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繁花笺 > 第三十二章 朝堂

第三十二章 朝堂(2/2)

目录

徐御史声音清朗,振振有词:“陛下,魏珑身为兵部右侍郎,在军饷调配一事上拖沓延误,致使前线将士物资无法及时送达,严重影响军心士气。此等行为,辜负陛下圣恩,危及边疆战事,罪不容诛!”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有的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真假;有的面露惊讶,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弹劾毫无准备。

萧浔脸色愈发阴沉,看向兵部尚书问道:“此事,齐尚书可知情?为何未曾上报?”

兵部尚书齐镐上前一步,神色凝重,拱手回道:“启禀陛下,微臣听闻魏珑处理军饷调配时偶有迟缓,以为只是个别情况,且魏大人经验丰富,能尽快解决,所以未及时禀报,是微臣失职。”

萧浔眉头紧皱,他深知军饷关乎国家安危,半点马虎不得,沉声问道:“魏珑,你有何话说?”

魏珑走出队列,面色苍白,强作镇定,跪地说道:“陛下,微臣冤枉。处理军饷调配,微臣一直尽心尽力,绝无拖沓延误。”

“近来西北边境战事频繁,军中需求大增,可天气寒冷,连日大雪,道路泥泞,运输极为困难。微臣已竭尽全力,调动所有资源,确保军需尽快到位,只是过程中难免有延误,实在无奈。”

“至于徐御史说严重影响军心士气,微臣不敢认同。臣多次派使者前往前线,解释情况,安抚将士,让他们知道朝廷没忘记他们的辛劳与牺牲。微臣一心为国,忠心可鉴,望陛下明察秋毫,别让微臣蒙冤。”魏珑说得情真意切,十分悲壮。

朝堂气氛瞬间微妙起来,一些与魏珑交好的大臣纷纷点头附和,觉得情有可原;另一些则面露怀疑,认为即便有困难,也不能成为延误军需的借口。

萧浔目光锐利,扫视全场:“徐御史,你说的延误之事,可有确凿证据?魏珑说的不可抗力,是否属实?”

徐御史从袖中拿出一叠文书,双手呈上:“陛下,这是各地军需调配记录和前线来信,详细记载了军饷和物资延迟到达的时间、地点,还有部分将领因物资短缺向朝廷发出的紧急求援信。微臣并非凭空指责,都有据可查。”

魏珑脸色更白了,但仍强自镇定,辩解道:“陛下,运输途中艰难险阻众多,虽有记录,但内情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一位平时与魏珑不合的大臣站出来,高声道:“陛下,臣认为即便有难处,魏大人身为负责军饷调配的要员,本就该提前谋划。如今这般延误,实在难辞其咎,怕是有失职之嫌。”

魏珑的好友立刻反驳:“陛下,天降大雪,非人力能抗拒,魏大人已经想尽办法,延误实属无奈,望陛下明察,别让忠臣寒心。”

朝堂瞬间吵成一团,各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萧浔充耳不闻,专注翻看呈上的文书,每一页都看得极为仔细,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

许久,他猛地合上文书,“啪”的一声拍在御案上。这突如其来的声响,瞬间让朝堂的争吵戛然而止,众人都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

“军饷是军队根本,关乎国家安危,前线将士在浴血奋战,我们在朝堂之上,怎能如此儿戏!此事必须彻查清楚。”他稍作停顿,看向大理寺卿,“罗适,朕命你立刻组建彻查司,会同刑部、都察院,全力彻查此事,不得有丝毫偏袒隐瞒。”

罗适上前一步,拱手领命:“臣遵旨!”

萧浔又看向魏珑,目光审视:“魏珑,调查结果出来前,你暂且停职反省,不得干预调查。若真如你所说,朕自会还你清白;若有不实,国法难容。”

魏珑面色如土,伏地叩首:“微臣遵旨。”

萧浔目光再次扫过群臣,语气严厉:“诸位爱卿,今日之事,给朝堂上下提了个醒。无论官职大小,都应各司其职,尽忠职守。任何懈怠失职之举,朕绝不会姑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