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留下守火场(2/2)
父亲安慰说:“雪莹,你也不要太难过了,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谁也逃不过这一劫,况且文老先生都这么大年纪,也没什么遗憾的了。”
第二天中午,张虚若家传出雪莹的哭声,父亲知道是文老先生过世了。他心中一阵悲痛,赶忙前往文家帮忙料理后事。整个小院弥漫着哀伤的气氛,前来吊唁的人们脸上都带着凝重。
父亲帮着布置灵堂,看着文老先生的遗像,不禁想起老人讲述的往昔岁月。在葬礼上,雪莹哭得眼睛红肿,父亲在一旁不断安慰着她。周围邻里们也纷纷感慨文老先生一生善良,为人正直。
处理完文老先生的后事,父亲回到家中,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望着窗外的景色,仿佛看到文老先生还在河边悠闲地散步。
父亲以前没事的时候,文老先生经常找他聊天,尽聊一些他协助抗联打鬼子的事。每次父亲听的都很认真,文老先生一直把父亲当做知己。
这天夜里,父亲做了一个梦,梦里文老先生笑着对他说感谢,还说希望大家都好好活下去,享受如今的美好生活。
第二天清晨醒来,父亲深吸一口气,带着这份对生命的感悟重新投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这年夏天,林业局进来一支铁道兵工程部队,他们是来修大兴安岭一带的铁道线的,这支队伍有好几万人。
大兴安岭开发十来年了,国家需要大量的木材搞建设,林业部决定往大兴安岭深处开发,准备多建几个林业局,党中央就派出这样一支铁道兵工程部队。
林业局按照上级的要求,配合这支铁道兵工程队,往大兴安岭深处修铁道线。
首先得把铁路工人的住宿问题解决,林业局所有能住人的地方都住了人。父亲的隔壁就搬来一家人,这家共有七人,一个大人,六个小孩。大人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个子不高,身材消瘦,六个小孩是她的孩子,大的有十二三岁,最小的还在她怀里抱着,看起来也就六七个月大。
父亲的隔壁本来是王启年住着的,王启年被大火烧死后,他老婆拿着他的丧葬费回农村老家了。房子是公家的,只允许住,不允许卖,所以王启年的老婆走后,这房子一直空着。
父亲是个喜欢清静的人,他担心隔壁的孩子吵闹。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几个孩子虽小,在妈妈平时的教育下,个个都很老实,并不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整天吵个没完,他这才放下心。
也许孩子都太小吧?那个中年妇女没有出去工作,每天在家里看着自己的几个孩子,做做饭。她平时也不怎么出门,每天都待在院子里,她也不让孩子出去玩。
这天中午,工程队派人给她家送来一车原木捎头当柴烧,她把孩子背在身后,费力的把一根根原木捎头往院子里搬,样子很是可怜。
父亲见状急忙跑去帮忙,并问那妇女说:“你男人呢?怎么没见他?这种活哪是你们女人干的。”
那个妇女感激的看了一眼父亲说:“孩子的爸爸刚去世,家里就我们孤儿寡母。”随后又叹了口气说:“日子难过呀!”说着抹起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