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棋谱(2/2)
谢知意嘴角噙着一抹恰到好处的浅笑,对着余少云盈盈福身,姿态优雅,“多谢娘娘厚爱,妾身实在惶恐。娘娘那棋谱定是稀世珍宝,妾身受之有愧。不过娘娘这般慷慨,妾身若推辞反倒显得小家子气了。往后定当潜心钻研,不辜负娘娘的美意,也盼着能在棋艺上有所进益,不扫了陛下的兴致,为宫中增添雅趣。”
她言辞恳切,既不显得过分谦卑,又将对余少云的感激表达得淋漓尽致。
紧接着,她转向方允娴,同样优雅行礼,“方贵妃谬赞了,知意不过是对棋艺略感兴趣罢了,得陛下垂怜教导,才有了些许长进。方贵妃心思细腻,才情出众,于琴艺、书画等诸多方面都见解独到。知意往后还得多向方贵妃请教,若能在这些方面也有所提升,便也算不辜负在宫中的时光了。”
萧浔对后妃们间的言语交锋仿若未闻,目光早已被不远处一盏极为精致的灯笼牢牢吸引。
那灯笼以金丝为骨,轻薄的蜀锦为面,其上绘着一幅“海上仙山图”,云雾缥缈之中,亭台楼阁若隐若现,宛如真有仙人居住其间。
灯笼底部,垂着五彩琉璃坠子,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好似仙乐悠悠。
“陛下,这盏灯笼乃是尚衣监特意为今日宫宴精心准备的。”刘永顺见皇帝注目,赶忙上前介绍,“其制作工艺繁复,耗费数月时间才得以完成,单是这蜀锦,便是精选蜀地最上乘的丝线织就。”
萧浔微微点头,走到灯笼下,抬手轻轻触碰那五彩琉璃坠子,听着清脆声响,眼中满是欣赏。
待目光落到灯笼下悬挂的灯谜纸条时,他嘴角勾起一抹兴味的笑,转身面向一众嫔妃,“这灯笼做得如此精巧,其下灯谜定也有趣。众爱妃不妨猜猜,若猜对了,朕必有赏赐。”
一时间,嫔妃们交头接耳,目光纷纷聚焦在那灯谜之上,眼神中满是跃跃欲试。
谢知意主动道:“陛下,妾身已得了陛下和皇后娘娘赏赐的棋谱了,这灯谜便不凑趣猜了。”
萧浔闻言,目光转向她,眼中闪过一丝别样的意味,笑道:“爱妃倒是知足,既如此,那便随你心意。”
其他嫔妃见状,心思各异。
有的暗自撇嘴,觉得谢知意不过是故作姿态,有的则眼神更为热切,想着定要在萧浔跟前展露一番。
“爱妃不猜,就由爱妃把谜面念出来吧。”萧浔给谢知意安排了个活儿。
“好啊。”谢知意走到萧浔身边,
萧浔低头,瞬间,谢知意发间那股若有若无的淡雅香气萦绕鼻尖,令他心神不禁一阵摇曳。
只可惜,今日正值十五,按规矩他需前往启元宫,纵有满心绮念,却也只能按下,无缘与佳人亲近。
谢知浑然未觉萧浔眼中一闪而过的遗憾,念道:“头上青来身上白,水里生来水里长,别看瘦长黑心肠,有人爱吃有人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