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冰之官阶 > 第135章 丢了色彩

第135章 丢了色彩(1/2)

目录

第135章丢了色彩

苏誉来京城上学没有联系乔慧雅,因为他知道乔慧雅去国外读研了,更没有联系蔡湘等人。一是怕给别人添麻烦,二是怕给自己找麻烦,光是应付那群公子小姐们的酒局,就够他头疼。

徐涛这阵子跑到深圳考察通讯项目去啦,苏誉呢,则每天在他那十来个四合院里溜达来溜达去的。一会儿跟一群老爷子在天井下下下棋,一会儿又坐在大院里听听京腔唠唠嗑,偶尔还去公园跟一群老头儿打打太极拳。回到住处,有柳雅茹给操心吃饭、端茶倒水,把他伺候得跟个大爷似的,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美,这期间还认识了不少知识文化渊博的老头老太太们。

去芝加哥上学的事,萧然已经落实了,也不用他操心什么,就等到过完年过去报到入学了。

这天清晨,苏誉打完拳,一屁股坐在公园长椅上。这时,一位满头银发的老爷子也打完拳,乐呵着走了过来,也坐在苏誉旁边。“小伙子,你这拳打得可真不错,姿势那叫一个美,力道也足得很呐,用一个词形容就是虎虎生威。看你年纪轻轻的,站有站相,坐有坐姿,一言一行也很不简单呀!不过,我总感觉你眉宇间好像藏着什么难以决断的心事,咱们也认识好一阵子了,你也别嫌我多事,要是信得过我,咱俩就唠唠嗑,说不定我的经验能帮你化解心里的疙瘩呢。”

老爷子南头银发,精神抖擞,显瘦的脸上一双鹰隼般的眼神,看言行举止不是学者就是上位者退休。苏誉也是个尊重老者的好青年,听老爷子都这样坦诚相待了,他也不好噎着藏着,索性爽朗一笑道:“老人家,谢谢您的夸奖,也佩服您的眼力。我呢,还真有点难以割舍之事,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龌龊事,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于是,苏誉把自己的情况大致的说了一遍,最后又说到了自己准备弃仕途而去国外求学的事。

听完苏誉毫不避讳的介绍,老爷子先是大吃一惊,惊的是一个二十三岁的县级正职,惊的是苏誉的火箭升迁速度,更惊的是年纪轻轻不爱慕虚荣,不贪恋钱权,对别人一辈子奋斗而不得的终身追求说放弃就放弃,而且非常果决的准备出走他国,宁可一辈子游走在世界各地,做一个闲散学者,也不想再踏入国内的仕途之路,这是何等的气魄和对前途的失望。

尤其他规划设计的节能减排计划,正是目前国家发展所面临的窘迫与困惑。老人思索良久,才凝重的说道:“年轻人,你是个人才,你所做的一切有利于社稷,有功于人民,是国家之福。”

苏誉淡淡一笑“不,我还是有些人眼里的罪人,因为我阻挡了他们的升官发财之路,破坏了官场的潜规则,动了有些人的奶酪,这些人才是决定这个国家方向的人。一是被罢官免职,灰溜溜的离开体制,当然了这是最好的结果。最有可能的就是以莫须有之罪牢底坐穿,或者和我父母一样死于非命。老人家你说,我这算临阵脱逃还是明哲保身?”

“这难道就是你弃仕途于不要,弃社稷于不顾的理由?”老人惊讶的说道。

“我不怕禽兽作怪,就怕乌云遮天,因为我看不到希望。”苏誉说道。

老者望着一脸落寞的苏誉,心里一阵唏嘘不已。顿了片刻,他沉声说道:“你说的这些情况让我想起了最近一个大丑闻,听说南江省委书记,现人大副主任刘俊良被双规,几个官场中的子女也被立案调查。整个凌江被翻了个底朝天,现任南江省委书记曹锟被停职调查,凌江市委市政府基本瘫痪,涉案官员达三百多人,涉案黑恶财团势力多不胜数。刘家大院有百亩之大,是清末凌江知府的宅子,从里面搜出来的黄金古董等价值一千多个亿,半个凌江市的房产都是刘家的,地窖里的现金奢侈品堆积如山,很多都已经腐烂成灰。刘家到底有多少钱,很难估计,因为他们在国外还有产业,很多资产都转移出了国外。

让人心痛呐,也许是我们太放纵了自己人!不过,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在打击腐败之中,有关部门是有魄力的,上级主管部门是有决心的,难道这样的结果,还不能给你信心?”

苏誉摇摇头,淡淡一笑道:“老人家,他们以为他们做出了姿态,老百姓就会高呼万岁,他们这种有选择有目的的执法才是最可怕的。因为他们不是在追求公理,他们在平息怒火,平衡势力,这也是我看不到希望的直接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刘家到富可敌国的地步,也不是一天两天所能积累的财富,作为一个地方大员,这么重要领导,竟然没人监管。难道他们的所作所为,大家都不知道吗?不,大家都知道,那为什么不去查?是因为大家都是同一类人,查谁不查谁不是党纪国法说了算,是个别人的好恶最终才能决定的。他们宁可相信一个准腐败分子的捏造诬陷,也不会相信一个青年的基本情操,哪怕他才进入体制两年多时间,即使他想腐败,那还得有权利有机会吧?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一个没根基人的前途命运,还因为这个人无足轻重,不会给他们带来利益损失,也许他们把所有人看的和他们一样的无耻吧。

老人家,您千万别告诉我,他们也有可能被蒙在鼓里。公器私用,装聋作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都成为普遍现象。这也是我最失望,也是令我最恐惧的,你敢把自己的一生交到这样一群不靠谱的人手里吗?”

听完苏誉的论述,老者有些语塞,想反驳,好像无从反驳。想赞同,但也心有不甘,因为这也是他为之奋斗过得希望。突然之间感觉黯然失色,那个让他为之骄傲的颜色没了,眼睛里只有灰蒙蒙的一片。

两人沉默了片刻,老人这才叹了一口气,幽幽的说道:“大家把身家性命托付给了他们,他们却把希望交给了魔鬼。这样的生活还不能让他们满足,贪得无厌会毁了社会,毁了国家的根基。你糊弄我,我糊弄你,最后被糊弄完的只有社稷。”

说到这里,老者又顿了片刻,目光炯炯的盯着苏誉道:“年轻人,如果所有的青年但都像你一样,放弃自己的责任理想,把阵地腾出来交给一群昏庸无能之辈,你觉得这个社会还有未来吗?”

苏誉呵呵一笑道:“老人家,切莫用道德去绑架任何人,要知道,在利益面前,道德简直就是鸿毛,我又怎会愚蠢到为那所谓的道德去舍身取义呢?历史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告诉我们,官员这个行当宛如那永不干涸的泉眼,只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愈发庞大,直至撑爆体制,压垮脊梁,一切方能画上句号,这便是政权难以逃脱的宿命。”

实际上,一个人犹如沧海一粟,想要改变整个社会谈何容易,能改变社会的唯有坚如磐石的制度。倘若制度失去法律的庇佑,而法律又沦为个别人的玩物,个别人为达目的肆意篡改,那么一切都将如决堤之水,泛滥成灾。那些妄图坚守制度的人,最终也只会被制度这头凶猛的巨兽碾压得粉身碎骨。我的父亲便是如此,他始终坚守制度,扞卫社会公理,可最终却落得个车毁人亡的凄惨下场。官方给出的结论竟是正常车祸,若不是我锲而不舍,恐怕真相将永远被掩埋。自那时起,我的心便凉了!”

……

回到居住的四合院,他心情平复了很多,对有些事情也不太纠结了,决定不再逃避现实,吃过早饭,他开上徐涛的车去了党校。这是一辆虎头奔,也是徐涛这里比较像车的车,那些跑车他是不碰的。

学校正在上课,由于有身份牌,他直接把车开进了学校教职工停车场。这时候,刚好一节课结束。

他已经决定今天办理完退学手续,收拾行李离开。走过教研楼时,恰逢尤思雅下课。身正不怕影子斜,苏誉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他也没有逃避,恭敬的招呼道:“尤老师好!”

尤思雅也看见了苏誉,突然心里有些委屈,她急忙走上前,仔细的端详了苏誉片刻,欣喜的说道:“太好了,你终于回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