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揭露勋贵之害(2/2)
不过,两人也习惯了。
毕竟,朱雄英说的每一件事,都关系到大明的国运,的确是马虎不得。
“如今天下,虽已太平,但仍有许多事情,尚未完善。”
朱雄英顿了顿,继续说道。
“比如,朝廷至今不知天下究竟有多少良田,也不知这些良田在谁手中,每年所纳赋税几何。”
“因此,治本的第一步,便是丈量土地,厘清大明所有耕地,尤其是那些富商勋贵们的土地,更要彻底清查!”
朱雄英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这些富商和勋贵,仗势欺人,巧取豪夺,低价收买了大量原本属于百姓的土地,让百姓无田可种,却还要承担沉重的徭役。”
“待到这些土地被清查出来,首要之事,便是将这些土地归还百姓。”
“要让所有百姓,皆有地可种,有田可耕!”
朱雄英的话,掷地有声,字字珠玑。
朱元璋听了,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元末乱世,百姓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量土地荒芜。
再加上连年天灾,百姓为了活命,不得不将手中的土地贱卖给那些富商和勋贵。
这导致了大量百姓无地可种。
而那些富商和勋贵,则利用自己的特权,少交甚至不交税。
可朝廷登记在册的土地数量并没有减少,这些赋税,
最终还是落到了那些有地的百姓头上。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那些负担不起的百姓,只能走上卖地卖身的老路,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天下百姓,苦勋贵久矣!”
朱雄英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而悲凉。
“这些勋贵,仗着自己曾为陛下打下江山,便自恃功高,只知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
“只要朝廷尚存,这些人便可富贵一日。”
“若仅此而已,倒也罢了,最怕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些勋贵仗着功劳,除低价收买土地外,更会肆意侵占土地,此乃最为可怖之事!”
“低价收买土地,虽令人痛恨,但终究是你情我愿,可侵占土地,则会直接令一个中产之家破产,甚至家破人亡!”
“彼等如同趴在大明身上的寄生虫,肆意吸取脂膏,以整个大明供养其身,满足私欲,至于大明死活,百姓死活,于彼等而言,皆无关紧要。”
朱雄英的话,如同一把把尖刀,狠狠地刺进了朱元璋的心里。
他突然看了一眼身边的蓝玉,还有那些淮西勋贵们。
这些年来,他们干的不就是这些事吗?
自己对他们的赏赐,不可谓不丰厚。
可他们还是不满足,肆意侵吞土地,霸占良田。
仗着是跟着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一个个心高气傲,目中无人。
除了自己,他们谁都不放在眼里。
尤其是淮西勋贵们,除了自己能镇住他,也就只有自己那病重的儿子朱标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感到一阵头疼,一阵心寒。
淮西勋贵,这群人啊,可以说是朱元璋起家的班底,最早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
论勇猛,个个都是战场上以一当十的好汉;论忠心,那更是没得说,
朱元璋指哪儿他们打哪儿,绝无二话。
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只要朱元璋一声令下,这些人眼都不会眨一下,直接就往里跳。
朱雄英提到的那些勋贵侵吞土地的事儿,其实朱元璋心里跟明镜似的。
毕竟,锦衣卫可不是吃素的,
这帮特务就差没把那些勋贵每天吃了什么拉了什么,都给朱元璋汇报的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