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神探1546 > 第146章 嘉靖:朕的一心会是何反应?(一更

第146章 嘉靖:朕的一心会是何反应?(一更(2/2)

目录

“摆驾!”

去年十月,夏言不仅负责纂修郊祭之礼,还被提拔为侍读学士,并在御前讲解经史。

小小的给事中能有这等荣耀,不知羡煞了多少朝臣,就连大权在握的大礼议新贵都十分警惕。

当朱厚熜摆驾文华殿,就见夏言已然垂手立于殿外。

此人面容清癯,眉如剑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虽已年过四十,却仍保持着青年人的俊朗轮廓,只是眼角多了几道细纹,反倒更增几分成熟的魅力。

“臣夏言,拜见陛下!”

朱厚熜最喜欢的,还是对方的声音,不疾不徐,字字清晰,清越如玉石相击。

“进来吧!”

两人入殿,夏言行至御前七步处,按礼制再行大礼。

“夏卿平身,今日为朕讲解《尚书》洪范篇。”

“是!”

夏言起身,缓步走向御案左侧特设的讲席,步履稳健,衣袂轻扬,每一步都恰到好处,既无急促之态,也不显拖沓。

讲席上已备好茶水与笔墨,夏言落座开讲。

他的科举成绩并不理想,但并不代表他于经史典籍上没有浸淫,此时将《洪范》中的五行、五事、八政等概念与当今朝政相联系,时而引述先贤言论,时而结合本朝事例,将深奥的经义阐释得深入浅出。

最难能可贵的是,不比那些精力不济的老臣,起初精神饱满,很快后继无力,夏言讲解持续了近一个时辰,声音依旧是清亮如初,毫无倦意。

朱厚熜对于内容其实不甚在意,他经过这些年的统治,已经琢磨出自己的一套治世之法,所谓御前讲解经史,主要是为了收士大夫之心,摆出这个姿态给外人看。

但对于夏言的声音,他是真的喜欢,每每听着,就觉得疲惫和烦恼尽去:“今日听卿家讲解,学识渊博,见解独到,朕受益匪浅。”

夏言连忙起身行礼:“臣才疏学浅,蒙陛下不弃,敢不尽心”

朱厚熜放松了一番,只觉得舒服多了,看着这位新晋的宠臣,突然道:“张逆替死之说,你可有耳闻”

夏言道:“臣有所耳闻,只觉得颇多荒谬。”

朱厚熜眉头上扬:“哦你有何看法”

夏言道:“锦衣卫、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合力办理此案,绝不会容许贼犯被调换,死的定是二张无疑!然不可放任这等谣言传播,动摇朝廷威信,得查出幕后是何人指使,也要查出百姓为何这般轻易相信了这等谣传!”

朱厚熜微微点头。

之前他问那四个家伙二张到底死了还是没死,他们明明都在现场,却连一句准话都不敢给,而夏言却敢下此断言,承担责任,三言两语间,高下立判。

朱厚熜很欣慰,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夏卿可愿查明此事”

夏言心头一振,毫不迟疑地道:“臣愿为陛下分忧!”

朱厚熜微微颔首:“既如此,朕便命你为刑科给事中,监察刑部之案!”

夏言稍稍一怔,垂首领命,心头不禁有了些失望。

他原本很是火热,因为陛下给予了自己表现的机会,职务应该能动一动了。

他如今虽然获得侍读学士之位,但本职还是吏科都给事中,地位实在有些卑下,而年龄也不小了,再不出头就没了出头之日,对于官职当然是渴望的。

结果没想到,仍旧是都给事中,只是从吏部调到了刑部。

都给事中位卑权重,能够对六部实施监察,但终究品阶太低,这等要案难道不能给他更大的品阶和权力么

亦或者,陛下对于方才的所言并不满意

朱厚熜看着夏言退下,倒是很满意。

他要的就是臣子患得患失,这样当真正得到了自己的提拔,才会欣喜若狂,生出由衷的敬服与忠诚来。

这种驭下之术可谓屡试不爽,唯独……

朱厚熜突然间想到了一心会。

恰恰因为有了那场解散的风波,他反倒特别关注起这个信手为之的学社来。

国子监一心堂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注视之下,人数仍然太少,哪怕宁缺毋滥,区区九个人也不够瞧。

所幸终于知道提拔自己人了,步子依旧小了点,翰林院编修转六部主事本就是正常调任,哪怕是礼部也算不上什么,战战兢兢的,怎么能体现出天子的荣宠

而今出了二张假死之案,朱厚熜再度有了兴趣,招来专门负责联络的内侍:“去国子监看看,一心会对此可有反应”

吩咐之际,朱厚熜并没有报什么希望,然而当内侍再度入内时,却禀告道:“陛下,一心会查明一桩旧案真相,事关死囚替换与大理寺少卿汤沐,已将旧案嫌犯送入顺天府衙。”

斜倚在榻上的朱厚熜,手中的西游刚刚翻开,身体猛地一挺:“什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