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林海人家 > 第100章 最困难时刻

第100章 最困难时刻(2/2)

目录

父亲很高兴,只要他毕业上班就好了,家里少了一份开销,还能多一份收入,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这天,二丫从林业局回来拿生活费,父亲没在家,母亲愁容满面的说:“这一到月底,家里的钱就花光了,你爸爸不在家,我又从来没和别人张嘴借过钱,你回去和同学先借点,过几天你爸爸发工资再还给她。”二丫见家里的日子这么难,只好含着眼泪点点头。

父亲晚上回来时,二丫已经去火车站了,母亲把二丫回来拿生活费的事和父亲说了一遍。

父亲听后起身就跑,他来到方近山家借了几块钱,又匆匆忙忙的跑去火车站。火车刚要进站,父亲把钱交到二丫手里说:“好好学习吧,不要老想着家里的事,钱的事不用你操心。”

二丫上了火车,手里紧紧攥着父亲送来的钱,看着父亲苍老的身影,她禁不住哭出声来。

自从李进才命丧熊口后,父亲也不去下套子了,只是经常去打鱼。这天,父亲下完网正坐在沙滩上休息,一个身背半自动步枪的人向他走来。父亲认识这个人,他叫索图,是敖鲁古雅鄂温克自治乡的猎民,经常在这一带放养驯鹿。鄂温克族人都喜欢喝酒,而且喝的很多,喝多了就耍酒疯,所以政府对他们的酒控制的很严,每个月每个人只能供应二斤酒。这点酒对于他们来说什么都不是,但没办法,有钱也买不到。所以他们就趁外出放牧的时候,拿些猎物和别人换酒喝。索图找父亲换过几回酒,父亲就是和他这么认识的。

鄂温克族是大兴安岭的原住民,据说是清朝时期从俄罗斯进入我国大兴安岭的,现在是我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之一,是游牧民族。他们居住在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一带,世代以打猎为生。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把他们都集中到一起,教他们学会放养驯鹿,并给他们配了半自动步枪,专门打猎。那个时候还没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所以他们扛着枪到处打猎。他们把森林里的驯鹿都集中到一起放养。

驯鹿,又叫四不像,蹄子像牛,角像糜鹿,脸像马,尾巴像驴。

是一种生活在北极和中国大兴安岭地区的哺乳动物。驯鹿的体型中等,身长可达2.5米,体重可达200公斤。它们有长而直的角,通常有主枝和许多分枝,雄性的角比雌性更长。驯鹿是食草动物,主要以地衣、苔藓、树叶和藻类为食。它们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冬季繁殖,每胎通常只有一只幼崽。驯鹿被广泛用于科学研究,它们头上的茸可以代替鹿茸入药。

鹿茸每年可以收两次,鹿茸割了,还是会长的,而且一条鹿,一般一年割两次鹿茸,如果不割,时间长了,鹿也会撞墙或者撞树,把老的鹿茸撞掉。割掉的鹿茸就会供给制药厂。

驯鹿不能圈养,只能放养,他们每把驯鹿赶到一个地方,就在那里安营,支起一个撮椤子,在那里居住。

所谓的撮椤子就是一个圆椎体的帐篷,四处有窗帘,冬暖夏凉,待这里的草都吃尽了,他的再换一个地方放养。

他们打到的猎物也得上交,政府每个月会给猎民发工资。鄂温克人的孩子生下来就有工资,他们的待遇也是极好的,生活用品都是国家供给,也不用花钱。

索图来到父亲面前用生硬的汉语说:“老大哥,又没酒喝了,你想办法给弄几瓶酒来,我用猎物跟你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