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发布假消息(1/2)
很快,在全国各地,到处都有这样的谣言,流传出来。
“听说了嘛,现在有人出银子收宝钞。”
“早就听说了,我家里的宝钞,昨天就全部拿去,换了一点银子回来。”
“你是不是傻,五十两面额的宝钞,才能换一两现银,这不得亏死啊。”
“不换留着干嘛,留着也是废纸一堆,好歹换回来心里舒坦点,我劝你也赶紧去换,换点银子回来吧,听说这是朝廷知道,咱们民间的宝钞,已经成了废纸一张,所以才出点银子回收的。”
“好像马上就要废除宝钞制度了,如果现在不去换点银子回来,以后手里的宝钞,就真正的成了废纸了。”
“真的假的,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
“你别声张,我有个朋友在衙门,上次听他说,朝廷现在都在讨论,废除宝钞的事情。”
“还有这事?那我的赶紧回去,把我家的宝钞,给换了去。”
一时间,朝廷要废除宝钞制度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
因为怕民间的百姓们不满,所以出了一点银子回收宝钞,让老百姓不至于血亏。
这样的谣言,被民间很多百姓所相信。
甚至为了让天下人,更加的信服这个谣言,朱元璋还真的在朝会上,当众提出来了,要废除宝钞制度。
有了大明皇帝朱元璋的背书,这个谣言的可信度更高了。
不少之前还犹豫不决,手中持有大量宝钞的的巨商们,此刻脸色难看无比。
他们通过自己的关系渠道,从朝廷官员那里打听到了消息。
当今皇帝朱元璋,确实有打算要,废掉宝钞制度。
听到这个消息的他们,完全坐不住了,迅速的找到了,回收宝钞的人,将自己手里的宝钞,开始压价兑换。
随着时间的流逝,谣言的发酵,到了最后面,甚至一两现银,都可以换到,两百两面额的宝钞了。
很快,民间几乎所有的宝钞,都被回收了上来,兑换一空。
虽然这些曾经持有宝钞的人,每个都亏损了不少,但是他们一个个心里都松了口气。
在这些宝钞彻底沦为废纸前,好歹多少挽回了一点损失。
回一点血是一点血。
见到回收宝钞的事情很是顺利,朱元璋那边也开始着手,计划的第二步了。
准备要在全国各地的衙门中,开设银行,专门用来进行宝钞和现银的兑换。
就在他思索着,要怎么在全国铺开实施,这项计划的时候,朱棣领着任以虚找上门来了。
听着太监的禀报,朱元璋让朱棣和任以虚两人进了上书房。
反正自己也刚好在苦恼,怎么在全国推广银行的事宜,正好任以虚来了,也可以问问他的意见。
朱元璋看着进来的两人,开口问道:“老四,你这次干嘛来了。”
朱棣看向朱元璋,回道:“回父皇,孩儿这次来求您点事。”
见朱元璋没有说话,只是疑惑的看着自己,朱棣赶紧答道:“孩儿想让父皇将银行的事情,交给我来操办。”
闻言,朱元璋一愣,他刚好在为,怎么在全国,设立银行而着急,这朱棣就来毛遂自荐了。
他看着朱棣,饶有兴致的问道:“你为什么要揽下这个差事呢。”
朱棣略微思索之后,道:“为父皇分忧,为大明解难,是孩儿分内的事情。”
“再者,孩儿那秦淮河的官妓,每天都能有源源不断的现银进账,这个宝钞和现银之间的兑换,孩儿定能办好。”
听着朱棣的话,朱元璋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了任以虚,问道:“你呢,你有什么意见。”
任以虚沉声回道:“禀陛下,我觉得这个差事,也确实非燕王莫属。”
“不仅仅是因为,燕王手里的秦淮河官妓,握有大量现银,更重要的是,如果秦淮河,也开始接受宝钞消费,那就能说明很多事情了。”
“是能带动那些,豪绅富商,重新认识宝钞的价值。”
闻言,朱元璋微微颔首。
任以虚说的很有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