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抵达舟山(1/2)
朱棣判决之后,将钱塘县令刘昆带走了,说日后亲自带他进京受审。
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后,有些懵逼。
钱塘县令刘昆他还是有些印象的,这人听闻一向干练,能力出众,这怎么就被下人给蒙蔽了呢。
再说,这钱塘受到倭寇的袭扰,正是需要人稳定地方的时候,这朱棣怎么能在朝廷的调令,没有下来之前,把县令给抓走了。
这一个不好,地方可能就乱起来了。
正好,这个时候,朱元璋的车驾,刚好经过了县衙的门口。
此时县衙的门口,已经被大量前来报名投军的百姓,堵住了,他们一个个情绪高昂、热血沸腾,要前往抗击倭寇,为自己、为钱塘、为大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朱元璋挑开帘布,看着县衙门口,大量的百姓聚集在那里,他皱起了眉头,心中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这县令前刚刚被朱棣带走不久,这县衙就乱了起来。
“胡闹!简直就是胡闹!”朱元璋有些不满的说道。
随后,命人前去打探这些百姓,为何在县衙门口聚众。
很快,打探消息的锦衣卫就回来了,他看向朱元璋,神色有些古怪的回答道:“回禀陛下,那些聚集在衙门门口的百姓,不是在闹事。”
“他们都是报名,参与抗击倭寇的。”
闻言,朱元璋一愣。
这么多人争先恐后,居然是在报名参军,抗击倭寇?
有没有搞错?
如果不是这钱塘县令刘昆,已经被朱棣带走,朱元璋甚至会以为,这些人是刘昆安排在这里,演戏给朱棣看的。
用来体现他对大明百姓,管理有方。
朱元璋打了这么多年仗,还是第一次看到,有百姓报名参军,这么踊跃的。
要知道,历朝历代招募士兵,都是极其困难的,几乎都是强行征召,要么就是徭役而来。
封建社会,几乎没有人愿意去当兵,甚至宁愿去做流民,做乞丐,都不愿意参军。
所以古代的刑罚里有一条,充军的判罚。
朱元璋也因为这个,设置了军籍,且对户籍制度严格管理,世代不可转籍,只有这样,才能让军队保持一个稳定的数量。
但是,没想到在钱塘,他居然看到了居民百姓,踊跃参军,抗击倭寇的场面,这让他如何不震惊。
“本地居民为何对参军如此踊跃,是不是受到了什么胁迫?”朱元璋开口问道。
那名锦衣卫闻言,摇了摇头,回道:“禀陛下,根据卑职的打探,那些人,应该是没有受到人胁迫的。”
“他们一个个好像都对倭寇,不共戴天一样,喊着要为国捐躯,还钱塘太平。”
闻言,朱元璋更加的纳闷了。
如果真的如此,那就说明刘昆在钱塘管理的,确实很不错,根本就不像是朱棣所说的,是玩忽职守的庸才。
略微思考了一会儿,依然想不明白,朱元璋便不再去想。
要是实在想知道,直接追上去,当面问问朱棣和刘昆不就行了。
他看向了前方,沉声道:“加快速度,追上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