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办公室日常(1/2)
第186章办公室日常
连着三天,许聪聪都是到点就走。
编辑部的同事都说她胆大,隐隐有点羡慕她,但是没人跟她学。
到了第四天,编辑部开例会,刘主任就说:“我觉得大家都可以跟小许学一下,活干完了就下班,早点回家,不用非得在办公室里耗着。我其实不愿意加班,恨不得到点就走,你们要是没事了,就早点回家。
咱们编辑部这边,跟其他部门还不一样,有时候早点走都没关系。按理来说,咱们都不用坐班,因为有的时候要出去采访,晚点来早点走都是可以的,工作干完了就行。”
在这一点上,王社长跟刘主任观点相同,“咱们是媒体,没事不要在办公室里坐着,都出去采访。平时也可以多走走、看看,积累素材。”
大家都“嗯嗯啊啊”的答应着,到了下班的点,还是只有许聪聪一个人按时走了。
后来,许聪聪和刘主任闲聊,才知道这个单位有“加班文化”,不光编辑部在加班,其他各个部门,什么外联部、策划部、秘书室,大家全都热衷于加班。
协会秘书长也热衷于加班。有时候他白天出去开会了,晚上下班之后来单位巡视,这个时候,加班的同志们就能跟领导混个脸熟。而且这位领导还热衷于请员工吃饭。一看大家在加班,张嘴就是:“走走走,吃饭去。”
然后大家就去聚餐了。
第二天到了单位,大家聊天的内容就是“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秘书长说了什么,副秘书长说了什么,某某主任说了什么,哪位同事出了糗,哪位同事表现最机灵,哪位同事歌唱的真好”,这是一天的谈资。许聪聪经常因为没和他们一起吃饭而显得格格不入,因为没话聊。
她觉得,所谓的“加班文化”应该就是这么形成的。你要是不加班,你就跟大家少了很多交集,没有在饭桌上交流过,你跟同事的关系就只是同事,而他们一起吃饭的这些人,都混得跟兄弟姐妹一样。实际上怎么样不好说,但表面上都亲亲密密的。
办公室里有一位男同事,是那种比较通人情世故的人,他跟许聪聪说:“你不要到点就走,这样显得比较清高,该跟大家一起吃饭还是要一起吃饭。”
他还说:“你来了好几天了,还没见过秘书长的面,你到现在还没在领导跟前挂上号呢。领导怎么重用你啊?咱们这儿,加班多的、随叫随到的,都是跟领导走得近的,以后升职加薪他们肯定优先。你看看人家沈蓉,人家跟你同时来的,早跟大家混熟了。”
许聪聪礼貌微笑、认真倾听,并不打算采纳他的意见。
她仔细观察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聊饭桌上的事,刘主任就不怎么说,王社长也不怎么说,他们也参加聚餐,聚完了就完了,只当那是一顿饭而已。
刘主任是真的想要改变办公室这种“加班文化”,她是第一个像许聪聪一样按时下班的人,当那天下午,一到六点她就背起包消失在办公室的时候,大家都惊呆了。
加班狂魔改性子了?
其他人加班是摸鱼,刘主任加班是真加班,她是真有事干。
但刘主任是真的不愿意加班。
她今年四十出头,有一个八岁的女儿,正在上小学三年级。她跟许聪聪聊天的时候,经常说起她的孩子,说她觉得自己特别对不起孩子,根本没时间陪她。每天晚上回到家的时候,孩子都已经睡着了。
所以,她想要试着变一下,按时下班,回家陪孩子。
虽然当天晚上十点钟,她又被领导一个电话紧急召回了办公室,但好歹在家里陪孩子吃了晚饭、写了作业,就是来回折腾了点,但是单位报销打车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