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医案杂记(2/2)
##大事年表
**正德十二年(1517)**:
-春:枫桥命案,收养思雨
-夏:创办济世堂
-秋:破获宫廷奇案
-冬:七星连环案告破
**正德十三年(1518)**:
-春:推行医改新政
-夏:赴苗疆查案
-秋:处理海商案
-冬:平定宫廷之乱
**正德十四年(1519)**:
-春:医改大成
-夏:思雨成才
-秋:创立验尸新法
-冬:完善医政体系
**【其四·史料依据】**
本书所涉史事,均本于正史:
-《明实录》
-《明史》
-《洗冤集览》
-《本草纲目》
-地方志书
-时人笔记
案件虽为虚构,但皆符合历史背景,人物关系、政治事件、民俗风情力求准确。
**【其五·故事梗概】**
主角原为现代某重点医院法医科主任,意外穿越至明代正德十二年(1517)的苏州府。为避身份怀疑,屈就师爷之职。因办案手段独特,逐步展露才能,后受朝廷征辟,创设检验科道,推动司法变革。
全书以断案为经,历史为纬,展现:
-法医技术的革新
-司法制度的变革
-社会风俗的变迁
-家国天下的情怀
**【其六·创作特色】**
1.案件设置:
-结合史实背景
-融入时代特色
-凸显推理过程
-体现专业知识
2.人物塑造:
-主角:法医出身,为人谨慎,专业严谨
-思雨:养女,天资聪颖,继承衣钵
-配角:立体丰满,符合史实
3.情节设计:
-案情与历史事件紧密结合
-个人命运与时代变革交织
-专业探案与人文关怀并重
**【其七·写作目的】**
1.展现法医学发展史
2.揭示历史变迁规律
3.弘扬司法正义精神
4.传达人文关怀理念
**【其八·预期影响】**
本书旨在:
-普及法医学知识
-展现历史真相
-引发社会思考
-传承文化精神
至正德十二年孟春,谨识。
##卷末小识
此志所记,皆余亲历亲证,不敢掺杂臆测。医案必现场亲验,命案必躬身调查。正史可考者据正史,野史可证者参野史。有所缺失,宁缺毋滥。望后人读之,可得些许启发。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余虽年届古稀,犹记当年种种,历历在目。今将此志付梓,聊以自慰,亦可告慰天下同道。
时在嘉靖三十年春,棘圜居士谨识。(以主角的口吻写的,宝子们别误会哈,作者本人并非医学和法医学专业出身,只是喜欢看法医罪案类的剧,故此有了这本书。有专业的宝子们如发现有纰漏和不专业之处敬请多多见谅!o(*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