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宏愿(一)(1/2)
第二百九十二章宏愿(一)
暮霭沉沉,余晖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洒下斑驳光影。温鸢正坐在妆台前,手中的螺子黛在细长的眉上轻轻描绘。
“殿下,殿下,老爷回来了。”丫鬟绿枝匆匆忙忙地奔进屋内,声音中带着几分急促,打破了屋内的宁静。
温鸢手中的动作一顿,缓缓抬起头,目光透过铜镜,望向绿枝,轻声问道:“我记得常陈今天好像是去荡亲王府了吧,怎么样,常陈脸色是喜是悲?”她的声音轻柔,却难掩其中的关切与担忧。
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元常陈了。身为荡亲王元鸯唯一在世的儿子,元常陈的生活却被笼罩在已故大哥元常雍的阴影之下。自小,他就不断地被拿来与战死沙场的大哥比较。
人总是习惯于追忆那些已经消失不见的人或事。就像某个远去的、再也不会回来的夏天,人们总念叨着那个夏天酷热难耐,热到甚至都模糊了度过它的具体模样。
在大梁,元常陈的大哥元常雍就如同那个被不断追忆的夏天。至于元常雍究竟优秀到何种程度,生前做过哪些丰功伟绩,可能绝大多数人都已记不太清。元常陈到底有多差劲,其实大部分人也并不知晓,不过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罢了。仿佛只要故去的长子元常雍就是优秀的代名词,而活着的次子元常陈,无论如何都难以企及大哥的高度。
人们似乎总热衷于把一件不幸的事变得更加不幸。死去的长子远比活着的次子优秀,不管事实究竟如何,这种舆论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了整个大梁。哪怕荡亲王元鸯在朝中位高权重,除了皇帝元孝文之外,几乎无人能及,却也对这种舆论走向无能为力。
脚步声由远及近,温鸢起身,快步走到门口相迎。只见元常陈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来,脸上带着疲惫与落寞,往日明亮的眼眸此刻也黯淡无光。温鸢心中一紧,忙上前扶住他,轻声问道,“常陈,可是府中出了何事?”
元常陈苦笑一声,缓缓开口:“今日回府,父王又提及大哥,话里话外都是我不如他。这么多年了,无论我如何努力,在父王心中,在这大梁百姓眼中,我始终都比不上那个早已逝去的大哥。”
温鸢心疼地握住他的手,柔声道:“常陈,你不必如此介怀。你有你的好,这不是旁人几句言语就能否定的。”
元常陈一脸愁容,重重地甩了甩头,像是要把满心的烦忧都甩出去,随后另一只手无力地扶住额头,声音中透着几分疲惫与凝重:“不过有件事可比我的烦恼棘手太多了。你知道吗?叔父最近就在大梁城外。”
元常陈并无叔叔,温鸢心里清楚,他口中的叔父正是自己的叔叔温北君。当年,温鸢父母双亡,是叔父温北君将她收养,视如己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