控制孙氏宗亲和解除其私兵。待这两件事办妥,孙氏便如笼禽槛兽、网罟之鱼,纵有翻云覆雨之心,也难逃他的掌心。到那时,大小诸事,是黑是白,是鹿是马,还不是由他说了算

严毅心中既有计议,便不再迟疑,在孙静期许的目光下微微点头:“此事便依孙公所言。”

孙静紧绷的身躯顿时松弛下来,眉目间的忧愁消去大半。

两人议定这件事后,之前紧张的关系大为缓和,彼此眼中都露出了一丝笑意。

严毅拿起茶盏,仰头将茶水一饮而尽,倒悬空盏:“毅以茶代酒,敬孙公一樽。两家过往旧事,便如这盏中之水,过不留痕!”

孙静也一口将茶饮尽,笑着道:“愿严孙二姓同气连枝,世代相亲。”

严毅微微点头,放下茶盏,以后辈之礼请教道:“徐琨、孙河之事,以及故鄣之战中阵亡的孙氏旧部,恐成两家芥蒂之根。孙公以为,此事当如何化解”

两军交战,伤亡在所难免。故鄣之战爆发时,孙氏尚未归附于他,孙氏阵亡旧部的抚恤,其实与他并无直接关联。但他在收拢军心之事上,向来不遗余力,倒也不会吝啬这笔槥敛钱。

“少君颁布的槥敛令,已是极好。静以为,依照此令予以抚恤即可。”孙静神色一黯,眼角微微抽搐:“至于琨玉和伯海此事需加以隐瞒,对外宣称二人乃是战殁。”

他语气微微一顿,接着说道:“有三件事,不知少君能否做到”

“孙公请说。”

孙静注视着严毅双目,缓缓道:“其一,二人丧礼之时,少君可愿亲执缟素,临棺致祭”

严毅微微颔首:“可以。徐、孙、陈三位将军,当以列侯之礼治丧,其陵寝规制、明器仪仗,皆由在下承担。”

孙静听他提到陈武,知他是在收买人心,也不点破,接着道:“其二,少君当奏请陛下,为三人追赠显爵。其子嗣不论年幼,皆当荫袭要职。”

“自当如此,我即刻上表陛下。”

“其三,少君当厚待三人亲属。”

严毅沉吟道:“我愿以六百金及六百亩良田分赠三人遗属,以为养家之资。”

孙静眼角的细纹舒展开来,对他的出手大方很是满意,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如此甚好,此事再有我从旁安抚,假以时日,当可消除芥蒂了。”

他看了严毅一眼,低声道:“归附之事,关乎全族。家嫂吴夫人尚在堂,静还需与她商议,以做决断。请少君稍候两日,等静消息。”

严毅笑着点了点头,并不加以催促,如今最急的是孙氏,他急个锤子。

“此等大事,自当从长计议。”他语气悠然地道:“我会在钱塘备好三千金,贵族有所决断后,可随时取走。另外两千金,在下需要一些时间筹集,三月之内,当可奉上。”

五千金之数,堪称巨资,严毅分两次交付,孙静并不觉得意外,稍作思量,便应允下来。

事情议定之后,严毅命人设下宴席,款待孙静。

孙静婉言谢绝,不敢有丝毫耽搁,只说欲见伯符一面。

在殷离的带领下,他来到关押孙策的地方,密议了半个时辰,方才急步离去。

正如严毅所料,孙氏此刻已是焦头烂额,惶惶难安。

孙静尚未回到广德大营,便被程普派出的信使拦在半道,让他切勿再去营寨,以免有去无回。

孙静听完信使禀报,方知广德大营混乱到了何种程度,焦虑之下,匆匆啃了两口干粮,便策马朝曲阿奔去。

广德大营的局面,确实已经到了随时可能失控的地步,若非程普、韩当以命相搏,李丰、陈兰二人早已按捺不住要动手了。

冲突爆发的起源,正是程普带回营寨的那些骑卒。

陈兰抵达营寨当日,李丰便欲探查东寨,遭到韩当死命阻拦后,双方当场就爆发了激烈冲突,直到陈兰喝止,方才悻悻收场。

心怀不甘的李丰,当晚又心生一计,让陈兰引开程普、韩当,自己则带人强闯东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擒走了几个骑卒,逼问出了孙策陷入敌手的消息。

谁知刚刚离开东寨,便被匆匆赶回的韩当率军堵住,几名骑卒也被韩当当场砍死。

李丰只带了数百人,干不过韩当,只能含恨离去,回到大帐之后,便将孙策之事告知了陈兰。

但是他没有实证,陈兰将信将疑之下,也不敢做出过激举动。

李丰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苦劝道:“子韧,孙策失陷,断难再回!若是他投了严毅,与严毅里应外合,共击我军,后果将不堪设想!当务之急,应尽快夺取程、韩二人兵权,以防生变!”

陈兰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上的缠绳,时而紧握,时而松开。

他当然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但他也清楚,如果李丰传递的信息有误,自己贸然卷入其中,恐酿成兵变,局面更是难以收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