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安南民众反抗之困(1/1)
在王浩和王超文率领我方军队与阮氏火器部队浴血奋战,艰难推进战线之时,后方危机悄然滋生,如隐藏的毒瘤,威胁着整个战局。
随着我军深入安南,后方荣市、芽庄等地的百姓对我军占领极为抵触,反抗情绪高涨。在荣市,年轻的阮文勇站在街头,愤怒地挥舞棍棒:“这些外来者,凭什么占领我们的土地!”他自幼生长于此,这片土地承载着他的回忆,绝不容许外人践踏,眼神中满是不甘与反抗,脖子青筋暴起。周围愤慨的民众纷纷附和,情绪激动。头发花白的阮大爷挥舞拐杖,声音颤抖却坚定:“我们绝不屈服!”他历经沧桑,这片土地的安宁是他一生所求,如今外敌入侵,虽年老体衰,抗争之心却从未熄灭。人群中,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握紧拳头,视死如归;妇女们虽满脸恐惧,却紧紧拉住亲人的手,相互给予力量。在阮氏和郑氏势力的暗中组织下,他们成立小型反抗团体,相互联络,策划对我军的袭击。阮文勇成为核心成员,整日与同伴秘密商议,研究利用地形和有限武器打击我军:“我们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定能找到他们的弱点。”他眼中闪烁着坚定光芒。
自杀式袭击事件也时有发生。在我军一处补给站,神色决绝的女子阮氏红身上绑满自制炸药,不顾一切冲向站岗士兵,眼神中透着被仇恨和蛊惑蒙蔽的疯狂,口中念念有词:“为了我们的家园!”她自幼听闻安南历史,对这片土地眷恋极深,被阮氏和郑氏的宣传洗脑,认为只有极端手段才能拯救家园。后来得知,这些炸药是安南联军秘密提供的,他们利用民众对故土的热爱与对外来者的抗拒,蛊惑民众充当“武器”。“轰”的一声巨响,硝烟弥漫,补给站陷入混乱,士兵伤亡惨重。爆炸气浪掀飞周围物资,大火瞬间吞噬一切。幸存者惊魂未定,有的痛苦呻吟,有的呆立当场,眼神充满恐惧和迷茫。负责看守的士兵小李被炸飞的石块击中腿部,躺在地上,满心恐惧与疑惑:“这些老百姓为什么如此痛恨我们?我们明明是为了带来和平。”这突如其来的袭击震惊众人,给我军后勤补给和占领区稳定带来极大困扰。
远在曼谷的我,收到消息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坐在宽敞却压抑的办公室里,眉头紧锁,手指不自觉敲击桌面,内心痛苦而艰难地权衡。窗外阳光洒在桌上,却驱不散我心头的阴霾。我方军队前线战斗本就艰难,后方又不断遭受民众袭击、叛乱与骚扰,损失惨重。照此形势发展,伤亡只会越来越大,更别提实现安南地区的长治久安。我深知这是一场艰难的博弈,每个决策都关乎无数人的生命和战局走向。
我军是一支有着钢铁纪律的正义之师,军魂所在,不容玷污,绝不能出现屠杀百姓这样严重违背纪律和人道的行为。但当下局势紧迫,为了减少我军的损失,震慑住那些受阮氏和郑氏煽动的民众,让局势朝着有利于我方控制的方向发展,我想到了暹缅混合旅。让他们去执行这些残酷的行动,既能达成震慑目的,又能避免我军名誉扫地。虽然手段残酷,可在这复杂严峻的局势下,似乎成了无奈的选择。于是,我决定让暹缅混合旅在新占领的荣市、广平省部分地区采取行动,以达震慑目的。我秘密让王浩旁敲侧击告知指挥官暹罗人颂蓬,可烧杀掠夺、减少当地人口,杀怕他们。下达命令时,心中五味杂陈,仿佛看到无辜百姓的悲惨遭遇,可为了大局,只能狠下心。“希望这是结束战争的必要代价,之后一定要好好弥补这些百姓。”我在心中默默祈祷。
暹缅混合旅迅速在荣市展开行动,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和抢夺就此开始。在荣市的中心广场,数百名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正在集会抗议我军占领。暹缅混合旅士兵端着枪,眼中闪烁凶狠的光,率先冲进人群疯狂扫射。“哒哒哒”的枪声回荡,人们惊恐尖叫,四处逃窜。妇女们紧紧抱住孩子,试图用身体遮挡子弹;老人们瘫倒在地,绝望呼喊。鲜血染红广场地面,尸体横七竖八。老人阮福强抱着年幼的孙子苦苦哀求:“求求你们,不要伤害我的孙子!”他双手颤抖,紧紧护着孙子,心中满是绝望和恐惧,不明白士兵为何如此残忍,只想护孙子平安长大。但暹缅混合旅士兵不为所动,冷酷扣动扳机,老人应声倒下,孩子的哭声在枪声中格外凄厉。“爷爷,你怎么了?”孩子惊恐哭喊,小小的心灵无法理解眼前的一切,只知道最疼爱自己的爷爷再也不会醒来。
在荣市的一条小巷里,暹缅混合旅士兵带领小队挨家挨户搜刮。他们踹开一家房门,屋内中年妇女阮氏莲惊恐地看着他们。“不要抢我们的东西!”阮氏莲哭喊着,声音充满恐惧和绝望,身体不停颤抖。家中财物是她多年辛苦积攒的,是生活的全部依靠。暹缅混合旅士兵一把将她推倒,和同伴疯狂翻找财物,稍有价值的便塞进背包。他们翻箱倒柜,屋内一片狼藉,阮氏莲看着被洗劫一空的家当,心痛不已。“你们这群强盗,还我东西!”她愤怒叫骂,换来的却是士兵们的嘲笑和更多暴力。
广平省的一个小村庄里,暹缅混合旅士兵挨家挨户搜查,闯入村民家中抢夺财物,稍有反抗便开枪射杀。年轻母亲阮氏香紧紧护着孩子躲在角落:“不要过来,不要伤害我的孩子!”但暹缅混合旅士兵一把将她拉开,抢走家中仅有的粮食,还残忍地将孩子摔在地上。孩子的哭声刺痛人心,阮氏香绝望地扑向孩子,却被暹缅混合旅士兵一脚踢开,随后将火把扔向房屋,整个村庄陷入火海,哭声、喊声、求饶声交织,令人心碎。阮氏香看着燃烧的房屋和受伤的孩子,悲痛欲绝,眼神充满仇恨和不甘。“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们?我们做错了什么?”她在心中呐喊,发誓要让这些士兵付出代价。
另一个村子里,村民试图抵抗。年轻的阮文俊带领几个年轻人拿着简陋农具,在村口设下路障对抗暹缅混合旅。“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哪怕死,也要死得有尊严!”他心中充满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怒,虽知力量悬殊,却不愿放弃。然而,面对荷枪实弹的暹缅混合旅士兵,他们的抵抗不堪一击。暹缅混合旅士兵毫不留情地开枪,阮文俊身中数弹,倒在血泊中,同伴们也纷纷倒下,村民的抵抗瞬间瓦解。阮文俊倒下的那一刻,眼中依然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乡亲们,对不起,我没能保护好大家……”他心中充满愧疚,望着天空,希望有人能为他们讨回公道。
这场屠杀持续数日,荣市和广平省多个村镇未能幸免。据不完全统计,荣市有三千余名老百姓惨遭杀害,广平省死亡人数也达两千余人。整个地区陷入深深恐慌,老百姓对暹缅混合旅充满恐惧和仇恨,不敢出门,只能躲在家里祈祷灾难早日结束。孩子们躲在角落,眼神恐惧;老人们唉声叹气,感叹命运悲惨;年轻人们心中暗暗发誓,要为死去的亲人报仇。阿强的父母在屠杀中丧生,他躲在地窖里,心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我一定要让这些凶手血债血偿!”
我军接手这些地区时,看到的是一片惨状。王超文站在荣市街头,望着断壁残垣和满地尸体,心中满是愤怒和无奈。“怎么会这样?怎么能如此残忍!”他喃喃自语,立刻下令组织士兵安抚救助幸存者,发放粮食和药品,帮助重建家园。士兵们穿梭在废墟中,为受伤百姓包扎伤口,分发食物和水,耐心安慰每一个人,试图让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重获生机。“乡亲们,别害怕,我们会帮助你们的。”士兵小张轻声安慰受伤老人,看着眼前惨状,心中充满同情和愧疚。
“乡亲们,我们是来帮助你们的,之前的事情我们很痛心,以后不会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王超文对着惊魂未定的老百姓说道。老百姓们看着他,眼神充满怀疑和警惕。一位中年男子小声说:“你们真的和他们不一样吗?”王超文心中一痛,明白老百姓经历太多苦难,对他们不信任。“我们真的不一样,我们会用行动证明的。”他坚定回答。随着我军努力,老百姓逐渐感受到与暹缅混合旅的鲜明对比。我军士兵帮助修缮房屋、照顾伤者,慢慢地,老百姓放下戒备,接受了我军的统治。孩子们露出久违的笑容,老人们主动和士兵交流,年轻人们加入重建家园的队伍。阿珍一开始对我军充满敌意,看到士兵真心帮助大家后,态度逐渐转变:“或许他们真的是来帮助我们的。”
这场屠杀后果极其严重。阮氏和郑氏借机大肆宣传,煽动民众仇恨情绪,使其他地区反抗更加激烈。他们四处散播谣言,夸大我军“罪行”,让更多民众陷入仇恨和恐惧。阮氏家族谋士阮智对郑氏家族代表郑辉说:“我们要利用好这次机会,让更多人起来反抗,把这些侵略者赶出去!”郑辉点头同意:“没错,绝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国际社会也对暹缅混合旅的行为强烈谴责,给我方带来巨大舆论压力。各国纷纷发表声明,指责我方行为违背人道主义,要求给出合理解释。大英帝国公使称:“这种暴行严重违背国际准则,必须受到谴责。”法兰西也表示:“要求相关方面立即停止暴力,恢复和平。”
关键时刻,王浩和王超文深知,他们既要面对前方阮氏火器部队的抵抗,又要处理好后方民众问题。他们召集将领商讨应对之策。“我们必须尽快稳定后方,同时加强对阮氏和郑氏的打击,让他们无法再利用民众阻碍我们。”王浩神色严肃地说,眼神中透着坚定决心和对局势的担忧。“没错,我们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让老百姓真正了解我们的目的,消除误解。”王超文补充道,思考着如何制定有效宣传策略挽回民心。“我们可以组织宣传队,深入各个村庄,向老百姓解释我们的意图。”将领小李提出建议。“同时,我们要加快军事行动,尽快消灭阮氏和郑氏的有生力量。”将领小赵也发表看法。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军在稳定后方的同时,积极筹备对阮氏和郑氏的新一轮打击。尽管困难重重,士兵们依然坚定信念,为了国家荣誉和这片土地的和平,继续奋勇前行,哪怕前方道路荆棘密布、鲜血淋淋。他们深知,这场战争不仅是为了征服,更是为了带来真正的和平与安宁。士兵小王在日记中写道:“虽然战争很残酷,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能让这片土地重归和平。”