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棹渡 > 第300章 妹妹离婚

第300章 妹妹离婚(1/2)

目录

这个世上,善良的人常常以为,只要我们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我们好。我们真心待人,付出善意和温暖,便希望别人也能以同样的方式回报。可是,爱往往换不来同等的爱,善良也换不来同等的善待。有人将你的好当作软弱,利用你的善良欺负你;有人将你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从未想过如何回报,相反你的付出怠慢了一点就引来恩将仇报。

我们对人性的最大误会,就是以为人人心中都有那份“人性”,都有一点“良心”。殊不知,在利益面前,人性无底线,良心最不可靠。人性和良心突破世俗的道德约束的时候,就成了“魔”,疯狂的撕咬善良,造成了一幕幕世间悲剧。

可正是这种失望,让我们成长。每一次的伤害,都是一次觉醒,都是一次自我保护的机会。我们逐渐醒悟了,不是你付出了所有,别人就会感恩,就会心疼你,不是每个人都会因为你的好而珍惜你,甚至,有些人会把伤害你当作快乐,把你的痛苦当作他们的满足。于是在伤害中,在痛苦中,我们开始学着放下那些不值得的人,开始学会保护自己,不再轻易将自己的温柔与善良交给那些不懂珍惜的人。人只有在一次次伤害中慢慢醒悟,开始一点点的寻回自我尊严,慢慢成长起来变得心理强大。而成长注定是个孤立无援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渡劫,又是修行。

学会接受人性的复杂与多变,接受有些人永远无法改变的冷漠与无情,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加从容。不再为他人的无情而心碎,因为这并不是善良的错。就像有白即有黑一样,有好也有坏,别人是个什么人我们改变不了,他们是否愿意成为一个有良知的人,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我们所能做的是不断提醒自己,不必活在他人的态度里,亦不必期待每个人都对你怀有良心。学会坚守自己的底线,活出自己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对于没有良心的人,最好是远离,当你远离不了的时候,只有自我修复,让自己不断变得强大。

老舍在他的《茶馆》里说,“越善良的人,到最后越无情,不是他们铁石心肠,而是他们用尽了一生的宽容与忍让,终于看透了这世道的凉薄与荒唐。”

莫言说,“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当别人聪明伶俐时,我们又傻又呆;当别人心机用尽时,渐入颓境,我们恰好灵魂开窍,昏眼变明。后来果真开窍了,但仍然善良和赤诚,不断地寻找同类,最后成了最孤独的一个人。”

善良和真诚在一些不善良的人眼里就是“傻”的代名词,他们看不到善良之人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辉。可是善良要带点锋芒才能保护自己,不和烂人烂事长久纠缠,要把有限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爱自己和值得自己爱的人身上,做有意义的事,让生命有价值。

晓晓跳水的事情当天很快就在村里村外传开了,各种说法都有。上了岁数的人在遇到晓晓时说得最多的一句是“不管怎样她生了你,她是你妈,你现在也是当妈的人,无论对错你都不能恨你妈!当宽面吃了吧!”好像晓晓还活着,还没有被妈妈逼死就应该感激妈妈手下留情。晓晓厌恶极了那些摆着一副“深明大义”的表情说教的人。

“未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你若吃我苦,未必有我善。

妈妈暂时对晓晓消停了,因为她要面临更大的“斗争。”她像一只永不知疲倦永远精神抖擞时刻炸毛的“斗鸡”,随时处在亢奋的状态。

张叔叔因为在工地受了点小伤回家休养。那天他正在收拾打扫房子,其实他早就听到晓晓妈妈的骂声,只没想到事态发展到后面会严重到晓晓跳水的地步。他跑出去的时候,晓晓已经被表婶从水里拖了上来,他难过而心疼的看着。他知道去年晓晓结婚志军来过,问过他一次,轻描淡写的一语带过。他以前希望晓晓和志军走到一起,又不希望他俩走到一起,晓晓妈太难缠了。

不过晓晓妈很精明,她任何时候只针对自己女儿,没有针对过女婿。这母女之间的矛盾让亲家和外人没法挑她的刺儿。因为她和那些喜欢说教的四五十岁以上的人一样都是是端着父母牌子的“上人”,每家都有儿女,多多少少都会有父子婆媳矛盾,几乎任何父母与子女的矛盾传出去他们肯定是说儿女不对。因为他们潜意识里结成了同盟,他们是同一条阵线的人。而像晓晓这样的年轻人是没有资格对长辈评头论足也没有那份闲心更多在外打工没人为同龄人经受的不公而声援。更是因为在崇尚孝道为传统美德的社会对父母与子女的矛盾最普遍的说法是“只有不孝的子女,没有不是的父母。”即使个别正直点的人看不顺眼也势单力薄有多顾忌而保持沉默。所以张叔叔一直也没法帮晓晓说话。

看到晓晓被人送回屋,他放心一点了。只是不明白怎么就闹到这么严重的地步了?傍晚,张叔叔去村里走一圈,特别是以小卖店为中心的村“情报站”坐一会问几句,马上一片七嘴八舌,对晓晓家的事了解了个七七八八。但他不准备把这些告诉志军。直到不久发生了一件传遍十里八乡的“大事。”

晓晓以决绝的伤害自己的方式换来了一段清静日子。她想找一个容身之所搬出去,街上的房子贵些,村里也找了几家要卖的老房子,可是人家都怕晓晓妈宁愿空着也不卖不租给她。她甚至克服恐惧心理去找了那户凶宅的主人,和父母一般年纪的那对二婚夫妻鄙视的眼神让晓晓一辈子都忘不了,“只卖不租,一万,不赊,你给得起吗?”全村人都知道她打工的钱都被妈妈搜刮一空,即使你再无辜再委屈,在“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时代,你没钱,就被人瞧不起。相反,有人很是佩服妈妈的手腕,佩服她的厉害,佩服她没有挣过一分钱却比村里务农的同龄妇女腰包都鼓。无论何种方式,妈妈捞到了钱进了自己口袋,她就是一只“好猫”。

进入农历八月天气转凉了,妹妹回去拿衣服,她也终于尝到被公婆一家堵在门口不让进的滋味了。妹夫和公婆要她把孩子生下来就让进屋,否则永远滚出去。这不是为难她吗?明知怀第二胎又被妈妈带去给打掉了,她空空如也的肚子里哪里有孩子生?所以,妹夫一家是铁了心的要把她赶出去。

妹妹回来哭哭啼啼添油加醋的一说,这还了得!宝贝幺女被欺负了竟然不让进屋拿衣服!叔可忍老子不能忍!于是爸爸扛了一把锄头和怒火万丈的妈妈气势汹汹的就冲向了妹夫家里。妹夫一家三口躲都没躲,爸爸的锄头最终也没敢砸下来。憋着一口气出不来偃旗息鼓,被对方义正辞严的条条道道摆在桌面上谈,理亏,灰溜溜的回来了。

闹成这样,不离都不可能了,妹妹和妈妈是一点不肯承认是她俩自己作妖作到的这一步,依然理直气壮叫嚷没钱凭什么要给他生娃?离婚还想去分别人家的财产。

“在他家吃苦受累两年!要他补偿青春损失费!灰都要抓几捧走!”妈妈叫嚣着!

晓晓听到这句话时就想大笑三声。真的想去问问妈妈,“妹妹在婆家没干过一点活光吃喝玩乐的享受叫吃苦受累?那我在自己家在你们身边受的这些苦算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