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人人都是圣人(1/2)
方孝孺抬眼看去,就只见到,那一处小小学堂是用竹子搭建而成,依山傍水,旁边有溪流刷刷流淌而过。
而在那学堂当中,此时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跟溪水声相映成趣,只觉一片平和景象。
“是个治学的好地方啊。”
方孝孺轻轻感慨了一声之后,就是走了过去。
跟着他就只见到,在微风吹拂当中,草帘掀起,一个身穿黑袍的和尚,却是在那先生的主位上,在那教导着孩童念书识字。
和尚?
这是怎么回事?
方孝孺的脸色有些古怪了起来。
“哦对了,这位大师,本来乃是得到了陛下赏赐僧衣的大师,佛号道衍,后来恰好跟少爷认识,就一直住在家里,没事就跟少爷讨论佛法。”
“而如今,因为上一个先生已经走了,他看不得孩子们失学,这才来充当几天先生。”
“这样啊......”方孝孺倒是无所谓的点点头。
如果说别人听到,这是一个被朱元璋赐过僧衣的和尚,可能会颇为敬畏。
可是方孝孺是真没什么感觉。
别说是被赐下什么僧衣......就算是科举出来的状元,榜眼,探花又如何?
还不是得乖乖的来翰林院中熬上几年?
只能跟在自己屁股后面晃而已。
至于被赐下什么僧衣......那只能说明,这个和尚在朱元璋的测试当中,连个好名次都没能取得,然后才会被赐下什么僧衣......顶多算是个安慰奖而已。
不过无论如何,身为和尚,也是要读不少经书的,此时教一教小孩子,倒是也足够。
方孝孺也不在意,上去就要打声招呼。
然而......走到一半,他就是脚步一愣。
因为这时,只见到那学堂当中的姚广孝,竟是在那讲的双目精光闪闪,颇为有神,显然是来了精神。
只是那内容......却是让方孝孺听了,露出了一副活见鬼的神色。
就只听到姚广孝在那讲述道:“你家少爷的学问,以三字概括,就是当圣人!”
“人人都是圣人,人人都有良知。但是人们之所不懂得自己有这个良知,最大的原因,就是良知被遮蔽了,就好比禅宗所说的自性本心被遮盖,以至人们无法证
得一样。”
“你们年纪还小,没有受到过世俗污染是,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打好根基,都要明白,你们不可能陷入于蝇营狗苟当中,而是都要立志,当圣人!明白吗?”
姚广孝目光如鹰,扫过了孩童们。
“学生明白!”
而孩童们则是一个个的都在那正-襟危坐,大声说道。
“这,这都什么妄论?!”
而在那听到这些话语的方孝孺,却是一副见鬼的神色,当场就绷不住了啊。
当圣人?
开什么玩笑!
圣人也是你能当的?
你也配当圣人?
自古以来,大家都是以圣人为榜样。
公认的圣人,也就只有孔子,孟子,那寥寥几位而已......
多少年了,都没有再出过什么圣人......
也就是本朝立国之时,才又确立了朱熹为圣人,成为朱子。
在天下所有人心目当中,这几位圣人那都是顶天立地,不可冒犯的人物,大家学习这几位老祖宗的学问就完事了。
至于成为他们......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啊!
这就好像一个当兵的,若是想通过奋勇杀敌,成为将军,那自然算是很有志向。
但如果你说想当皇帝.....那他妈的是大逆不道啊!
反正这一时之间,方孝孺都是接受不了这等教育。
这不是教坏了孩子吗?
偏偏这个老和尚这些歪理,还都是从孔孟学问当中延伸出来的,倒也不是他的一家而言,只是对其进行了曲解而已。
不行,我得将其纠正回来!
要是让这些孩子真信了这些大逆不道之话,怕是会害了他们的一生!
“大师此言差矣!”
这时,随着话音落下,他便是走进了学堂当中。
而姚广孝微微抬眼,看向了方孝孺,挑了挑眉头:“你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